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浮动对生物质发电的影响


未来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将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在电力供需偏紧背景下,电价有望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是交易电价上下浮动20%,电力资源将更好地回归商品属性,电价上涨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因煤炭价格上涨导致电厂长期亏损的困境。


也就是说电价上下浮动20%,主要是电源侧受益,发电厂对电价的涨幅有一定的话语权,这将进一步推动资本投资电力项目的积极性。


煤电、风电和光伏影响不大


长期来看,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去煤减碳依然是大方向,因此煤炭投资规模依然将会受到限制。单体项目投资机组都在百万级以上,主体以央企为主。


煤炭的成本占煤电项目运维成本近70%,已经完全商品化,而且作为金融市场的期货一定会被炒作,因此资本想在煤电博弈中获益很难。


对于资本来说,新能源将是投资的重点区域。而风电和光伏都属于低密度资源,发电量如果要想上去必须大规模的开发,因此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非常大。


而且风电和光伏发电效率低下,发出的电也不稳定无法实现大规模并网,如果配以储能和调峰电站度电成本将达到2块以上,回收周期至少在8年。


因此对于资本来说,长期持有风电和光伏靠发电挣钱还是不划算。风电和光伏依然是装备为王,电厂建成后由央企接盘才是最佳选择。


生物质电厂经济分析


相对于煤电、光伏和风电,生物质发电不但投资空间大,而且电价上浮对冲燃料成本,电厂的经济性远远超过了风电和光伏。


与煤电一样,燃料是生物质电厂运维最大的成本,几乎占到了全年营收的60%。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纯发电的生物质电厂仅能维持收支平衡。


假设一个纯发电的生物质电厂,装机规模在130T+3.5W发电机组;一年发2.7亿度电,标杆电价按0.35计算;耗费各类秸秆27万吨,秸秆价格按均价300元计算。


1、标杆电价基础收益(不含电价补贴):2.7亿*0.35-27万*300-1200万(各类成本)=9450万-9300万=150万。如果没有补贴,电厂一年等于白玩。


2、电价上浮20%收益:2.7亿*(0.35+20%)+150万=2040万。由此可见,电价上涨对生物质发电收益的增加是非常大的。


3、如果计算上补贴+供热,生物质电厂回收周期在5年,但是电价上浮20%后,回收周期将缩短至3年,这对于资本来说绝对是性价比非常高的投资。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