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小城:记忆中的早餐 心中永远的留恋

念念不忘家乡的味道

在西平秋冬的早晨

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

而是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

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

西平的大街小巷里

各式各样的早餐店已开门迎客

在西平,一顿丰盛的早餐

可以叫醒我们沉睡的灵魂

还有唤醒我们那个叫做“乡愁”的胃

一年之计在于晨

忙碌之余,好好吃一顿西平的早餐吧

人在异乡✭ 胃在故乡

胡 辣 汤 

西平人的早餐,小到犄角旮旯里的小铺,大到金碧辉煌的星级酒店,都有胡辣汤的身影。

西平人无论在哪,说起家乡的味道,首先想到的绝对是这碗热气腾腾的、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暗藏乾坤的胡辣汤。

关于它的传说也有很多版本,据说西平的胡辣汤色香味俱佳,吃完它,能达到开胃健脾的作用。有一种解释说,胡辣汤中是只用胡椒不用辣椒,得到的辣味是即“胡乱辣”,就起名为胡辣汤。

冷冽的早晨,雪还在下,寒风中,排队到窗口喊一声“老板!来碗胡辣汤!”总是最舒服自在的事情。

每次在西平喝胡辣汤,总会提前备一些纸巾,因为它的辣味醇郁、汤香扑鼻,“吃出一头汗”,这是西平人对美食极致的注解,熨帖、酣畅,滚烫的一碗下肚,还有一种很过瘾的感觉。

咱西平的胡辣汤不仅色鲜味美,还经济实惠,是最美味的早餐。尤其是一碗胡辣汤配一根油条或煎包,也挺美味的!

人在异乡✭ 胃在故乡

水 煎 包

有些小吃,一旦经历了岁月的弥香,便会成为一种记忆的符号,一种文化的象征。西平的水煎包就是如此,它成了让西平人印象深刻的“美食”印记。

记得小时候跟父亲去街上吃“水煎包”,看到店主往煎包子的大锅里倒了些水,感到非常疑惑,用水怎么能煎出包子呢?

金黄色的卖相,酥脆却又香软,馅多皮薄,香而不腻,在西平,水煎包是老少皆宜的面食佳品,也在西平人的手中传承,美味永远吃不腻。

沿着百余年的时光之河,它依然出现在西平街头小吃摊,在乡民口中回味;也登上高档宾馆的餐桌,被更多的人品评。

西平的水煎包,在看似平常的传承里,透出了浓浓的历史弥香,越回味,越悠长……

人在异乡✭ 胃在故乡

 糖   糕    

糖糕:高糖分高油脂的食物,会让我们分泌快乐物质的神经中枢非常活跃(糖分和油脂都能促进人体分泌“快乐激素”如多巴胺)。所以人类对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几乎是本能的喜爱。所以,西平人对于糖糕的爱应该出于本能。

外表酥脆掉渣、内里软糯蓬松的糖糕,做法要稍微复杂一些,要用烫面制作。糖糕的馅是在白糖中掺入干面粉做成的,小小一个,味道极好。

炸糖糕,先起锅烧热油,小火慢慢炸,很快糖糕就会鼓起来,棕黄色的外表,透明晶质的糕体,散发着油脂和焦糖的香气,咬上一口,甜到心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无法拒绝这道美食。

慌乱,甜蜜,可能这就是西平早晨的模样吧。

人在异乡✭ 胃在故乡

火   烧

火烧:这也是西平人极其喜爱的一道早餐,可能是最淳朴的一种早餐了吧,有的西平人称呼其为烧饼,也有叫其火烧的。

西平邵庄转盘附近,街头卖这种烧饼的不少,非常接地气。在摊位前停留的时候,能闻到淡淡的面香气,全都是火烤出来的烟火气……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是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人在异乡✭ 胃在故乡

肉  盒 

西平的主要粮食作物就是小麦,所以肉盒这种面点非常常见,是用面团包裹肉类、红薯粉条、韭菜等馅料,压成饼后炸制而成的。

炸好的肉盒香气扑鼻,配上一杯豆浆就是西平人顶好的早餐了。每天早上经过,小编经过卖肉盒的摊子前,总挪不动脚步。

肉盒的油面带着蜂窝状的小气孔、有着海绵般触感的面质,柔软绵滑,富有弹性,那味道简直太有诱惑力啦,扑鼻的油脂香气,牙齿间软糯的咀嚼感,得劲!

人在异乡✭ 胃在故乡

西 平 沫 糊   

西平沫糊可能是西平人独有的一道农家特色菜,现在得到了许多老乡的青睐。

做法听说是将黄豆,花生,玉米, 芝麻等五谷杂粮在锅里炒熟,冷却后放在石磨里磨,磨成糊状,然后倒进锅里烧开,再放入粉条,豆腐丝,海带丝,胡萝卜等,待快熟时再放些青菜,先用旺火,再用温火,待熬到汤浓菜烂即可食用,味道芳香四溢,口齿留香。

人在异乡✭ 胃在故乡

   油条、油馍、菜角、灌饺    

西平的秋冬季,

没有吃过这些东西是不完整的~

市井生活,寻常烟火,不管你是谁,

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奔波,不分高低贵贱,

这是你永远留恋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