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航仔。最近桌游圈里不少人注意到了饿了么和必胜客联名推出的桌游兑换活动,简单来说在特定时间用饿了么点必胜客,满129元就可以兑换一个叫“超级响叮当”的桌游。
我当时也是刷到了视频赶紧点开看看这次联动,视频拍的是不错,但这个游戏的规则怎么越看越熟悉?
是的,所谓的“超级响叮当”疑似是栢龙玩具代理出版的《哈铃果铃》的换皮之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一些桌游玩家的质疑:这种行为真的ok么?
我还真问了栢龙玩具的官方人员,对方的态度是虽然这种餐饮品牌做桌游的行为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桌游,但并不赞同这种“参考”行为。
这份态度的背后,我觉得有很多的解读。
首先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惊世骇俗的那场《三国杀》官司。2014年,DaVinci EditriceS.R.L曾经因认为《三国杀》桌游侵权《Bang!》而发起诉讼。最终德克萨斯州法院的法官依据专利法和版权法判决《三国杀》胜诉。
这从侧面也说明了桌游规则不受法律保护,并且上述餐饮品牌的行为属于市场营销而不是直接销售获利,加之美术的更改,真要去维权恐怕要投入很大时间人力财力。
另外栢龙玩具曾对《哈铃果铃》进行过多年深度运营,不管是对“德国心脏病”的盗版长期呼吁,还是有一年做的声势浩大的重新征名活动,都可见其用心,但如今“德国心脏病”依旧盗版横行,也侧面表明了维权之艰辛。
所以这篇文章,我真的从这个角度写不出来啥了,倒是这些年,怎么餐饮品牌越来越愿意用桌游整活了呢?
2021年,星巴克推出了一款以云南咖啡故事为背景的桌游《云南种植大咖》,售价399元。我当时看到宣传觉得挺新鲜,就买了还拍了视频。
这个游戏整体实际上是依托《大富翁》为基底来改的,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作为一款399元的桌游,星巴克也确实下本,配件质量高到令人发指。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玩家们可以了解咖啡种植的艰辛与不易,还有很多科普知识,总体的立意挺好的,但游戏性上因为是模拟咖啡的种植,而且主要还是靠骰子来移动,流程有些拖沓,只能说收藏价值大于游戏价值。
去年我开箱视频发出时正好赶上星巴克正陷入一场公关危机,所以评论区里有一些抵制声音。
然后就是前阵子麦当劳推出了一个叠叠乐的桌游,但宣传时麦当劳叫它积木玩具,这个应该很多人都玩过吧,和《大富翁》、《哈铃果铃》一样是桌游吧必备游戏。
麦当劳这个叠叠乐在全球权威桌游网站BGG上写的是原型是《Jenga》,1983年出版。
我当时在拾刻桌游吧见到了这个叠叠乐,打开摸了下手感真不错,但实在没有兴趣玩,太吵了哈哈。
麦当劳好像很喜欢做玩具,2020年时就做过一款中国古风桌游。
这是中国台湾地区麦当劳又联合台北故宫推出的夏季联名限定“清朝古画分享盒”,也勉强算是桌游吧!
国外的麦当劳也搞过桌游,2019年时,桌游销售品牌The Warehouse做了个活动:只需要购买Hasbro品牌的桌游满$25刀即可兑换$25的麦当劳消费券。
兑奖方式:把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和家庭住址等)写在买桌游的收据上,寄到这个指定地址 (Hasbro Game Night Promotion, PO Box 100 940, North Shore, Auckland 0745) 然后14天内就会收到寄回来的麦当劳消费券了,可以兑一个价值$25的麦当劳sharebox。
对了今年夏天时,乐凯撒和WHIKO谜之生物也联名推出过一款类似《大富翁》的桌游。
乐凯撒是一家披萨品牌,我在上海经常吃,榴梿披萨特别好吃,可惜北京没有,味道很推荐!然而可能是乐凯撒店不多,它的这次营销传播面也不是很广。至于这款桌游是不是完全换皮的《大富翁》我没玩过也不好评价。
说完这些餐饮品牌,外卖平台也很能整,上面是饿了么,其实美团也做过桌游,不过是剧本杀。
今年4月,在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指导下,海淀警方与中国人民大学、美团公司,联合推出了北京市首部反电信网络诈骗剧本杀《王诈》,将年轻群体易受骗的杀猪盘、裸聊、刷单、冒充公检法等6种典型骗局植入剧本杀中,以扮演诈骗组织成员来层层揭露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让玩家不仅能体验到被骗者的心路历程,还能感受到诈骗分子的行骗过程。
就……挺不明觉厉的。
上述这些品牌和桌游的联动都集中发生在这2年,餐饮在搞桌游跨界,电子游戏也在推出桌游版,而其他的一些比如盲盒潮玩之类的品牌也偶有尝试与桌游联名,这些联动都还是以简单常规的桌游为主。
写到这里我更能理解栢龙玩具对于此次事件的态度了,桌游的推广,这些大品牌的助力要远远强于桌游出版社,但我更希望这些拿到了桌游的餐饮消费者们,也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桌游周边的原型,以及一致努力为消费者带来众多优秀桌游的出版社。
这说来简单但实际还是需要更多的推广,不管是桌游玩家向身边的人普及,还是出版社们自身能否主动出击与更多品牌联名,以及除了集石、摩点和新物集,还有没有更多的平台可以去做推广?
外界都开始愿意做桌游了,咱们这些桌游从业者和玩家们也要支棱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