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就完了?当上理工设计生遇到AI……

图说:上理工“hello——2024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开展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

5月14日,花木扶疏绿树掩映的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文化园充满着毕业季的氛围,百余件出版学院2024届学子的毕业设计作品成为百年建筑里期待“打开”的宝藏。这些作品主题涉及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健康设计、社会设计、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呈现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和动画等专业300余位毕业生对当下与未来设计主题的思考、研究与实践。而值得一提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已经被这届毕业生应用到作品创作中。

以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灵感,一组“留艺”主题文创设计了生动可爱的ip人物形象,衍生出手机壳、挂件、贴纸胸针等一系列精致的ip文创产品,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展厅里,潮流与传统的碰撞铺展,琳琅满目的各式文创产品展示文化意涵与美学意蕴。

而这些作品中有20%-30%使用了aigc作为辅助工具。“人工智能在设计前期的资料收集、设计创意概念呈现等环节都能发挥高效率的作用,然后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思想。”出版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谢琼认为,人工智能工具丰富了设计师的创作工具,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仍然是设计教育的核心。

以黑色与灰色为主色,仿照灰鳍鲨流线型身体和锋利的鳍部设计的智能飞行交通工具极具速度感,还遵循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交互设计提升安全性、运营效率与舒适度……走进英国中心的小楼,未来工业风扑面而来,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们以航空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绝佳创想绘就图纸。

青年公寓能像积木一样灵活移动、变化组合,共享社区活动中心,一起组团居住会多么有趣。上理工学子针对年轻人“创造欲强烈”“注重生活质量”等特点,构建了极具现代感的“未来移动拼装式青年公寓概念设计”,打造“类集装箱”式可移动及模块化立体可拓展建筑空间,畅想满足“当代人对城市空间在居住、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步入美国中心的小楼,仿佛走进一个极具现代感、氛围感的未来“城市”,这是青年学子对“人居环境”的创意表达。

当下艺术设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副院长陶海峰认为新技术发展迫切需要艺术设计教育加快变革步伐,“我们从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与应用入手,从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师资能力升级、企业合作平台四个层面来重构aigc赋能高校设计教育的理念、体系与范式,帮助学生成为能够适应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复合型设计人才。”记者获悉,上理工已在研究生课程中植入aigc的内容,今年在本科生《数码插画》课程中应用,向学生介绍前沿技术,教学生使用新工具赋能设计。

“热爱是不会降温的”“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彩旗在林间随风飘展,设计学子心声和祝福传递着毕业季最好的态度。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实习生 查文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