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通过与身边的朋友及同事闲聊,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资产状况,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薪水,另外少部分来自于兼职所获得的收入,他们面对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买房、买车、育儿、抚养老人、教育及未来养老储备。大多是年轻的刚刚成家立业的一代。
“刚结婚,家庭年收入15万元,无房无贷款,有18万元积蓄,想买房。”
“结婚数年暂未有小孩,家庭年收入20万元,有房无贷款,有20万元积蓄,想买车。”
“新婚,有房,有少量存款,计划要宝宝,短期内入不敷出。”
“小夫妻,都是公务员,工作非常稳定,积蓄不多,已有一个宝宝,今年计划要第二个宝宝,另外还想为父母购置新房。”
闲聊中得知,大多是这样的资产状况和理财需求。
他们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工薪阶层,他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并整日忙碌于自己的工作,辛辛苦苦,风风雨雨。
他们大多有或即将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孩子,有较为体面的收入,他们虽然算不上很富有,但完全可以归为幸福的人们。尤其是与他们的上一辈相比,取得的成绩已经足够称得上自豪。
他们担心手中的资产随着时间而缩水,他们希望手中不多的资产能够保值、升值,他们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他们希望自己的房子随着屋价的上涨而大幅升值,即使房子升值由于只有一套需要自住的房子,无法享受升值带来的幸福感,而由于房子的升值,也无力换一套大点的房子而变得沮丧。
但是,显然,他们有的共同点是,对于未来的焦虑。
他们可能也炒股,但是往往不成功,记得有朋友说“刚入金融市场的时候本金很少,每月放弃了奶茶、衣服和化妆品这类消费活动,每月硬挤出来的数百元加在一起二万元,连买的是啥都不知道,单纯看名字有了好感,就敢随便把所有的现金一次全买了”,其结果不言而知,对此也倍感可惜。
他们可能也有过实业投资,就有些同事说“将自己的钱交由现实中的朋友合伙一起创业,结果朋友创业失败了颗粒无收,意味着所投入的钱一分也收不回来。另一些极少部分幸运儿,投入的项目数年后获得了成功,初期投入10万的本金一起合伙创业,数年后仍然是10万的总收益!”
为什么?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懂创业知识就投入一笔钱就能实现资产增值,只不过是心里面的美好愿望罢了,愿望终归是愿望!
他需要一份家庭资产基于未来的“保险计划”,却对未来能否获得保障感到迷茫。
他们看似城市里的中产者,夫妻双方都有一份大多人羡慕的好工作,但其实财产并不多,而未来的支出和需求却很多。他们对财富有更大的需求,却没有好的方法抵消支出,达到盈余,从而抵挡未来的不确定性。
是的,即便是号称专业的“理财大师?,恐怕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到他们,如果有的话“理财大师”的头衔就变成富豪才对,所以大师们给出的方案,不过是如何尽快地实现某个短期目标而已,长期来看仍然是需要面对不确性,这样的理财方案对有长期理财需求的,显然是于事无补。
事实上主动请教理财的人们,都是没有“发财”的人。
数年来,在我的人生经历中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家财亿万的人,需要请教大师们如何理财。
总之,他们觉得自己需要理财。在顾问们一通“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宣传变得更焦虑了,在不具备理财的相关知识,贸然听从顾问的建议去理财,必然是“你若理财,财必离去”。
理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仍须回归到最基本的常识,开源节流,开源投资需要先积累知识,量力而行,节流是不追求超出自身财力的奢侈品之类的消费。过日子要勤俭持家,细水长流,不能铺张浪费。
时代发展到今天,对于理财是一个非常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事情,更需要借助专业而可靠的知识才能规避不可预知的风险,多年前有个下属在吃饭时谈起“计划将全部积蓄交由顾问打理,并询问我的意见,在此简短归纳对该下属的回复此事有风险,需要其本人仔细权衡”。
结果其投资失败跑来办公室冲本人咆哮“你为什么当初不多劝我,不拉住我,现在家人都不待见,夫妻也正在办离婚云云”,对此我只能积极倾听并极力安抚其崩溃的情绪,除此之外还能为其做些什么呢?该投资者就是在不具备相关知识下盲目性地去理财,赚了是自己英明果断,亏了就怨天尤人,无论旁人如何劝都无济于事,正如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
理性及合理的理财,其实是着眼于未来而对生活的一种精打细算,一种科学化的安排,在合适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财务状态做合适的财务支出,以便为未来留下尽量多一点资产作为幸福保障。
理财,就是忧心于未来的人对明天所做的必要准备。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作者:华晖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