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疯狂烧钱推广,留存率低?一起看下这款“网红AI”的硬伤
分类:游戏
浏览数:6062
作为一个常年混迹ai圈的从业者,我对豆包的态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营销界的顶流,产品界的青铜”。字节跳动用做抖音的流量思维做ai,结果就是豆包成了ai界的“网红滤镜”,看似光鲜亮丽,实则经不起深扒。以下从真实用户体验出发,结合行业对比。豆包大部分功能都像是豆包ai做出来凑数给产品经理看的。主打“多模态全能助手”,就像买了一台“多功能料理机”,结果发现切菜不如菜刀,榨汁不如榨汁机。“一键生成”的文案,质量堪比小学生作文:让豆包写个品牌slogan,它能给你整出“xx品牌,让生活更美好”这种上世纪80年代的土味文案。最离谱的是,生成的营销话术经常出现逻辑断层。多模态本质是“缝合怪”:上传图片生成故事,结果它能把“夕阳下的猫咪”解读成“一只狗在吃火锅”;所谓的“视频生成”功能,生成的画面帧率感人,动作僵硬得像ppt翻页。豆包的智能体定制功能看似有趣,但实际用起来,定制一个“虚拟女友”需要手动调整十几项参数,生成的对话却只会机械重复“今天天气真好”。功能入口多到眼花,但80%用不上:侧边栏密密麻麻的功能按钮,点开“帮我写作”却只能生成200字以内的口水话;所谓的推理能力连高中数学题都能解错?问甲、乙两人各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标有一个数字,甲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1,3,5,7,乙的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2,4,6,8,两人进行四轮比赛,在每轮比赛中,两人各自从自己持有的卡片中随机选一张,并比较所选卡片上数字的大小,数字大的人得1分,数字小的人得0分,然后各自弃置此轮所选的卡片弃置的卡片在此后轮次中不能使用则四轮比赛后,甲的总得分不小于2的概率为?(正确答案:1/2)还不如直接搜作业帮,这些功能本质就是一些连基础测试都没做的提示词。对比竞品:chatgpt无论怎么黑实际用起来就是强,deepseek的代码生成可直接嵌入生产环境,本地化更是前所未有的好,而豆包的功能更像是“为了多而多”,缺乏垂直深度。字节用抖音的流量轰炸战术给豆包灌水,结果用户来了留不住。有数据显示,豆包日均新增80万下载,三日留存率却只有28%。短剧广告数据实时监控与分析的工具adxray行业版同时监测到,穿山甲联盟、西瓜视频、番茄小说、今日头条也是豆包的用户池来源。2024年q3,豆包累计向这些渠道投放了70.8万组素材,并于2024年八月底达到投放顶峰。据广告情报分析平台appgrowing统计,2024年4月、5月,豆包智能助手投放金额接近1800万元,到2024年6月上旬,豆包再次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活动,投放金额飙升至1.24亿元。4个月后,豆包 app再次投放的2200万元中,78%左右投向巨量广告/千川平台,而21.98%投向腾讯广点通。要知道deepseek的训练成本仅557.6 万美元。当豆包用1.24亿元月投放预算制造增长幻觉时,deepseek-r1却以开源策略吸引腾讯、华为等巨头主动接入。这种“流量霸权”与“技术引力”的对抗,正在改写中国ai产业的竞争规则。这暴露出豆包其核心功能仍停留在浅层问答,虽然宣传上很全能,实质上缺乏深度场景渗透。字节通过“app工厂”模式批量复制20余款ai应用,本质或许是利用流量优势制造虚假繁荣,再做大吸引融资,仍然摆脱不了国产这一套非产品中心而是流量中心的资本运作玩法。此外,豆包概念股在a股市场的异常波动已形成典型泡沫。中科蓝讯等企业仅凭“搭载豆包模型”的模糊表述便股价飙升,而乐鑫科技和移远通信等公司已公开澄清未与豆包存在实质合作,更值得警惕的是,有传闻称字节跳动2024年800亿元的ai投入中,超60%用于采购英伟达芯片,这种“算力军备竞赛”已偏离技术本质,沦为资本市场的叙事工具。豆包的“1.6亿用户”背后,有多少是抖音跳转的“僵尸流量”?打开豆包评论区,高赞吐槽清一色是:“广告里吹得天花乱坠,用起来还不如chatgpt3.5”。豆包的现状,暴露出字节跳动做ai的致命问题——重营销轻技术,重流量轻体验。技术上:多模态能力被chatgpt垂直产品吊打,代码生成不如deepseek,长文本处理连国产二线模型都比不过。生态上:强行绑定抖音流量,导致产品设计充满“短视频式快消感”,缺乏严肃场景的沉淀。。价值观上:把ai当作“流量生意”,而非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的技术工具,注定走不长远。从产品角度来看,希望字节跳动少在发布会上吹“日均4万亿tokens”,多蹲用户论坛看看差评。ai不是短视频,用户要的是“生产力”,不是“电子玩具”。温馨提示,后续磐石之心将对当前热门ai大模型进行全面测评,欢迎提供观点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