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美食武城煊饼,烟火里的记忆,唇齿留香的回忆,赶会必吃美食

说起山东德州的美食,武城的煊饼绝对能排的号的,我是聊城高唐人,但是对武城的煊饼记忆非常深刻,那还得说小时候的物资交流大会上,整整一排全是武城煊饼。

记得小时候,我们高唐每年都是有物资交流会的,俗称“赶会”,赶会的时候有马戏团、歌舞团、杂技等团体的大棚,也有各式各样卖东西的摊位,可是要说什么最诱人,对于孩童来说,煊饼绝对是吸引人的食物之一。

那时候煊饼的摊位都是搭着草棚子的,幌子上写着郭庄煊饼,里面烟气环绕,食客们或整二两小酒,或单纯就是吃着煊饼,觉得那么的惬意。门口通常是有两个炉子的,一个炉子是烙,是一个鏊子一样的东西,另一个是烤着石子的炉子,鏊好了就在那石子炉子上烤制。炉子皆烧着柴火或者豆萁,烟气环绕着,配合着煊饼的香气,让人不可抵御。

尤其是包制煊饼的馅料,一眼看去全是肉,这在80年代还是非常诱人的,我只是看到那馅料就挪不开脚步了,每每要买上一个解解馋的,一个煊饼,一切四份,一口下去,热腾腾的煊饼,外焦里嫩,肉馅松软,还有种石子烤制的焦香味儿,真的是唇齿留香,油是挺大,确实也蛮解馋的。

煊饼的烟火气确实是很足的,尤其是在石子烤制的过程中,油滴在石子上飘出浓浓的油烟。可是煊饼还就是吃的这种油烟味儿,没有油烟味儿不就是普通的肉饼吗?那是一种特殊的香气和肉香味混合的味道,很让人喜欢的。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这里赶会,看完歌舞团表演,男人们通常是要喝点小酒的,而在煊饼的棚子里也是最合适的,既能当下酒菜,又能解饱,微醺之后,酒足饭饱,晃悠着回家,这就是一天的快乐。

其实我更爱看煊饼的制作过程,在擦油的面板上把面团擀开,肉馅摊匀后轧成饼,把煊饼先放在鏊子上刷油旋转烙挺实,再放石子上烘烤,并且不时刷油翻个,烟气环绕着。肉用的是精肉,羊肉香菜的是最经典,只看去就吸引人。

就算是在目前,我们这里仍旧还有卖煊饼的,有的改变了工艺,就是纯烙制和烤,有的还是遵循传统。我还是喜欢吃传统的煊饼,有时候朋友说,哪里有了煊饼,我就会说,用石子劈柴烤不,如果没有,我就觉得没必要去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