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还存在女太监?净身过程比男太监还残忍,一般女人扛不住

2021年12月28日00:22:07 历史 1285

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历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宫廷,都有一个特殊群体存在,那就是太监。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能有更多的人服务于他,便将一些男子充入宫廷。但皇帝的后宫都是女人,如果不对这些男子加以限制,万一发生秽乱宫廷的事怎么办?于是,这些男子便被阉割,成为一个不完整的人。

中国古代还存在女太监?净身过程比男太监还残忍,一般女人扛不住 - 天天要闻

太监

而对男子进行阉割,在古代也有一系列流程,如果稍有不慎,便会发生人命。这种摘除雄性生殖器官的手术,被称为“去势”。其过程极为残忍,让人不忍直视。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太监是最可怜的人,这也导致了一些太监日后心理扭曲,干出人神共愤的事。

幽闭之刑

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社会,除了男太监之外,还有“女太监”。女太监净身的过程,甚至比男太监被阉割还残忍。那女太监们又遭受了哪些非人的折磨呢?爆史君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中国古代还存在女太监?净身过程比男太监还残忍,一般女人扛不住 - 天天要闻

女子

汉代孔安国在介绍宫刑时说:“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女人幽闭,次死之刑。”可见,女子净身的过程,被称为“幽闭”。那“幽闭”是怎么回事呢?据《尚书·名刑》记载,对女犯实行的这一残忍刑罚,最早开始于中国奴隶社会时期。这是一门鲜为人知的技术。

中国古代还存在女太监?净身过程比男太监还残忍,一般女人扛不住 - 天天要闻

女子受刑

明代王兆云在《碣石剩谈》中谈到了这一操作:“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pìn hù),只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意思就是说,用木追击打女子腹部,女子体内会脱落一物,堵住其牝户。日后只能排泄,无法再享受鱼水之欢。至于女子体内脱落的是什么器官,王兆云并没有详细说明,所以坊间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中国古代还存在女太监?净身过程比男太监还残忍,一般女人扛不住 - 天天要闻

有人说是孕宫,有人说是产道前壁,而清朝人吴芗则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吴芗认为,妇女幽道深处有块小骨叫“羞秘骨”,一旦被人使用外力堕下来,它就会像闸门一样封闭私道,使女子无法再享受鱼水之欢。因为此法过于残酷,导致很多女子丧命,所以在明朝被废除。如王夫之就曾提到:“国初用此,而女往往多死,故不可行也。”

发展史

鲁迅先生也对这一刑罚产生过好奇心,在《病后杂谈》中记载道:“向来不大有人提起那方法,但宗旨是决非将她关起来,或者将它缝起来。近时好像被我查出一点大概来了,那办法的凶恶,妥当,而又合乎解剖学,真使我不得不吃惊。”由于内容过于惊悚,所以鲁迅先生并没有将查到的东西公之于众。但从他惊讶的态度不难推测,“幽闭”之刑,绝非一般女子所能忍受。

中国古代还存在女太监?净身过程比男太监还残忍,一般女人扛不住 - 天天要闻

被幽闭的女子

事实上,“幽闭”一开始并非这种肉体上的折磨,而是将女性长期幽禁于密室里,使她不再有接触男子的机会,扼杀她本身客观存在的性机能。这一刑罚,主要用于惩治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性关系。即:“女子淫,执置宫中不得出;丈夫淫,割其势也。”

中国古代还存在女太监?净身过程比男太监还残忍,一般女人扛不住 - 天天要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对女子道德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再犯事的女子,就不仅仅是关禁闭了。而在深宫中,一些后妃为了防止宫女被皇帝宠幸,怀上龙种,也会对其实行“幽闭”之术。因此,在古代宫廷中,除了大家经常见到的男太监外,还有不少“女太监”,只是大家看不出而已。

参考资料:《尚书》、《说文》、《病后杂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准备!今年以来强度最强暴雨、大暴雨范围最大的新一轮降水于昨日(5月27日)夜间开始登场部分地区日雨量或破5月极值!接下来两天将横扫南方大部地区此次降水单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极端性且强降雨落区与上一轮高度重叠致灾风险高,需高度警惕!此轮强降雨究竟有何特点?强度强!暴雨或大暴雨成过程“标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 天天要闻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吴侬软语的评弹、铿锵有力的解说,一同讲述着革命先烈壮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波从这里发出”专场活动,以独特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伊始,虹口区黄渡居民区党总支与虹口区评弹协会党支部签署了共建协议,在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迈出坚实...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 天天要闻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环球网报道】赖清德当局在岛内大搞“去蒋化”,全台的“中正路”酝酿改名。据台湾《联合报》5月27日报道,台“内政部”负责人刘世芳称,希望岛内各县市地方政府推动改名,被台中市长卢秀燕反呛“吃饱太闲”。台北市长蒋万安今日(27日)也批评称,民进党当局“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当地民政局长陈永德也说,...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 天天要闻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就在今天,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举行历史见证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纪念活动,欢迎一座见证上海解放烽火岁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历史纪念浮雕,在历经三年多的保护性迁移后正式回迁原址。“彭浦新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奇经历、光荣梦想的地方,见证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 天天要闻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阴雨连绵。备受关注的成都 27 岁女子在家门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于今天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庭前会议后,法院决定延期开庭。案件发生于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点多,在成都市某小区,35 岁的梁某某来到受害人家门口,无故敲门滋扰并对家门吐口水。受害人发现后让母亲通知...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 天天要闻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侨心筑梦·科学报国”——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委统战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侨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激励广大留学人员传承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 天天要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古代巨型船只的建造,不仅是当时技术和智慧的结晶,更承载了时代的雄心壮志,古人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巨大的船只?古代的造船技术远不如今天先进,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古人依靠智慧与创新,建造出了令后世惊叹的巨型船只,那么古代人是如何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