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农架真的有野人吗?我国曾多次派人探索,结果发现了什么?

2021年09月20日07:47:07 历史 1158

神农架,一直都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而之所以能让它名声大噪的原因,则是因为那传说中的野人。据历史资料记录,在4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多达400多人次的记录,声称在神农架发现了野人。只不过,他们都是在神农架的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而且,每次报告距离发现时间又过去了太久。时至今日,关于神农架有没有野人,仍然还是一个未解的谜。

那么, 神农架野人到底存不存在呢?这是一个神话传说?还是一个骗局?亦或是真的有人见过野人?

中国神农架真的有野人吗?我国曾多次派人探索,结果发现了什么? - 天天要闻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下关于神农架野人的前世今生。

关于野人,很多古籍里面也多有记载,如《山海经》。除此之外,湖北本地的县志里,也有记载。但真正让大家都知道了神农架野人的时候,应该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

无独有偶,与不明飞行物事件一样,当第一起事件出现后,那么与它相似的事件,便开始大量出现。在那个时候,涌现了许多声称看到过神农架野人的人,也都说自己是亲眼所见,字字为实。

中国神农架真的有野人吗?我国曾多次派人探索,结果发现了什么? - 天天要闻

但是,这么大的动静,总还是要出面验证一番吧。

1976年5月17日,中科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接到了来自神农架当地的几名工作人员的报告,他们也声称,在乘车回家的路上,看到了野人。

于是,1976年6月,中科院便派出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前去神农架林区寻找野人。然而,与那些目击者所说不同的是,考察队在神农架林区中足足逛了1个多月,也未曾发现一丝关于野人的踪迹,只是在有些地方找到了一些动物的毛发,但后来确认,这只是很平常的动物毛发。

中国神农架真的有野人吗?我国曾多次派人探索,结果发现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后来,在1977年,中科院又重新组织了百余名全国最顶尖的专家,以及50多名侦察兵,再次进入神农架。这次足足探索了1500平方公里的林区,却仍然未发现关于野人的任何信息。

这样看来,这野人岂不是只是人们的传言而已?

如果你真这样想,那你可小瞧了它的神秘性,有一个记录,很可能表明,野人也许真的存在。

中国神农架真的有野人吗?我国曾多次派人探索,结果发现了什么? - 天天要闻

那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个夏天,当时,身为房县桥上公社清溪沟大队大队长的殷洪发,在山林间行走时,也遇到了传说中的野人。当时,那个野人应该是下山抢了村民的2只鸡,正在往山上跑去,结果就被殷洪发发现了。殷洪发带着人立马追了上去,实施堵截。在追赶野人的中途,殷洪发还用捡的木棒敲了那野人几下。野人吃痛,将一只鸡向他丢来,殷洪发格挡之际,野人便乘机逃到树林中,再也没了动静。事后,殷洪发发现,它击中野人的木棒上,赫然有着一些疑似野人身上的毛发。

后来,殷洪发与野人搏斗的事,还上了当时的报纸,他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与‘野人’搏斗的人”。

中国神农架真的有野人吗?我国曾多次派人探索,结果发现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关于野人的目击事件实在太多太多,但口说无凭,这样能够发现毛发的事件真是少之又少。

神农架的“野人”,究竟会是什么东西呢?

从这些感觉比较真实的目击事件来判断,神农架野人可以分为几种:一是一种外形似猴但比猴大的生物、二是一种未知的红毛怪物,三是一种像熊的生物。

中国神农架真的有野人吗?我国曾多次派人探索,结果发现了什么? - 天天要闻

然而,4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却从未捕捉过野人活体。不光如此,甚至连野人的尸体,或者遗骸都没发现过。所以,那些之前的村民们,是不是只是将一些动物认错了,认成了野人了呢?

要知道,一些熊的体长,也能达到近2米,而且熊站起来的时候,外形与人也颇为相似,如果在树林间无意看到,还是有认成人的可能性。

至于一些村民们发现的疑似“野人”的红色毛发,也可能属于某种猴子的体毛,并不能代表它就属于野人。

中国神农架真的有野人吗?我国曾多次派人探索,结果发现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神农架的面积本来就很大,足足达到了3250多平方公里,之前的好几次考察,都未曾将神农架完全探索完。这些未被探索到的地方,同样存在了许多深沟和隐藏的洞穴,那些野人会不会生活在那里呢?我们目前也没办法知道。

所以说,关于神农架野人是否真的存在,这个答案目前还真的无法揭开,除非我们能够将神农架完全探索完,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