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么,1953年,周恩来为何因它发火?

2022年06月28日02:48:04 历史 1411


新中国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么,1953年,周恩来为何因它发火? - 天天要闻

周恩来

第一部反映“剿匪”的影片

1949年8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8军144师解放江西宁都后,奉命围歼宁都西北翠微峰敌人。翠微峰道路崎岖,易守难攻。以原豫章山绥靖区司令黄镇中为首的国民党武装约2000人盘踞此山,构筑坚固工事,并将发电厂、修械厂设备及大批粮物搬进山洞,企图据险顽抗。


8月30日,解放军144师完成包围部署。该师第428团强攻朝阳山,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全歼顽敌。


至9月19日,翠微峰的外围据点被全部攻占,余敌被压缩在翠微峰等几个孤立山峰上。


9月23日6时30分,该师在军山炮营、战防炮营的支援下,向敌核心据点发起总攻。至下午3时,黄镇中被迫率残部投降。


这次战斗共歼敌1960余人,被华中军区誉为“剿匪”战斗中攻坚战的范例。


新中国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么,1953年,周恩来为何因它发火? - 天天要闻

翠微峰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电影制片厂将此战例编写成剧本,拍摄成影片《翠岗红旗》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我军“剿匪”作战的影片。


《翠岗红旗》的摄制工作,汇聚了来自解放区与原来生活在旧上海的艺术家。主演于蓝与副导演马瑜就是延安鲁艺培养出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而导演张骏祥、摄影冯四知,以及饰演江猛子、萧镇魁、封老四、封之固的张伐、陈天国、夏天、白穆等,则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在上海从事电影工作。


由于编剧杜谈的推荐,刚刚成名的于蓝(拍摄了影片《白衣战士》),被确定为向五儿的扮演者。

新中国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么,1953年,周恩来为何因它发火? - 天天要闻

《翠岗红旗》

深入苏区真切体验生活


对于于蓝来说,更多的准备工作是访问和接触红军家属,以及幸存的干部、党员,了解他们留在苏区是怎样克服各种苦难而生存下来的。


于蓝怀着急切的心情,在短短的一个月里,采访了从省委书记到普通群众大约三四十人。


每一个受访者从娓娓而谈到声泪俱下,讲述了红军北上抗日之后,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当时敌人极为残暴。


整整15个年头,无数亲人离散,音讯全无,但他们始终没有忘掉中国共产党。


59岁的钟姓老人和他的妻子被敌人打死了,他想国民党总有“没”的时候,我们总会有翻身的日子,就把国民党联保主任的布告揭下来,藏在房子的楼板上,等着共产党回来,以求血债血偿。


正是党在苏区人民心灵深处播下的革命必胜的信念,才使他们经受住了白色恐怖下最艰苦的磨难,这也是《翠岗红旗》影片的真实历史背景。


令于蓝收获最为丰厚,同时也受到极大震撼的是,接触到了类似向五儿遭遇的众多对象。

新中国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么,1953年,周恩来为何因它发火? - 天天要闻

于蓝

一个叫苦香的妇女,1929年起就做妇女工作,1934年红军走时已担任宁都兴国的县委宣传部长,因病留了下来,后来她到大佛山去坚持斗争,敌人四面烧山,她弹尽粮绝被抓到。


敌师长与团长都要她答应做姨太太就放她出去,她坚决不肯,说:“要不放我回家,要不受死刑。”刮人把她送到南昌押了一个月,判了十二年徒刑。


她的母亲靠卖牛、借钱,最终筹得70块大洋,买通了看守所,把她保了出来。苦香在地主家做了两年保姆。


后来,国民党又逼她去后援委员会,她躲到山上,与那里挖钨矿的一个没有党派的管理员结了婚,历经了许多艰苦,最后借钱做小买卖为生。


她说自己相信党一定会回来。解放时看到部队的首长,苦香悲喜交集,连话都不会说了。

新中国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么,1953年,周恩来为何因它发火? - 天天要闻

《翠岗红旗》剧照

毛主席、周总理给予肯定


应当说,在以革命斗争为题材的影片中,《翠岗红旗》别具一格。它的主人公不是像刘胡兰、赵一曼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是向五儿这么一个在革命处于低潮时,仍保持气节的红军家属。


影片所着力表现的也不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血肉拼杀,而是刻画了向五儿在逆境中坚定等待丈夫、将幼儿抚养为革命后代的生活侧面,这正是该片的成功与独到之处。


影片上映不久,曾一度受到好评,许多从苏区长征北上的将校观看影片后触景生情,失声痛哭。


不过,该片也招致了众多尖锐的批评,主要的批评意见认为影片在红军北上后,没有表现出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尤其诘难主人公向五儿缺乏“典型性”,是个“等待(胜利)的女性形象”,而不是“富有斗争性格的英雄”。


这些并不恰当的评论在上海各大报刊发表之后,引起了周恩来的注意,他专门指出:

“《翠岗红旗》这部影片使人很受感动,有的地方催人泪下。向五儿在白色恐怖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依然坚强不屈,等待红军归来,这怎么不是英雄形象呢?”


