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三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家境贫寒,曾是木匠出身,后来能够成为党中央领袖,离不开他顽强拼搏的精神,踏实肯干的做事态度,和舍己奉公的奉献品质。他来自于劳苦大众,非常了解这个群体的处境与需求,是我党杰出的干部。
01
他于1909年生在动乱年代,也成长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为此从小见过了太多剥削与压迫,和内贼外敌祸国殃民的残酷现象。
且他自身也曾在战乱岁月里苦苦挣扎,对于穷苦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感同身受,是全心全意关爱人民群众的父母官。
李先念是湖北大别山区黄安人,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尽管长辈都很疼爱他,但家中十分清苦,他的母亲因生育他时也没能补充营养,无法喂饱尚在襁褓中的他,好在大姐当时也有了孩子,使得他有奶水喝。
那会李先念家贫穷到经常挖野菜吃,一年到头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能够吃到一些粮食,即便一家人勒紧腰带过日子,也很难积攒下什么积蓄,但李先念的父亲非常开明,硬是在常年米缸见底的日子里,给儿子存下了一笔学费,供他上了2年私塾。
李先念很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对待学业勤奋刻苦,且他头脑灵活,喜欢思考,学习成绩优秀。两年后,家中实在没办法给他拿出学费,只能让他拜师学习木匠手艺,这一年他12岁。
02
在做木匠学徒的过程中,李先念也是勤勤恳恳,几年后,他掌握了精湛的木工手艺,如果他没有投身于革命,想必依靠这门手艺活,也能平稳度日。
“知识改变命运”,李先念到底上过学,这让他认识了不少字,也因此读了一些进步书籍,并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渴望改变命运,为挽救民族危机奉献力量。
17岁那年,李先念从汉口返回家乡,积极参与革命运动,坚勇地与敌人作斗争,通过研读《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籍,对革命有了更多的觉悟,不久后成为了工会主席。
第二年的秋天,他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黄麻起义,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将麻城县与黄安县拿下,随即创建鄂东农民军,与此同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党员。
不难看出,李先念机灵又踏实,所以此后在长征期间,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勇于与敌人作斗争,紧随党的脚步,不畏个人生死,为祖国的胜利与和平倾尽所有心血与力量,因屡屡立下功劳一路晋升,渐渐在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共产党猛将,毛主席对他不吝啬赞美之词,称他是“将军不下马”
建国后,李先念在党的信任下,担任过湖北省委书记、湖北军区司令员、武汉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要职,并在1983年成为国家主席。
03
李先念一生廉洁无私,作风朴实,且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搞特殊化,踏踏实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所以他的4个子女都很优秀。
其中,他的长女李劲,是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曾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工作。结婚后,她选择和丈夫创业,并取得了精彩的成绩。
二女儿紫阳,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曾在空军做军医,因功劳突出,获得了三等功。
李先念的独子李平,凭借一点一滴的汗水,进入了军事科学院,在那里脚踏实地地奋斗了8年时间,能力出众,曾在北京军区担任副参谋长,获得了少将军衔,当真“虎父无犬子”。
李先念的小女儿李小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后考进了武汉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了历史学硕士学位,后来担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是祖国宝贵的人才。
李先念的子女各有所成,且个个都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力量,秉承了红色家庭的优良作风,皆是祖国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