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2021年09月28日20:29:05 历史 1480

1951年,政协会议的前夕,许多代表汇聚一堂。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容。因为不久之后,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要接见他们了。

他们之中,有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也有不止见了毛主席一次的,比如一个叫做田桂英的列席代表。

在那个年代,田桂英的名字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她本人,更是在一年之前,就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

但即使如此,她的心情还是非常激动与紧张的。不一会儿,毛主席款步走了进来。看到田桂英之后,毛主席立马记起了她,还亲切地与她交谈了起来。

然而,在毛主席与田桂英握手的时候,情况却发生了一点儿“变化”。握上毛主席那双宽厚的大手之后,田桂英竟然故意使了点劲儿。

毛主席不禁对小姑娘的这点儿小心思感到有点好笑,他风趣地对田桂英说:“你的脾气还不小呢!”

毛主席与田桂英之间都发生过什么故事?为何田桂英与毛主席握手时,要故意使劲儿呢?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田桂英)

一、渔家有女,名曰桂英

1930年3月4日,大连旅顺口区老铁山下的一个渔民家庭里,迎来了自己的第六个孩子。没多少文化的父母,思考了很长时间,给女儿取名叫做田桂英。

旅顺,近代历史上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一个城市的悲剧往往能够折射到许多家庭,田桂英家就是其中之一。

全家人的生计,全靠父亲打渔来维持。今天打着鱼了,就能有一口饭吃;要是没打着鱼,就只能饿肚子了。

特别是到了冬天,海面结冰,全家饿肚子也就成了常态了。

家庭的贫困给田桂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永远都忘不了,爷爷去世的时候,母亲翻遍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也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

最后,还是母亲出去找别人借了一件衣服,才勉强参加了爷爷的葬礼。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旅顺口区)

不过,这样的生活经历,也养成了田桂英坚毅顽强、永不服输的性格。

而且,相比之下,田桂英也是较为幸运的。因为她上面还有五个姐姐,特别是大姐,对她非常照顾。

等到了田桂英适合上学的年纪,大姐还建议父母把田桂英送到学堂里去。尽管生计已经非常困难了,但父母仍旧同意了这个建议。

可是,好景不长。田桂英上了两年学以后,家里实在是供不起她了,只好让她辍学回家。

尽管田桂英对读书这件事有着深深的热爱,尽管她非常不舍得退学,但是早早就懂得体谅家人的田桂英最终还是告别了学堂。

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15岁那年,田桂英就到一家印刷厂里当了学徒工了。尽管工作任务很繁重,但田桂英从来不叫苦叫累,每天都保质保量地认真完成任务。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田桂英)

不仅如此,她还抓住所有的时间学习技能,希望有一天能凭借自己的手艺来改变家庭的生存状况。

田桂英在印刷厂里到底学到了多少手艺,不得而知。不过,两年之后,她有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

经过别人的介绍,田桂英于1947年通过招工进入了大连机务段食堂工作。这个工作,田桂英每个月能拿到25公斤的高粱米和十几块钱的工资。

对于一个从小衣食无着的人来说,这样的报酬实在是不低。而当时的田桂英对自己的工作也非常满意,后来的她曾经这么说过:

“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多挣点钱,养活父母,再买点线,绣几对枕头,到年龄了好嫁个好人家”。

抱着这个想法的田桂英,肯定无法相信,在机务段,她后来的人生竟能迎来如此大的转折。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大连机务段)

二、“妇女的火车头”

大连机务段为了能够丰富员工的生活和知识,特意开办了一个夜学。对于田桂英来说,那段辍学的经历始终是她的遗憾。

如今,如果能够利用夜学学习,也算是对那个遗憾的弥补。所以,田桂英积极报名参加了夜学。

经过在夜学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田桂英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那天晚上,夜学的一位政治教员给学生们讲述了妇女解放的问题。

为了让这群没上过几年学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教员拿自己的母亲做了例子。

他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旧社会妇女,平时受苦受累地干活,还要受到丈夫的动辄打骂。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妇女解放)

