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APP-新福建 9月18日讯(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李季 朱崇飞)18日,记者从莆田市工信局获悉,此次疫情对当地鞋业企业造成一定影响。目前封控区的鞋业企业减产、停产面较广,而其他区域鞋业企业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生产较为稳定,但原材料供应、订单交货、物流运输等方面受到影响。
鞋业是莆田市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成为全市首个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00多家。近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莆田鞋”集体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鞋业转型升级。今年1至7月,全市鞋业规模产值比增16.6%。
当前,政府和企业正携手努力,多措并举,确保鞋业企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稳工稳产工作。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莆田鞋业企业注重抓好疫情防控,在政府的指导督促下,加强员工管理、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倡导健康生活等工作,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筑牢防疫屏障。
各级工信部门和园区管委会全线动员,发挥行业协会、行业微信群、政企直通车、“白名单”企业挂钩干部等机制作用,强化企业线上线下联络,摸排问题情况,研究解决对策。
在生产物资物流方面,部门联动,通过办理生产物资运输通行证、在重点高速路口设置核酸快速检测点等措施,打通堵点,降低疫情对物流车辆影响。
在订单货物交期方面,政府背书,为可能受疫情影响无法如期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企业办理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减少企业损失。
在融资帮扶方面,有关部门引导和帮助暂时流动性困难的企业申请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主动减免受疫情影响客户金融服务费用,进一步减轻企业经营压力。
此外,省财政厅、省工信厅下达工业企业救灾资金1100万元,市级也配套专项资金,统筹支持企业稳工稳产、复工复产。
来源:福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