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主席为何亲自邀请一个农民到北京?可是请不动他

1953年,在国庆节前夕,毛主席亲自向一位远在福建深山的农民发出邀请,请他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无论是谁收到这样的邀请,估计都会满心欢喜地前往,可是这位受邀的农民竟然没有应邀。

实在令人意外,没想到还有毛主席请不动的人,毛主席为何要请远在深山的一个农民到北京呢?其实这是毛主席在多年前许下的一个承诺,是为了感谢这个农民的救命之恩。

这个农民叫陈添裕,是福建永定人,长期生活在永定岐岭,在永定暴动之后他参加了当地的赤卫队,积极参加打土豪的斗争,是一位可靠的革命同志,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救的人是毛主席。

1929年6月22日,红军在龙岩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落选前委书记,7月初,毛主席被任命为前委特派员,安排到闽西指导工作,由粟裕率领警卫连护送,当时毛主席心情沉闷,加上天气酷热,不幸患上疟疾。

毛主席当时化名为“杨子任”,客家话为“杨主任”,一路上大家都喊他杨主任,毛主席辗转到了金丰山区岐岭乡,恰好陈添裕的家就在附近叫牛牯扑的敌人,出于对陈添裕的信任,毛主席就被安排住在他家。

当时陈添裕的家均为竹子所制,毛主席住在二楼,环境十分别致清幽,毛主席还其提名为“饶丰书房”,在身体稍微恢复之后,毛主席就到乡里进行走访,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的思想。

岐岭乡有一个叫张克识的土豪,他表面上支持毛主席,十分恭敬,甚至还假装去听毛主席讲话,当地虽然没人认识毛主席,可是张克识从毛主席讲话的水平和气度,判断毛主席是共产党的大人物。

于是这个张克识去告密了,9月17日,反动派民团团总胡道南和林蔚民带着600多名团丁分两路向牛牯扑偷袭而来,由于敌众我寡,粟裕带着战士们且战且退,并迅速派人通知毛主席转移。

当时毛主席身体虚弱,无法奔跑,眼看敌人越来越近,已经不能从大路走了,陈添裕对地形熟悉,说:“杨先生,我背你走!”就这样陈添裕背着毛主席跑了10里路,抵达大雨顶坪村才暂时安全。

如果不是陈添裕背着毛主席走山路,后果不堪设想,陈添裕放下毛主席后就倒地不起,他的身上被荆棘刮伤了,脚上被石子扎伤,浑身是血,众人连忙扶着陈添裕到床上休息。

毛主席感叹说:“多亏了陈添裕!”后来毛主席离开时,留下3块银元给陈添裕,可是他坚决不收,于是毛主席给陈添裕写了一张条子,叮嘱他说:“等革命成功了,你就拿着这张纸条来找我!记住,你一定要来找我啊!”

直到多年后,陈添裕才知道自己救的人是毛主席,而毛主席给他的条子也早已不见了 ,1953年,受到毛主席邀请的陈添裕十分激动,可恰好当时他的妻子即将产子,所以他没有去北京。

陈添裕自己无法去北京,就委托堂弟到北京参加国庆节观礼,毛主席接见了他的堂弟,谈起了当年的往事,后来县里请陈添裕去当副县长,被陈添裕婉拒了,一直在家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