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逼空机构!史上最大泡沫,新一轮下跌即将到来

最近,随着全球贸易局势缓和,市场风险偏好迅速回升,全球股市迎来报复性反弹。美股三大指数持续攀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甚至重新进入技术性牛市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轮上涨的推动力并非来自机构投资者,而是散户资金的大举涌入。高盛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散户投资者成为市场净买入主力,而机构资金则呈现净流出状态。这种罕见的“散户碾压机构”现象,使得市场投机情绪迅速升温,甚至出现了类似2021年“散户大战华尔街”的逼空行情。

这一轮散户主导的行情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推动:

首先是市场情绪修复,贸易局势缓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使得此前被压制的风险资产重新受到追捧。散户投资者往往对短期利好反应更为敏感,从而加速入场。

另外,尽管美联储尚未正式降息,但市场流动性仍然宽松,叠加部分国家(如日本)散户融资成本较低,杠杆资金活跃。

但是本轮反弹中,机构谨慎态度。由于经济数据仍存不确定性,担忧美国通胀反复、欧洲经济疲软,机构投资者选择逢高减仓,而散户则因FOMO(错失恐惧症)情绪大举买入,形成短期资金优势。

尽管当前市场一片欢腾,但历史经验表明,当散户成为市场主导力量时,往往意味着行情已进入非理性繁荣阶段,市场调整风险正在积聚。

2021年“散户革命”后的暴跌,GameStop、AMC等股票在散户疯狂买入后暴涨,但随后迅速崩盘,许多跟风者损失惨重。

2020年美股散户热潮后的回调:疫情期间,散户大举涌入股市,推动科技股泡沫,但2022年美联储加息后,纳指暴跌33%。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散户疯狂追捧科技股,最终导致市场崩盘,纳斯达克指数暴跌78%。而本轮科技股泡沫,是超过了2000年的,被我称为史上最大泡沫。

近期美股看涨期权交易量激增,显示散户在疯狂押注短期上涨,但期权市场的极端情绪往往是反向指标。

经济基本面仍存隐,美国通胀尚未完全受控,欧洲经济疲软,市场乐观情绪可能过于超前。技术面超买严重

散户的疯狂买入虽然短期内推高了市场,但这种非理性繁荣往往难以持续。历史一再证明,当散户成为市场主导力量时,通常意味着行情已接近尾声。机构资金的撤退、期权市场的极端押注、以及经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都预示着市场可能即将迎来调整。

对于投资者而言,此时更应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追高。市场永远在贪婪与恐惧之间循环,而真正的赢家,往往是在众人狂欢时保持清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