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2022年06月29日01:11:30 历史 1338

1908年11月3日,这天是慈禧太后73岁的生日,但其寝宫内的一众太监、宫女却战战兢兢,轻声蹑脚,脸上哪敢有半分喜悦之色。


就在刚刚,慈禧发了好大一通火,怒斥众太医是群废物,自己不过是得了个拉肚子的小毛病,居然治了这么久还没治好。


但只有少数人知道,慈禧发火的真正原因是有人向她密告,光绪听说了慈禧患病的消息,并面露喜色。


慈禧听后当即阴恻恻地表示:“我不会比你先死的。(我不能先尔死)”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这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被当时负责起居注的官员“恽毓鼎”如实地记录了下来,也成为了“慈禧毒死光绪”这一说法的重要证据。


但这一切终究只是传闻,因为光绪死前身体就非常虚弱,加上缺乏史料支持,很多人更愿意相信光绪是因病而亡的说法。


这也让“光绪暴毙”和“孝庄下嫁”、“顺治出家”、“雍正之死”、“乾隆身世”并称为清宫5大疑案。


时间来到1980年,考古工作者对光绪的陵墓进行了清理,因为早就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专家只找到了光绪的残骸、毛发和少量文物。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专家将这些物品暂时封存在了清西陵管理处的文物库房内。


2003年,央视来陵区拍摄清史纪录片,得知在库房内封存着光绪的毛发。便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通过对光绪毛发进行分析,来解开“光绪暴毙”的谜团。


最终多方部门共同协调,成立了“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同时,几缕光绪的头发被送往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头发可以真实地反应出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多少,而且因为头发是不断生长的,所以头发就好比是一台记录微量元素变化情况的记录仪。


普通人头发的生长速度是一个月1厘米。也就是说一厘米左右的头发反应的是人体一个月的微量元素变化。


正是基于这一点,研究人员将光绪的头发按长短分成两组,短的一组按一厘米一段,截成了26段,长的一组截成了59段。随后分别检测了每段的元素含量。


检测结果显示,光绪的两组头发中均检测出了高浓度的砷(As),但各段的含量差异明显,呈明显的正态分布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第1组头发砷的高峰值出现在第10段(2404微克/克)和第19段(262微克/克)。

第2组头发砷的高峰值出现在第26段(362.7微克/克)和第45段(202.1微克/克)。


砷通常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常见的砷化物雄黄鹤顶红,而鹤顶红正是古代经常被使用的毒药之一。


正常人头发中的砷含量一般为0.25-1微克/克,而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即便按最高正常值计算也超过了2000倍,这通常是中毒才可能出现的情况。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因此结果出来后,有人兴奋地大喊道:“解开了,解开了,光绪暴毙之谜解开了!”。


然而专家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首先,这种正态分布通常只有急性中毒才可能出现,这样大的剂量,光绪应该当场就会死亡。可显然,光绪并没有死,且又在之后活了很久,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其次,从头发测得的砷含量值差异也是很大的,正常而言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差异,这同样是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


专家的疑问让大家陷入了沉思,确实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这时,课题组聘请的刑侦专家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砷并非来自于头发内部,而是来源于外部,也就是从外部沾染上的。


这个分析让大家豁然开朗,大家立刻前往光绪陵墓,对棺椁和周边环境的土壤,粉尘,碎末,地表水,渗入水等进行了检测。


化验结果证明:这些检测物中的砷含量远远低于光绪头发上的砷含量最高值。所以可以判断,砷并非来自于环境污染。


那么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这些砷是光绪死前就已经沾染到的,而非死后。


专家将破除谜团的最后希望寄托在残存的衣物碎片和遗骸上。如果头发上的砷是沾染到的,那么大概率其他部位也会沾染到。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果然,专家在光绪遗骸的多处和衣物上找到了高浓度的砷,数值接近于之前头发检测的水平。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不过在遗骸的胃部位置,专家从多层衣物上都检测到了较高浓度的砷,并且越是内层浓度越高。


