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搭桥热情推介!青岛诚邀央国企积极投身城市更新建设

4月8日,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央国企-区市对接洽谈会在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为央国企和青岛各区市牵线搭桥,促进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合作意向,为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专业化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合作机会,积极投身城市更新建设,全面融入青岛高质量发展大局,为青岛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洽谈会上,中国金茂中建八局等12家央国企、省级国企、民营企业代表进行推介,介绍了企业优势、在城市更新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对青岛市的意见建议、拟合作的领域、区域以及有参与意向的项目等。

青岛西海岸新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区莱西市进行推介,介绍了本区市开展城市更新的重点片区、拟招商项目及相应政策。

在洽谈环节,参会企业与10区市和有关专项指挥部进行了一对一洽谈,共洽谈约80余组次。通过开展洽谈推介,各企业与区市建立了合作联系,深化了合作意向,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建设领域项目市场化运作,鼓励和引导头部企业、大型央国企等市场主体参与低效片区开发、城中村改造等开发建设,推动在城市更新建设领域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导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对于青岛的城市更新建设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尤为重要。自实施三年攻坚行动以来,低效片区等城市更新领域,共吸引落地产业项目262个,总投资3500亿元。以京东方为代表的芯屏产业园、以歌尔为代表的虚拟现实产业园以及物元、中电科和海尔卡奥斯等大项目加快导入,城市呈现出新的活力与投资吸引力。

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积极加强与央国企的合作,充分运用央国企丰富的业绩、经验和资源实力,通过吸引央国企参与重点园区建设提升、低效片区升级改造、老旧街区改造、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合作,一批承载的新质生产力重点项目陆续实施,不断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推动城市更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老四方低效片区是青岛历史上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片区内的青岛四方机厂兴建于1900年,留下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先行脚步也书写了激昂热血的红色篇章。随着市区工业生产逐步搬迁,四方机厂改造提升、推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加快。该项目通过央企中车科技园有限公司的自主改造,拓展了以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为主的产业空间,增加了学校、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重点低效片区和园区的升级改造,为产业升级提供空间载体,充分激发城市再生活力。

十梅庵片区老旧街区改造,包含十梅庵东南渠2个旧村改造,该项目通过引进央企中国能建集团,探索实施多级联动、全产业导入、共同经营的大片区更新方案,将十梅庵片区6.45平方公里打造成集生态魅力与创新智慧于一体的“青岛生态创享新城”。

保利集团市北区合作,参与了河西片区旧村改造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变城市原有的面貌,项目整体紧邻长沙路地铁口,建设的集中办公、配套地铁商业等,将把片区打造成一个标志性的地铁综合体,对片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

中建国际依托在产业园建设和运营方面的优势,已在西海岸新区、城阳区等区市低效片区投资合作了光电产业园、中电科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生命健康产业园青岛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通过央企和区市资源的整合,导入产业项目。

中建集团中国铁建、中国建工、金茂集团、中国能建、保利集团、中冶建工中国中车国家电投中国钢研中科曙光山东高速山东海运等央国企及子公司均已参与了老旧街区改造、地铁建设和TOD开发、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产业项目运营等城市更新领域的投资建设。

“对标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城市更新和建设需要更多的企业和资本参与合作。”青岛市委副秘书长、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执行主任姜德志表示,央国企具有丰富的业绩、经验和资源实力,区市作为城市更新建设的主战场,双方的对接合作对于青岛的城市更新建设形成可持续的推动模式尤为重要。

他透露,下一步,青岛将继续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搭建更多高效沟通平台,广泛开展招商与推介活动,吸引更多央企、国企及头部企业参与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建设行动,促进双方更好的了解彼此的合作意向,为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专业化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