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2022年06月29日12:48:25 历史 1367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当年,建设者们热火朝天修筑成渝铁路。(资料图)

车轮滚滚,汽笛长鸣。70年前,为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10万余名民工、3万余名军工筑路队成员参与修筑成渝铁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筑路大军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靠着手中的铁锤、钢钎、扁担等原始工具,仅用两年时间,建成这条505公里的铁路。当时修筑这条铁路到底有多难?

今天,一起来倾听他们和成渝铁路的故事,或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讲述者:孙贻荪 90岁

一手拿枪一手拿镐 就地取材修铁路

“你们要做好准备,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克服困难,坚持把这条铁路修通。”1950年6月12日,成渝铁路开工典礼现场,邓小平在主席台的一席发言,让年仅18岁的孙贻荪记忆深刻。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孙贻荪老人讲述修筑成渝铁路的故事。(受访者供图)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孙贻荪老人珍藏的“军工筑路纪念章”。(受访者供图)

开工典礼一结束,5个军工筑路总队就奔赴成渝铁路各施工段。孙贻荪说,他是西南军区军工筑路第一总队直属二团参谋,负责协调整个铁路修建工作的进展,并参与铁路的修建,第一总队共1万余人,负责重庆到永川段的筑路任务。

“当时生活非常艰苦,大家住的用竹子搭建的临时工棚,几乎顿顿都吃南瓜和高粱米饭。”孙贻荪说,他们每天早上天刚亮就起床干活,晚上干到很晚才回来,没有鞋子就打光脚板。

建设初期,由于铁路所需的原材料十分匮乏,只能就地取材,钢轨靠自己轧制,炸药用土法自制,没有运输机械,他们肩挑手捧,进而自造小车翻板自卸;缺乏起重设备,他们就设计带链葫芦滑车,设计缆绳吊车。甚至做枕木的部分木材也是由沿线群众自发捐赠,这些木材中,不乏香樟、楠木等名贵木材,一些老人甚至将自己的寿材也锯成枕木送到工地。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修筑成渝铁路时,铺枕木。(资料图)

而孙贻荪他们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修路,还有土匪的袭击。

“有一次,我跟随通信连在重庆到江津一段架设电话线,工作完成后在泥壁沱一个老乡家吃饭时,就差点遭遇土匪的袭击。”孙贻荪说,幸好当时有老乡及时赶来提醒,他们提前做好准备,才将土匪剿灭。

就这样,尽管困难重重,成渝铁路的建设工程也没有耽误片刻。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宣布正式开通,第一声汽笛响彻巴蜀,孙贻荪心情十分激动。那一天,天还没亮他就起来,提前占了个好位子,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

讲述者:李泽渊 96岁

斗车运石 他的手和肚皮都磨起了老茧

“我们是1950年8月12日在当时的巴县县政府(现鱼洞)集合,步行一天到了永川,17日到达工地,休息了两天,就开始修路。”说起修筑成渝铁路的点滴,96岁的李泽渊老人记忆犹新。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李泽渊老人讲述当年修筑成渝铁路的故事。上游新闻记者 任君 摄

“我们二中队30多人,主要负责修筑邮亭铺(现大足)车站。”李泽渊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大家都住在附近村民家中,用谷草铺在地上睡通铺,每天早上5点起床,7点出发上工。筑路的工具就更简单了,铁锤、洋镐、钻子、钢钎、斗车……很多还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

李泽渊说,当时他用斗车运石头,要徒手捧着30多斤的石头一块一块往斗车上放,一车要放30多块,时间久了,手和肚皮上都磨起了老茧。

当时开山放炮的方法也很原始,一人掌钎一人抡锤,一锤打下去钢钎转动一下,效率极低。靠着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只用了8个月时间,硬是将30多米高的大山挖平,将铁路路基填平夯实,并顺利通过验收。

邮亭铺(现大足)车站修好后,他又转战去修筑另一个车站。“当时条件也同样艰苦,吃饭都在工地上,5个人一桌,白米饭下胡豆,管饱。”李泽渊笑着说,为了鼓舞士气,队长还教他们唱《团结就是力量》,为了早日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大家铆足劲拼命干,没有一丝怨言,又奋战了7个月,最后在3个中队中,他们率先完成了修筑任务。

因为表现优秀,李泽渊破格被当时的重庆铁路局录用,成为一名“铁路人”。1952年7月1日,得知成渝铁路开通的消息,李泽渊兴奋不已。随后,他与工友先后辗转永川、朱杨溪、大足邮亭铺、内江椑木镇多地修筑信号基础设备,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铁路信号工人。

讲述者:黄建国 65岁

父亲和工友白班夜班连着上 24小时不停工

在65岁黄建国的家中,珍藏着一枚“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这是70年前成渝铁路建成通车时,黄建国的父亲黄仲铭收获的一份珍贵纪念。

成渝铁路走过70年② | 修筑成渝铁路到底有多难?来听建设者们讲述 - 天天要闻

黄仲铭老人获得的“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受访者供图

“这枚纪念章见证了父亲为成渝铁路建设的辛苦付出。”黄建国说,父亲在世的时候,时常握着这枚纪念章给他讲述修建成渝铁路的往事。

那时候,黄仲铭只有17岁。成渝铁路因为建设需要在沿线招用大量工人,黄仲铭加入了建设队伍,从此和铁路结缘。

黄仲铭参与建设的路段是从小南海到内江。重庆山多,建设中开山爆破是常有的事。但是成渝铁路尽量只“开山”,不“穿山”。

黄建国的父亲曾告诉他,成渝铁路之所以沿江而建,一是可以让建设物资走水运,节约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开凿隧道,节约建设成本。

“那时候,铁路建设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充满干劲。”黄建国说,成渝铁路建设几乎是每天24小时不停工。施工现场分了白班和夜班,有时候为了赶工期,他的父亲和工友们主动要求白班夜班连着上,只为早日修好铁路。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刘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闻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总台记者王东宇 齐莉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北大营附近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沈阳小西边门附近,一...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 天天要闻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铁岭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从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来曾在东北求学3年,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46年9月,已经成为党的重要领袖人物的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
倾听尼山2025|李敬泽:我们是在世界中 - 天天要闻

倾听尼山2025|李敬泽:我们是在世界中

倾听尼山2025 编者按: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山东曲阜举办。从2010年9月创立至今,尼山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汇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为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