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游戏的内涵

最近有部很火的韩剧,叫《鱿鱼游戏》。

剧情比较简单:

有456位非常缺钱的社会底层,被利诱来参加团体游戏。

每赢一局游戏就可以进入下一关,同时积累奖金。输了就是付出生命。

到最后一局,全部参赛的456人中,只有1人能活着带走奖金,455亿韩元,约2.46亿人民币。生存概率:千分之二。这个概率还是蛮高的。

游戏设计者也留了阴险的口子:

如果有半数人以上同意中止游戏,幸存者们就可以随时全体退出。

都能活命,但也没钱拿。

剧中,游戏关卡中途,经历过投票,幸存者都离开了。

但最后,绝大多数人,又选择了回归,继续来游戏中搏命,为了钱。

故事的隐喻出现了。

隐喻一:

贫穷比死亡更可怕。

穷都不怕,更不会怕死。

隐喻二:

人性经不起金钱的考验。


隐喻三:

如果一个平庸寻常的穷人突然变成了一个穷凶恶极的坏人,大概率的原因是:

他有个想迫切守护的人。

对一个人的好,会变成对一群人的恶。

这部韩剧之所以引起全球这么多年轻人的关注,最大的隐喻还不在于前三,而在于下面这个。

隐喻四:

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帕勒托最优的经济学原理里:

每多增加一单位的劳动,对整体效用的增加,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弱啊。

所以才会出现中年人的35岁危机。中年危机与其说是个社会现象,不如说归根结底是个经济学问题。

如果劳动的要素价值越来越低,很多人所能够拿出来的要素就只有最后一个了:

他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内卷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