讲完了母亲的经历之后,教员告诫田桂英她们说:“旧社会的妇女,一切依靠男人,成天围着锅台转,遇着丈夫脾气不好,还得挨打受骂当奴隶。

妇女要解放,首先要有不依靠男人的条件,那就是直接参加生产”。

教员的话,对田桂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想起自己以前总是梦想着到了年龄赶紧找一个好人家嫁了,原来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女性也要有技艺,也要努力参加工作,这样才能获得更加独立自主的地位。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田桂英对于工作,有了更大的热情。

她不再满足于继续在食堂里面发饭票,她要学技艺!田桂英找到机务段段长,请求说:“只要能学技术,让我干什么都行,男同志能干的活我也能干”。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田桂英)

田桂英的志向和决心深深地打动了段长,段长最终同意她到清油车库去学习开清油车。终于有了学习技艺的地方,田桂英异常兴奋,干起活来更加卖力了。

不久之后,表现优异的田桂英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在第二年就被评为了旅大市(现在的大连市)一等劳动模范。

在工作之余,田桂英更加注重学习,经常到职工俱乐部里面去看书。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行走在俱乐部里面。

突然,一副巨大的宣传画吸引了田桂英的目光。宣传画上面是苏联的女火车司机,穿着制服,英姿飒爽的。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田桂英)

看着她们的形象,田桂英羡慕不已,心里面不断地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开上大火车,那该多好啊!”

田桂英盯着宣传画看得出神,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身边突然多出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李索夫,是他们的段长,而且还是个苏联人。

李索夫看着田桂英那认真羡慕的样子,就跟她说:“看!我们苏联人!她是多么的英姿飒爽啊!”

还没等田桂英回答,李索夫就又自顾自地说:“你穿上她的服装,一样漂亮!”

田桂英毕竟是一个才十几岁的女孩子,一听李索夫这么夸赞自己,顿时不好意思了起来。她也不回答李索夫的话,自顾自地红着脸离开了。

不过,李索夫刚才那句善意的调侃却让她产生了另外的想法:“苏联有女火车司机,中国为啥不能有?”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田桂英)

而李索夫,大概跟她有着同样的想法。

于是,李索夫就准备在大连机务段也培养一批女火车司机。不久之后,这个好消息就传到了田桂英的耳朵里,她兴奋极了,立马就跑回家跟父母说自己要去当火车司机。

可是,田桂英的热情到了父母眼里,就成了一个不可理喻的疯狂举动。父母告诉她说:“当火车司机又脏又累又危险,那根本不是女孩子干的活儿。要是真的去开了火车,以后还怎么嫁得出去?”

除了父母的不理解,别人听说这件事之后,更是对她展开了冷嘲热讽,甚至有人说:“女人不待在家里,去开什么火车,太不像话了!”

可是,田桂英素来心志坚强,这所有的反对与嘲讽,并没有改变她的决定。最终,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在段里提供的报名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事实证明,有远大志向和坚强意志的女性,并不只有田桂英一个。与她一起报名的,还有二十多个人。

经过严格的筛选,只有九个人成功地进入了培训班。那一年,田桂英只有十九岁,而其她的几个人,最大的也不过才二十一岁。

在这群年轻的女性中,田桂英又因为过硬的素质与积极的表现,被任命为了组长。火车上的工作并不轻松,那时候的火车,不像现在,当年主要还是要烧煤。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正在铲煤的田桂英)

因此,田桂英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会烧煤,这可是个力气活儿。因为每一铁锹的煤都重达三四公斤,而且扔出去的时候也是要讲技巧的,一定要保证煤炭形成中间低四周高的簸箕形。因为只有这样,煤才能烧得更旺。

田桂英和其他的女同学,从上课第一天就开始练习铲煤。这项工作每天累得她们精疲力尽、连腰都直不起来了,鼻腔里、喉咙里都是黑色的煤灰。

但即使如此,田桂英也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不仅如此,她还鼓励其她的姐妹们说:“万事开头难,苏联女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得到,加油!”

