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巧资本近日在其官方公众号发文称,由于蜂巧人民币一期基金即将到期,蜂巧资本于近一周内通过大宗交易分三次集中出清了所有在上市前买入的泡泡玛特股份,至此基金将不再持有任何泡泡玛特股票。”
这也正面回应了此前一周时间内资本市场热议的“投资人多次通过大宗交易出售泡泡玛特股份”的相关信息。
5月8日,泡泡玛特跌去3.31%。不过,自2023年11月以来,泡泡玛特股价涨幅超过700%。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此次蜂巧资本分三次出售了所持有的泡泡玛特股份,总计约1191万股,涉及资金约22亿港元。
蜂巧资本创始合伙人屠铮表示:“从天使阶段第一次投资到最终出售,陪伴公司整整14年,first in last out, 过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坚守至今,万分不舍,心存感激。”
本次减持之前,蜂巧资本持有泡泡玛特0.9%的股份,为第七大股东。目前,董事长兼ceo王宁仍是泡泡玛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73%。
屠铮及其创立的蜂巧资本(borchid capital)是泡泡玛特早期投资人,蜂巧资本是专注于中早期新消费和消费科技创新的精品风险投资机构,2019年8月,蜂巧资本完成4.1亿元首期基金募集。在创立蜂巧资本之前,屠铮已有十多年投资经历,曾担任启赋资本合伙人。屠铮几乎参与了泡泡玛特在pre-ipo前的每轮融资(包括五轮增资),其中四轮直接投资,三轮关键时刻引入所有紧密合作投资人。蜂巧资本曾投资了蕉下、蒂螺美瞳、泛源科技、内外、moodytiger、端木良锦、讯盟科技、sparkx、华美浩联、元鼎智能、oladance等企业。
企查查app显示,屠铮自2019年5月起担任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一职,目前屠铮还担任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职务。
近年来,泡泡玛特的国际业务快速发展。今年一季度,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收益同比增长475%-480%。其中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达到895%-900%,欧洲市场增长600%-605%,亚太地区增长345%-350%。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从市场影响来看,股东减持本身是中性事件,但其信号意义可能被市场放大。蜂巧资本作为早期股东,在泡泡玛特上市后已获得超8倍浮盈,此时退出更多是基于资金周期需求,而非对公司基本面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