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西的,山西朔州的,朔州人是喝“酸饭”的

家乡都美

所谓水土,带给你的东西就仿佛是娘胎里带来的,或许你会有“不服”,但最终越成长越接受!就比如,这碗我家乡的“酸饭”。

据说“酸饭”成名是个巧合,相传始于宋朝,老百姓为了躲避兵祸抛家舍饭藏身别处。几日后返回,舍不得丢掉泡了几天的米,继续熬粥喝,发现质地稠糯,色泽黄亮,口感酸甜,竟成就了一道全新口味的美食,从此便有了“酸饭、酸粥”……

第三次喝才想起来拍照

小时候,每每去姥姥家,一到傍晚就能闻酸饭味儿,姥姥家的晚饭记忆当中多是酸饭、炭烤馒头片……对于长身体的我来说,没有肉就不是好饭,瞅一眼酸饭嫌弃地撇撇嘴,带着情绪抓一片焦黄的馒头,冲到外面边玩边吃……

吃完了跑渴了,回来姥姥就把凉好的酸饭喂到我嘴边,说着“ 凉好了,是最上面的清汤,姥姥给你加糖了,一口就喝光!”听到有糖,便不挑不剔,一饮而尽,酸酸甜甜,沁心之饮……

姥姥的“套路”从没米加糖,到少米少糖,再到全米无糖地变化着,我也逐渐从闻着就嫌弃地跑开,到安静地坐在桌旁享用,成了现在自己能做爱喝……

山西小米

如今学习了营养学,才明白了,这个酸饭的“酸”是发酵了的意思,就如同酸奶的“酸”。小米汤经过发酵后,含有了乳酸菌益生菌以及多种酶。

米汤可以清热泻火,发酵后更能生津止渴;

酸味能够增加食欲,能够缓解人们盛夏里因暑热导致的食欲不振;

乳酸菌、益生菌以及多种酶,可以帮助消化,促进胃肠动力;

还有什么美容养颜之类的就不必说太多了,毕竟胃肠健康了,一切都会随之而来的。

对,还有一点,发酵的酸味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就如同北京的豆汁,爱者极爱,不爱者远避之,这大概也是土生土长的另外一个解释,往往是“土著”们的接受度稍高一些,与我仅一县之隔的爱人就已不能接受了。

所以,每次的“酸饭”都成了“一人食”,看官们脑补一下,家人的满脸不可思议和我的乐在其中,也是蛮有乐趣的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