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 | 汽车热管理技术篇:特斯拉解决方案的迭代启示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文|何俊艺 程似骐 陈怀山 杨耀先

新能源车热管理功能架构及趋势

热管理下游应用终端广泛,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涵盖空调冷媒、电池水冷及电驱动液冷等多个回路,功能要求及架构较燃油乘用车更加严格复杂,并且在锂电池储能等新领域具备较强技术同源性。目前主流主机厂已完成热管理基本功能实现,但技术仍在不断创新和迭代;2020年特斯拉Model Y开辟了热管理解决方案新标杆,热泵空调、八通阀集成控制及智能算法标定等技术引领应用,结构优化、降本增效及节能环保是热管理技术升级的目标。

特斯拉Model S/X看热管理1.0技术架构

空调、电池和电机三大回路相互并联并独立工作,冷却液不会出现跨回路流动。空调冷媒回路实现制冷功能,包含电动压缩机、蒸发冷凝器、膨胀阀、电子风扇等部件;乘客舱制热通过PTC来实现(能耗高);电池水冷回路由电子水泵(驱动)、铝制水冷板及冷却器(换热)和电子膨胀阀(控制)等部件组成;电驱动冷却回路分为电机水冷(逐渐切换为油冷)和减速器油冷。Model S/X新增四通阀实现电机和电池回路的串并联(电机余热回收利用)。

特斯拉Model 3/Y看热管理2.0技术架构

Model Y基于R1234yf冷媒的热泵空调实现热管理回路余热回收,同时辅以低压PTC并采用冷媒再循环技术,提升了低温环境下回路的制热效率,进而提升整车续航。此外,大型集成式八通阀将热泵空调系统、电驱动和电池热管理回路动态地结合在一起;较Model 3 五通阀(super bottle)集成组件更为高效。此外,电机堵转技术、智能热管理算法和标定技术也是重要看点。

价值链:迭代升级趋势下,热泵及八通阀集成组件附加值提升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只有发动机和座舱两个回路,单车价值量约2000-3000元,新能源车系统复杂度提高,单车价值一般在6000元以上。当前热泵空调国渗透率约20%-30%,与非热泵热管理系统相比,Model Y新增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等部件,预计普通热泵空调单车价值量增加约1000元,二氧化碳热泵空调增加2500元以上,八通阀集成的R1234yf热泵增加1500-2000元,其中八通阀集成组件单车价值量约2500元。

投资建议:热管理龙头竞争优势显著,新进入者加速布局

新能源车热管理行业进入2.0时代,提效、降本及响应是核心驱动力。当前供应链扁平化分工较为清晰,主机厂主导系统设计及软件控制,Tier1的核心竞争要素在于底层零部件的自研自制能力。三花智控依托特斯拉热泵空调及集成控制等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迭代及产品升级(热管理龙头),产品组合、技术创新及客户资源等塑造出公司突出竞争优势。此外,2021年行业空间快速扩充,主机厂上量后具备开发B点供应商需求,拓普、盾安等行业新进入者正加大布局。看好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关注盾安环境银轮股份、克来机电、标榜股份等相关标的。

下游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车热管理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成本承压。

分析师介绍

近年来,随着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消费观念持续转变,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旅游行业取得较快发展。根据文化旅游部统计,国内旅游旅游总收入从2010年的1.57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6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远超同期GDP增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旅游需求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市场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人次,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消费高质量发展。

何俊艺:汽车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车辆工程硕士,师从上海交通大学校长,5年汽车行业证券研究经验。2021年获汽车行业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四、水晶球第四、新浪财经金麒麟新锐分析师第二、Wind金牌分析师第五;2020年获汽车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四、水晶球第四;2019年获汽车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四,深度覆盖汽车整车、零部件环节。

程似骐: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车辆工程硕士。2021年新财富第四,2020年新浪财经新锐分析师第一名,2020年金牛最佳汽车行业分析师团队第五名,2017年新财富第二团队核心成员。深度覆盖新能源整车,智能化零部件,把握智能化电动化浪潮。

陈怀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硕士。曾任职于长江证券研究所,四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7、2019年新财富第一团队成员。2021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对新能源车、零部件及整车等均有研究。

杨耀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士、硕士。曾就职于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两年汽车研发经历。此后加入券商研究所,两年汽车行业研究经历。2021年加入中信建投,对整车、零部件、新能源车、智能化均有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汽车零部件:热管理技术篇:特斯拉解决方案的迭代启示》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8月2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何俊艺 SAC 执证编号:S1440521010002

程似骐 SAC 执证编号:S1440520070001

SFC 中央编号:BQR089

陈怀山 SAC 执证编号:S1440521110006

杨耀先 SAC 执证编号:S1440521070001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