带着这样的信心,田桂英的投煤技术越来越高超了。两个星期以后,田桂英就主动要求要上车烧火,段长答应了她的请求。

到了车上以后,男同志们十五分钟能投煤二百八十锹,而田桂英的投煤数量也达到了二百三十锹。

这样的成绩,不仅让其他的工友们刮目相看,就连副段长也十分惊讶,对着田桂英伸出了大拇指:“就凭这一点,你们也能学成功”。

但是对于田桂英她们来说,更难得挑战还在后面。因为学完了铲煤,还要学习机车的构造管理技术和制动机理论。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制动机理论)

对于这群没有上过几天学的女孩子们来说,这么高深的东西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尽管老师们都恨不得手把手地教了,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很清楚,但是她们理解起来依旧非常吃力。

白天的时候,她们把老师讲述的东西全部记述下来。到了晚上,就在宿舍里复习学过的内容,直到把所有的疑问全部弄清楚之后才会去睡觉。

特别是田桂英,往往是已经熄灯了,她还要打起手电筒,在被窝里再看一会儿书。

田桂英这样没日没夜地付出是很有效果的,经过将近九个月的学习,田桂英和其她三个人通过了考核,获得了司机证。她们,是新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

而且,在理论考试中,田桂英更是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因此,田桂英也被任命为了司机长。就这样,她也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女司机长。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第一批女火车司机学员合影)

1950年3月8日,是田桂英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个时刻。那天,大连两千多名妇女集中在火车站前广场,共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同一天,在这两千多名妇女的见证下,“三八”包车组出车典礼也正式开始了。穿着崭新的铁路工作服,田桂英在典礼上作为代表发了言,还接过了一面鲜红的锦旗,上面用烫金大字写着:妇女的火车头。

从一个普通渔家女,到共和国第一个女司机长,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苦辣酸甜五味俱全了。恐怕,在这样的时刻里,田桂英的心里是最为复杂的。

发言结束之后,田桂英走进了驾驶室。车站值班员的发车信号发出之后,田桂英沉着稳重地拉响了汽笛。

随着“呜——”的一声的火车鸣笛声,第一列由女性驾驶的火车缓缓地开出了大连的火车站……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田桂英与“妇女的火车头”锦旗)

三、“你的脾气还不小呢”

从正式坐上火车驾驶室的那一刻开始,田桂英就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火车司机和司机长。

在她的带领下,“三八”号包车组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就创下了安全行驶三万多公里,节约煤炭51.76吨的记录。

1950年的劳动节,田桂英奉命驾驶“三八”号机车,护送二百多名劳动模范到哈尔滨去出席东北铁路第二届劳动模范大会。

从大连到哈尔滨,这是田桂英成为火车司机以来,驾驶距离最长的一次,但是她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而且,她本人其实也要出席这次模范大会。

在大会上,田桂英因为平常的表现而被评为了一等劳动模范。同一年,田桂英作为东北铁路工人的代表,更是被送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田桂英和另外一位英模作为代表,向毛主席敬献了锦旗。能够受到毛主席的接见,田桂英的心里,是非常激动的。

但与此同时,她的心里也产生了一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由于太紧张,没能和毛主席说上一句话。

但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尽管毛主席没有与她交流,但是对于她的大名,主席是记忆犹新。

早在“三八”号包车组正式出车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就以《人民铁道上的创举!大连女司机田桂英等开始驾驶“三八号”机车》为题,做了一次报道。

报道出来以后,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毛主席又怎能不对这样的人产生深刻的印象。

1951年,田桂英引起了更大的轰动。以她为原型的电影《女司机》在全国上映,引起了妇女参加工作的热潮。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电影《女司机》的海报)

不仅如此,田桂英还登上了语文课本,真正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同一年,田桂英更是作为全国政协的列席代表,再一次来到了北京。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毛主席见到田桂英之后,有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就是田桂英”,毛主席紧接着就亲切地说:“我们见过面”。

说完之后,毛主席还打量了一下田桂英,发现她的身材其实非常瘦小。于是,毛主席就关切地问:“你能开得动大火车?”

对于主席的这一疑问,田桂英心里想的是:主席,您太小瞧我了!

于是,在与主席握手的时候,田桂英故意稍微使了一点劲儿,毛主席很敏锐地发现了,然后风趣地跟她说:“你的脾气还不小呢!”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看着毛主席风趣的样子,田桂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接着毛主席又问她说:“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支持抗美援朝,你准备怎样支持抗美援朝呀?”

田桂英闻言,立马就回答说:“报告主席,我准备把火车开到朝鲜战场!”