这说明,这部分砷是由于尸体胃部腐烂,从尸体内部渗透出来的,由内到外逐渐侵蚀各层衣物。所以内层衣物的砷浓度高于外层,这证明光绪确实曾服用过高浓度砷化物。


那么这种砷化物是否就是鹤顶红呢,专家对采集到的残留物进行了化验。


砷的化合物分为剧毒的三阶砷(鹤顶红),有毒的五阶砷和微毒的有机砷。


化验结果证实,胃部残留物大部分是三阶砷和五阶砷。其中三阶砷的比例达到了29.3%。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可五阶砷又是来自于哪里呢,专家解释,三阶砷会随着时间推移转化为五阶砷,所以当初光绪胃中三阶砷的比例必然远高于29.3%。


据此可以判定光绪当时服用的就是鹤顶红。


那么现在便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问题,鹤顶红是不是导致光绪死亡的原因呢,这取决于鹤顶红的含量。


根据研究数据,人服用60-200毫克的鹤顶红就会中毒死亡。


而根据之前的测定,仅计算光绪洒到头发和衣服上的鹤顶红总量就已经达到了201.5毫克。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他喝下去的显然不会低于这个数值。


所以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光绪是喝了鹤顶红中毒而亡。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科学揭秘:光绪帝暴毙之谜 - 天天要闻


“无母子之亲,无夫妇昆季之爱,无臣下侍从宴游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


这大概就是光绪一生的写照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河津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 - 天天要闻

河津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河津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讲好河津文物故事,彰显河津文化魅力,共同体验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喜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 天天要闻

喜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现场宣布了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获此殊荣。去年底,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按照《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要求,开展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工作,通过形式审查、...
细数古今,哪种通信方式“最拉风”? - 天天要闻

细数古今,哪种通信方式“最拉风”?

2000年前,人们飞鸽传书。180年前,发电报、破译密码!50年前,“叮咚,您有一封新邮件!”现在,视频通话,拨个号就能见面!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通信方式,你pick哪一种?
国际博物馆日|一览千年,到青秀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宝藏之旅 - 天天要闻

国际博物馆日|一览千年,到青秀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宝藏之旅

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今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小青用一组海报带你漫游在青秀辖区的博物馆一起遇见那些关于岁月更迭、历史变迁、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文末还有位于青秀区的各大博物馆活动安排~下滑查收攻略    位于青秀区的各大博物馆还将开展各种精彩活动一起来看来源 | “手上青秀”微博 南宁文旅 南宁孔庙博物馆 ...
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结果是车裂而亡,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 - 天天要闻

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结果是车裂而亡,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

公元前361年,对于商鞅和秦孝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年。秦孝公和商鞅3月,21岁的秦孝公继位了。他接手的是一个国力严重削弱,战略空间被极度压缩的秦国。山东六强已经成型,河西之地完全沦落于魏国之手,魏军的利刃就悬挂在秦国的首都栎阳门口。6月,走投无路的商鞅逃奔入秦。
民间故事(雪尸奇案)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雪尸奇案)

明朝万历年间,秦岭脚下有个叫沙河的小镇,镇子山清水秀,宁静祥和。冬日里一场大雪后,镇子洁白无瑕,仿佛被一层薄薄的白纱覆盖。房屋、街道、树木都披上了白色的外衣,宛如一幅纯净的水墨画。“啊!”一声凄厉的惨叫,打破了这冬日早晨的宁静。
误会清朝了?闭关锁国的始作俑者是朱元璋,片板不许入海另有隐情 - 天天要闻

误会清朝了?闭关锁国的始作俑者是朱元璋,片板不许入海另有隐情

一提到闭关锁国,很多人就想到清朝。因为或许正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才使得中国在近代,逐步落后于西方,从而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各种丧城失地的不平等条约。那么问题来了,清朝真的是一个闭关锁国的王朝吗?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究竟是从什么时代开始的呢?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清朝闭关锁国了吗?并没有清朝在绝大多数时期,...
三句古训告诉你,亲戚为什么会断交 - 天天要闻

三句古训告诉你,亲戚为什么会断交

从你出生开始,血脉就决定了亲戚关系。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你发现亲戚交往越来越现实,并且主动疏远了亲戚。当下,你还会发现“断亲潮”。很多人把断亲,归结于背井离乡的生活,因为大家都不在老家生活了,距离远了,因此感情就淡漠了。
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探秘“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 天天要闻

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探秘“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第一豪车”长什么样?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车辚马萧 西戎绝唱”为主题的马家塬车舆博物馆,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以战国西戎车舆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马家塬遗址,是目前中国已知等级最高的一处战国晚期西戎贵族墓地。位于中原农耕区和草原游牧区交汇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