他还对该片的主演于蓝说:“毛主席和我一起看了两遍,主席很称赞,并嘱咐干部不要忘记老苏区人民。”


因视觉效果突出,该片在1951年第六届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摄影奖。后来此片还曾荣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故事片二等奖,每个主创人员为此获得了一枚奖章。

新中国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么,1953年,周恩来为何因它发火? - 天天要闻

《翠岗红旗》剧照

1953年,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怀仁堂作报告。当他谈到我国拍摄的故事片《翠岗红旗》时,平素轻易不发火的他严厉地批评了当时电影部门的领导人。


原来,不久前,我国电影代表团携带这部影片去东欧一个国家参加国际电影节,在放映的时候,引起强烈反响。多国组成的评委几乎一致推选《翠岗红旗》。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我国代表团的领导坚持不接受这个奖项,并再三向人家说明,这部影片不配获得大奖的殊荣。


各国评委对我国代表团的态度无法理解,当周恩来听说了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后,在这次会议上痛心地提及,真的动了气。


周恩来严厉地批评说这是一种民族自卑感在作怪!他激动不已,高声说:“这简直不像解放了的新中国人民的代表!”

新中国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么,1953年,周恩来为何因它发火? - 天天要闻

周恩来

当时参加会议并坐在前排左角上的岳野对这个场面记忆深刻,他回忆说:“在我的记忆中,只见过他(周恩来)这一次真生了气,发起火来……我似乎听到他那一向可以撑船的胸怀中怒涛翻滚,生动可亲的面孔变得无比严峻。”


涵养很深的周恩来没有就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发火之后,随即自控了一下,又神态诚恳地道歉说:“请原谅我发这么大的火,我周恩来也是个人嘛,我也是有人的感情,有七情六欲嘛!”

新中国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么,1953年,周恩来为何因它发火? - 天天要闻

《翠岗红旗》剧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河津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 - 天天要闻

河津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河津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讲好河津文物故事,彰显河津文化魅力,共同体验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喜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 天天要闻

喜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现场宣布了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获此殊荣。去年底,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按照《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要求,开展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工作,通过形式审查、...
细数古今,哪种通信方式“最拉风”? - 天天要闻

细数古今,哪种通信方式“最拉风”?

2000年前,人们飞鸽传书。180年前,发电报、破译密码!50年前,“叮咚,您有一封新邮件!”现在,视频通话,拨个号就能见面!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通信方式,你pick哪一种?
国际博物馆日|一览千年,到青秀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宝藏之旅 - 天天要闻

国际博物馆日|一览千年,到青秀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宝藏之旅

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今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小青用一组海报带你漫游在青秀辖区的博物馆一起遇见那些关于岁月更迭、历史变迁、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文末还有位于青秀区的各大博物馆活动安排~下滑查收攻略    位于青秀区的各大博物馆还将开展各种精彩活动一起来看来源 | “手上青秀”微博 南宁文旅 南宁孔庙博物馆 ...
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结果是车裂而亡,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 - 天天要闻

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结果是车裂而亡,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

公元前361年,对于商鞅和秦孝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年。秦孝公和商鞅3月,21岁的秦孝公继位了。他接手的是一个国力严重削弱,战略空间被极度压缩的秦国。山东六强已经成型,河西之地完全沦落于魏国之手,魏军的利刃就悬挂在秦国的首都栎阳门口。6月,走投无路的商鞅逃奔入秦。
民间故事(雪尸奇案)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雪尸奇案)

明朝万历年间,秦岭脚下有个叫沙河的小镇,镇子山清水秀,宁静祥和。冬日里一场大雪后,镇子洁白无瑕,仿佛被一层薄薄的白纱覆盖。房屋、街道、树木都披上了白色的外衣,宛如一幅纯净的水墨画。“啊!”一声凄厉的惨叫,打破了这冬日早晨的宁静。
误会清朝了?闭关锁国的始作俑者是朱元璋,片板不许入海另有隐情 - 天天要闻

误会清朝了?闭关锁国的始作俑者是朱元璋,片板不许入海另有隐情

一提到闭关锁国,很多人就想到清朝。因为或许正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才使得中国在近代,逐步落后于西方,从而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各种丧城失地的不平等条约。那么问题来了,清朝真的是一个闭关锁国的王朝吗?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究竟是从什么时代开始的呢?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清朝闭关锁国了吗?并没有清朝在绝大多数时期,...
三句古训告诉你,亲戚为什么会断交 - 天天要闻

三句古训告诉你,亲戚为什么会断交

从你出生开始,血脉就决定了亲戚关系。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你发现亲戚交往越来越现实,并且主动疏远了亲戚。当下,你还会发现“断亲潮”。很多人把断亲,归结于背井离乡的生活,因为大家都不在老家生活了,距离远了,因此感情就淡漠了。
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探秘“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 天天要闻

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探秘“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第一豪车”长什么样?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车辚马萧 西戎绝唱”为主题的马家塬车舆博物馆,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以战国西戎车舆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马家塬遗址,是目前中国已知等级最高的一处战国晚期西戎贵族墓地。位于中原农耕区和草原游牧区交汇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