看着怀揣着雄心壮志的田桂英,毛主席也笑了,对她说:“你开的是客车,到朝鲜战场不起什么作用。你只要好好工作,多做贡献,就是支持抗美援朝了”。

有了毛主席的鼓励,田桂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有动力了。

田桂英在火车司机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两年多的时间,行驶了二十多万公里的路程,没有发生过一起事故。

1952年底,“三八女子包车组”被解散了,田桂英也被送到了辽宁省工农速成学校里面继续学习文化知识。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田桂英)

三年以后,田桂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唐山铁道学校,然后在机械系学习蒸汽机车理论。在那里,田桂英有充足的时间,更有优秀的老师,帮助她进行专业的学习。

田桂英如饥似渴地接受着知识的熏陶,1960年,田桂英顺利毕业了。随后她被安排进了沈阳铁路局机务处,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在以后的日子里,田桂英继续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不断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她本人,也在改革开放以后,被任命为沈阳局工程处的女工科副科长。

1985年,田桂英到了离休的年纪了。她脱下了工作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事业。

但事实上,田桂英是人老心不老。她在离休以后,每天的生活依旧非常忙碌。每每有学校、工厂等单位邀请她去讲述革命传统的时候,田桂英总是一口答应。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加入沈阳劳动模范物业公司的田桂英)

在演讲的过程中,她总是说,自己能够从一个连饭都吃不起的农家女一步步成长为火车司机长,最后又成为工程师。这一切,都离不开共产党的培养。

她总是把对党的感恩放在嘴上,更是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党和人民。上了年纪的她还进入了沈阳的劳动模范物业公司,每天只要有空,她就会跟其他的退休模范们一起,去维护沈阳北运河的卫生。

凭借着这样的奉献精神,田桂英把自己的退休生活也过得有声有色的……

结语:

正如田桂英自己所说,她从一个渔家女,一步步成长过来,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与帮助。

毛主席与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前后三次接见过田桂英,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也给她带去了许多鼓舞。

面对着社会上对自己许许多多的称赞,田桂英总是保持着格外谦虚的态度:“我一生得到的远比自己付出的多。我有今天,只不过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情况下,机遇把我推上去了,我做的那点工作不值得一提”。

尽管她永远不会居功自傲,但不可否认,田桂英对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贡献的。而且在她的心里,也始终惦记着铁路事业。

2007年,已经77岁的田桂英听说我国铁路实现了第六次大提速。那一刻,田桂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连忙买票坐了一趟和谐号“动车组”。

火车司机田桂英见到毛主席,握手时故意使劲,主席:你脾气不小啊 - 天天要闻

(田桂英在“和谐号”动车前)

作为见证过中国铁路历经蒸汽、内燃、电力三次大的跨越的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坐在如今宽敞整洁、疾速如飞的火车上,她的心情是无比自豪的。

今天这样的成绩,是无数个铁路人经年奋斗出来的结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田桂英也成为了一个九旬老人了。前些年,田桂英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了骨折。

因而现在的她总是坐在轮椅上,也不怎么出门了。可是在这个伟大的时刻,田桂英还是忍不住在轮椅上写下了“奋斗百年路,红心永向党”十个大字。

这十个字,是田桂英的心声,更是她一生的写照。回首来时路,田桂英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

参考文献:

孔晶.田桂英“妇女的火车头”[J].东北之窗,2016,(第5期).

陈全忠.田桂英:新中国第一位火车女司机的传奇人生[J].伴侣,2021,(第6期).

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J].兰台世界,2014,(第10期).

本刊编辑部.田桂英——新中国第一名女火车司机[J].共产党员(下),2017,(第5期).

顾威.田桂英:一辈子当好“火车头”[J].半月选读,2009,(第24期).

大泊.田桂英 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J].今日辽宁,2009,(第4期).

陈德慧.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长——田桂英[J].党史纵横,1992,(第2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5月5日,南都记者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悉,该校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3日在武昌逝世,终年45岁。易育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组织科科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被评为该校2015年至2016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发布讣闻,中国共产党...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闻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阳市泾阳县洛村来了几个人,他们是代表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前来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岁的老人,并赠送连战“民族之光”的亲笔题词。然而不幸的是,在这几个人来之前的几个小时,老人却已经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