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产业实现总产值809亿元 四川德阳借力世界川菜大会发展“舌尖经济”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12月12日,“第七届世界川菜大会”开幕式将在四川德阳启动,作为商务部2024中华美食荟项目之一,本届大会以“让世界爱上川菜”为主题,将通过“大会+展览+赛事”的形式,举办川菜烹饪技能大赛、火锅宴大赛、四川火锅产业博览会以及美食消费节等活动。

德阳作为川菜大会主办地,孕育着川菜诞生的强大基因。第一部川菜专著《醒园录》,为川菜文化注入了丰富且全面的内涵。当前,德阳将食品饮料作为“3+1”主导产业之一,以“一县一品”牵引产业发展。截至目前,今年德阳食品饮料产业实现总产值809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8.9%。如今,德阳不断守正创新,将川菜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第七届世界川菜大会”在四川德阳举办(伍勇摄)

“纸上百味”变“席上美味”

川菜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踏入德阳市罗江区调元镇的调元故居醒园,白墙黛瓦、飞檐翘角,这里便是第一部川菜专著《醒园录》诞生之地。200多年前,“川菜川剧之父”李调元编刊了其父亲李化楠所撰的饮食专著《醒园录》,对川菜理论体系建设和文化历史梳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醒园录》一书记载了120多种美食,对于菜品的记载非常详细,根据书中记载的步骤,部分菜品完全可以复制,很多经典川菜的烹饪方法得以保存至今。如今,李调元的“纸上百味”一步步演变成“席上美味”。

“如果没有李调元整理刊印《醒园录》,川菜就要减少许多光彩,它对川菜的形成发展都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也为我们后世研究川菜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罗江区作家协会主席尹帮斌说道。

德阳美食“糯米咸鹅蛋”(资料图)

行走在德阳市蓥华山路,能够见到什邡印象、广汉印象、绵竹印象、中江印象等特色中餐厅,要了解德阳川菜的风情,可以由这一系列印象餐厅开始。

罗江印象以《醒园录》为蓝本溯源创新罗江鳜鱼、羊肚菌、糯米咸鹅蛋、倒罐菜等地方特色菜;广汉印象将古蜀文化与美食相结合,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三星堆文化的魅力;什邡印象餐厅将什邡的名优特产“打包”请进餐厅,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选购到地道的什邡特产......

印象系列餐厅已经成为德阳美食的窗口,共同展示了德阳川菜古朴与现代融合、兼收并蓄的独特风采,体现出食法多样、适口者珍的饮食美学。从政策引导到资金支持,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升级,德阳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元化、高品质的餐饮生态,通过评选名厨名菜名店,举办各类美食节、烹饪大赛等,为工匠提供创新动力、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份时光里的美味。

第一部川菜专著《醒园录》(伍勇摄)

协同发展“舌尖经济”

持续擦亮“川菜故里”金字招牌

大力发展“舌尖经济”,德阳将食品饮料作为“3+1”主导产业之一。今年截至目前,德阳食品饮料产业实现总产值809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8.9%。川菜产业链日趋完善、协同发展,丰富的出产和相关产业,为川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走进初冬的德阳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入眼是连绵起伏的花椒山。据统计,罗江区青花椒种植面积3.2万亩,今年产量1.85万吨,分布在6 个镇 38 个村,其产量与产值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成功注册 “蜀德椒”“麻厨师”2 个商标。

青花椒仅仅是德阳丰富食材资源的一个缩影,“德阳作为全省优质农副产品重要生产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质量上乘,保障了一流食材供应。” 德阳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火锅,在整个川菜体系中占据着独特地位。近年来,德阳火锅产业异军突起,目前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火锅产业聚集地和省级火锅食材产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拥有 160 余家火锅产业链生产企业,产业聚集效应明显,竞争力显著提升。德阳还与高校、研究院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 80 余项,参与食用油、调味料等 30 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罗江区李调元雕塑(伍勇摄)

在预制菜赛道,德阳也展现出广阔前景。数据显示,德阳预制菜规上企业已达16 户,产品种类丰富多样,畅销全国各地,部分企业的产品更是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我们将借世界川菜大会落户德阳的契机,传承、挖掘、发展、创新李调元川菜食谱文化,持续擦亮‘川菜故里’金字招牌。”德阳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以全球川菜发展视角,聚焦多元产业联动,夯实基础、延伸产业链,以更加丰富的口味和形式,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饮食需求,让世界爱上川菜,让川菜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