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沟帮子熏鸡,才发现它为啥走不出辽宁:5方面让它“独孤求败”

2024年06月16日12:22:12 美食 1512

吃完沟帮子熏鸡,才发现它为啥走不出辽宁:5方面让它“独孤求败” - 天天要闻

就拿我来说,不管天气有多热,我总会在一天内想方设法吃点荤食,比如我最爱吃的烧鸡,烧鸡算是所有熟食中回头率最高的一道美食。

在宁夏这边,想要吃特别好吃的烧鸡,似乎不太可能,而我的办法就是网购。在我吃过的所有烧鸡中,老是念念不忘地是沟帮子熏鸡

吃完沟帮子熏鸡,才发现它为啥走不出辽宁:5方面让它“独孤求败” - 天天要闻

这是辽宁本地的传统风味美食,也是本地饮食的一张文化名片,深受本地人极力推崇。每次网购回来,我几乎一个人能吃掉一大半呢。

这些年,我粗略一算,吃掉的辽宁沟帮子熏鸡不下200只,算是名副其实的烧鸡“收割机”了吧?在几天前,我因琐事有幸来到了辽宁。

吃完沟帮子熏鸡,才发现它为啥走不出辽宁:5方面让它“独孤求败” - 天天要闻

趁着空闲,我在本地打卡了多家烧鸡店。说实话,当品尝完几家的烧鸡之后我才发现为啥如此美食走不出辽宁:5个方面让它“独孤求败”。

一、烹饪秘诀精要是不会外传的

辽宁沟帮子熏鸡,作为全国传统名吃之一,它的历史相当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地人烹饪烧鸡的技术以及秘诀,鲜为人知。

吃完沟帮子熏鸡,才发现它为啥走不出辽宁:5方面让它“独孤求败” - 天天要闻

哪怕有人去学艺,一些工艺上的精髓指定不会外传,学艺的人也就做不出沟帮子熏鸡的味道,如此只会导致本地烧鸡在外地并不吃香。

二、本地人把食材品质放在第一

烧鸡好吃的核心便是食材,食材品质足够优秀,烹饪出来的烧鸡才会呈现色香味俱全。再看沟帮子熏鸡,食材是本地特种散养的土鸡。

吃完沟帮子熏鸡,才发现它为啥走不出辽宁:5方面让它“独孤求败” - 天天要闻

它的肉质紧密,很适合烹饪各种熏鸡。为了达到食材上的新鲜度,师傅们必须亲自来现杀,亲自处理,整个过程一丝不苟、细致入微。

三、好客态度是外地人学不来的

众所周知,辽宁人十分好客!尤其是那些做生意的老板,他们能说会道,哪怕你不怎么爱吃烧鸡,可跟他们聊聊,我认为你会下单的。

吃完沟帮子熏鸡,才发现它为啥走不出辽宁:5方面让它“独孤求败” - 天天要闻

其实,顾客要的就是服务态度。光这一点,这是许多外地师傅们学不来的,自然也会影响烧鸡地销售。用不了多久,店面只能关闭。

四、对美食的专注深刻在骨子里

本地师傅们,他们对美食的执着和专注,似乎深刻在骨子里。记得我在一家店买烧鸡时,看见一个师傅把几只烧鸡拿出来直接喂狗了。

吃完沟帮子熏鸡,才发现它为啥走不出辽宁:5方面让它“独孤求败” - 天天要闻

我很纳闷,于是便问:怎么扔了?师傅:没办法,徒弟把一味调味料放多了,吃起来和其他的不太一样,要是被顾客吃了不得把我骂死。

五、价格高是外地人接受不了的

有一件事情,你不得不承认:我在本地吃了多家烧鸡,每一家的烧鸡价格各不相同,整体来说烧鸡的价格都挺高,一只七八十块钱。

吃完沟帮子熏鸡,才发现它为啥走不出辽宁:5方面让它“独孤求败” - 天天要闻

可在外地许多城市,绝大多数烧鸡的价格也就三四十块钱,这要是在外地开店地话,估计许多顾客是接受不了的,人家感觉不值当。

那么,吃过辽宁沟帮子熏鸡的朋友们,你怎么怎么看待沟帮子熏鸡呢?欢迎留言讨论一下。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翠花在山坡上挖到了很多花生,忙得满头大汗,就是一大竹篮框 - 天天要闻

