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来安排市区财政资金超五十六亿元

本报天津6月15日讯(记者周琳)走进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交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黑灯工厂”,机器人24小时“在岗”,全自动生产线不开灯仍能高效运转,自动履带将一块块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电路板源源不断地送出。

近年来,天津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2018年以来,天津市、区两级财政安排资金56.25亿元,累计支持8批近3000个项目。天津市工信局副局长陈良文介绍,目前,天津市已建成30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其中11家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在国网天津电力公司供应链服务智慧园区里,得益于自动化设备、5G通讯定位、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科技,60万吨货物有序地在智能电力物流管理平台上运输,实现了“采检储运”一体化运转。

国网天津物资公司高级专家东纯海介绍,该园区仓库配备穿梭车、自动引导运输车、智能装卸和封样机器人等高科技装置,能按照最优路径,让电力物资实现快速出入库,实现24小时无人作业。目前,园区的主网物资供货效率同比提升了21%,配网物资供货效率同比提升了87%。

为推动智能制造和智能科技产业发展,6月20日至23日,天津市将举办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设立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十大主题,40余个知名大模型将亮相,涵盖了智能产业前沿热点领域。天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展会期间,全球权威机构、高端智库、知名企业将围绕共享智能产业发展机遇、激活全球智能产业增长动能等发布90余项研究报告和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