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潜力有多大?比较一下中美三大产业规模就明白了。

2021年开始,美国gdp突然把中国甩开,2023年,中国gdp总量仅仅为美国的60%左右,两年时间,美国gdp总量把中国拉开了将近20%。

这让看衰中国的人无比兴奋,但事实上,从创造价值的第一,第二产业来看,事情却是相反的结果。

我们不仅可以从真实数据中窥探中美经济的真实差距,而且还可以分析出未来中国经济真正的成长空间。

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普遍发达,对gdp的贡献远远超过第二和第一产业,这既与它们科技话语权有关,也与它们数百年来一直引领工业革命潮流以及殖民时代累积的财富有关,而财富集中后就会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霸权推动资本成为控制第一与第二产业的顶端生态链,从而把第二产业分化为工厂,品牌,市场和投资,制造工厂沦为殖民对象,品牌,市场和投资则通过话语权获得商品绝大部分利润。

中国的崛起,其全产业链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不仅仅是世界工厂,而且还要通过全产业链获取世界产业话语权。

所以,美西方的恐惧正源于此。它们害怕失去话语权之后就会失去牟取暴利的最大工具。

如今,中国的最大短板就是科研投入在gdp中的比例依然偏低。第一产业产出已经是美国的6倍,制造业gdp是美国的2倍,但是第三产业却只有美国的1/2。

中国的gdp构成比例似乎远比美国的更具合理性,即创造财富的第一第二产业几乎与财富再分配的第三产业总量相等。

即中国的第一第二产业创造的财富仅仅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一次分配,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更具创造的空间。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中国开始大量增加科研投入,大规模对社会财富再分配进行创新,同时通过科技与全产业链优势挤压美西方的话语权空间,那么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韧性空间将会被打开。

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可用政策工具远远比美国更多,发展潜力一旦被释放,也许会超出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观点,仅供参考。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不实,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