翠花在山坡上挖到了很多花生,忙得满头大汗,就是一大竹篮框

太好了,翠花在山上挖到好多的花生,忙得满头大汗。看翠花就坐在山坡上,正在整理着刚挖好的花生。不慌不忙的,小汤圆这会又放到阿婆家里了,难怪这么慢悠悠的。今天的收获还不错,整理好的花生不光装满了竹篮框,外加一个编织袋,这让翠花很是高兴。整理一下
自制茅台被鉴定为真,白酒打假还得多些新办法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自制茅台被鉴定为真,白酒打假还得多些新办法 | 新京报快评

▲2023年9月9日,十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现场(茅台展馆现场)。图/IC photo近日媒体报道“自制假茅台被鉴定为真”一事,茅台官方有了回应。6月22日,茅台集团官网发文称,公司派出专项服务小组到河南郑州对所涉产品进行了现场鉴定,鉴定结果为:该产品外包装系使用回收和假冒材料制作,酒体与53%vol 500ml贵州茅...
中国最难吃的面条是什么?网友:第二包快速面 - 天天要闻

中国最难吃的面条是什么?网友:第二包快速面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一颗星星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正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份不熄的追求与渴望。今天,我要与你共同揭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探寻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背后的非凡瞬间。请跟随我的笔触,踏上这段充满惊喜与感悟的旅程,让我们的心灵在文字
枇杷刚吃完!绵竹人又惦记上这种爆火的水果,敞摘 - 天天要闻

枇杷刚吃完!绵竹人又惦记上这种爆火的水果,敞摘

枇杷已经吃过了是不是该轮到杨梅了?俗话说,5月枇杷,6月杨梅眼看枇杷季已过不少吃货开始惦记上了杨梅“今夏的第一颗杨梅什么时候安排?”近日,新华网也推文关注《建议你吃点杨梅,理由都在这里了!》内容勾起了好吃嘴的馋虫纷纷表示“已经垂涎欲滴”杨梅,你是真的火了呀!既然大家都这么关心今年杨梅的情况小编这就给...
微短剧《有种味道叫清溪》益阳开机!当青春励志“种田风”遇上清溪 - 天天要闻

微短剧《有种味道叫清溪》益阳开机!当青春励志“种田风”遇上清溪

当美食博主在益阳清溪村遇上科技新农人开始谱写青春励志“种田风” 故事6月22日由芒果tv和湖南卫视联合出品的首部横屏精品微短剧《有种味道叫清溪》在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举行开机仪式该剧主要讲述了美食博主林晓溪(尹蕊饰)来到清溪村意外邂逅对厨艺一窍不通的科技新农人陆翊宸(卢东旭饰)二人互帮互助将文学与美食...
共赴一场酸辣盛宴!《三餐四季》今晚带你领略贵州的烟火气 - 天天要闻

共赴一场酸辣盛宴!《三餐四季》今晚带你领略贵州的烟火气

在贵阳,令外地人“闻之色变”的折耳根竟有这么多意想不到的吃法;在遵义,不同品种的辣椒在菜品中各有“玄机”……贵州的山川、人文,造就了别具风格的人间美味,成就了令人神往的魅力风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商务部联合摄制、央视综合频道制作的大型美食文旅季播节目《三餐四季》贵州篇将于6月23日20:00档登陆央视综合...
鸡浑身都是宝,但 1 个部位最好别吃! - 天天要闻

鸡浑身都是宝,但 1 个部位最好别吃!

小提醒 鸡虽然好吃,但如果用煎、炸、烤等方式烹调,不仅可能产生致癌物,还会有热量超标的风险,偶尔尝下就行,不建议多吃。审稿专家:陈继兰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李园园丨注册营养师参考文献[1] 辛翔飞 , 郑麦青, 文杰, 王济民. 2020 年我国肉鸡产业形势分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