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之前的各种征兆

今日核心观点-股市大跌之前的各种征兆


我一直都有一个观念,当天气预报告诉你马上要下大雨了,你不妨先去躲躲雨,等雨停了你再赶路,就算天气预报不准啊,没有去下大雨,但是对你来说也没有任何损失。很多人认为用量化的方式去预测大盘是扯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东西可能是大家的一个经验主义,或者说是大家自己无法办到,就认为所有的人都无法办到的一件事情。虽然预测当然这个事情是比较复杂的。而且也无法做到100%准确,但是基本上能够做到大概率的吧。就像古代的人与这天气一样,他会去总结各种各样的规律。

我们来列举几条,大家看看是否深有同感。

一)蚂蚁搬家

蚂蚁因为是最接近地面的动物,所以具有感觉下雨的能力。一般蚂蚁能够通过空气中湿度的改变来知道最近是否有雨。然后把窝从低处搬到高处来。

二)蚯蚓上路

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如果蚯蚓都能出来活动了,说明空气已经潮湿到一定程度,风雨在24小时内肯定会降临。

三)蛤蟆出洞

蛤蟆怕干。因为它们的皮肤很脆。因此在正常状况下,我们只会看到蛤蟆夜晚活动呱呱叫,假如快下雨了,蛤蟆感觉到空气潮湿,就会出现活动。老话说“蛤蟆出动,一定下雨”就是这个意思。

四)蜻蜓低飞

因为有下雨的前的空气潮湿,水份增大,蜻蜓那薄薄的双翅由于空气中水份的影响,使得它飞不高了;这个时候的小飞虫也是在低空处飞,蜻蜓觅食同样也会聚焦起来的。

这些大家如果有农村生活经历的话,或多或少都会有感触。有经验的老农夫看到这些异象,特别是几个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准确判断马上就要下大雨。

其实股市也是如此,每次大调整前,也一定有一些征兆。只不过这些征兆淹没在海量的大数据里,一般普通投资者没有那个时间和能力去挖掘这些浩如烟海的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一些老股民,凭借多年的实盘经验,会总结一些规律,这个就比较考验经验和天赋了。大数据挖掘最大的用途就在这里,它能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极大的缩短成长所需要的经验积累过程。


明日操盘计划】



02



重磅推出-每日更新最具实战价值的2张表

首先我说明下,对于大数据来说,其实有2个流派:一个是数据挖掘,一个是数据呈现。数据挖掘就是通过海量数据分析,找出它隐藏的规律和特性,来指导未来的操作。另外一个流派叫做数据呈现,就是他不对原始数据进行任何加工整理,只是通过一些可视化、花里胡哨的给你呈现出来,让你眼前一亮,哇塞,好漂亮,其实上这些数据都是各大网站上轻而易举就能取得的。只是换了个呈现方式而已。

我要做的就是第一种,实战派。我比较推崇的一种炒股方式,就是叫做极简炒股,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把最有效,最贴近实战的数据呈现出来。不要给你一堆乱七八糟的,看似丰富多彩,实则花里胡哨的数据,看着很热闹,实际在选股和选主流板块上一点用都没有。

好了,回到正题:我每天要提供的最具实战价值的2张表是怎么样的呢,不多说,直接上图。

第一张,就是概念板块RPS分值图,根据网友的反馈意见,我特意增加了RPS50的栏目,现在一共4个周期,分别是5,10,20和50.

先说说目前市面上的板块RPS研究的痛点是什么?

我是学我是学计算机的,拿数据分析,我试着从我专业的角度进行一个分析,大家可以看到股票有4000多个,但是这个板块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之前的那些板块都是在架构于通信达这个软件上进行的一个二次开发,你不管这样怎么编公式,他所用的底层数据也依然是通信达自带的那些板块数据,一共好像也就两两三百个吧。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这个图,就知道问题所在了。你看,按概念分的,比如芯片,多晶硅,有按资金类型分的,比如外资背景,有按市盈率分的,比如低市盈率,又按省份地域分的,比如陕西板块,又按增减持分的。所以这种分类方式五花八门,强行把这些混乱的分类放在一起研究,得出的结论可想而知.另外还有一点,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因为你的样本量不够,一共才200-300个这样统计出来的效果并不会太好。。所以说咱们这份底层数据就是有非常大的问题,你再从既然基础数据就很不靠谱,然后你用再高级的方法去二次加工或者说再挖掘,那都是徒劳无功的,你就是要在沙漠上搭房子,你下面的基础是不稳当的。

所以综上所述,目前来说目前的这个 rps板块研究有两个痛点:

1)样本量太小,如果按照总共200-300个样本量太小

2)各个板块,各种分类方式混杂在在一起分类,没有统一。这种基础数据加工出来的东西,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咱们的个股呢,为什么它会很好呢?因为个股都是统一标准,它都是实实在在在我们市场上交易的4000多个股票,它的标准非常统一

接下来为什么说我的研究取得了一个重大突破呢?首先我把这个分类方式进行了一个按照统一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分类,打破了原有的根据不同的行业概念,地域,什么中报这些混杂在一起的分类方式,我统一按照更加贴近于实战的概念的分类方式来进行,从这一点上做到了板块划分的一次性。第二就是样本量的问题,刚才也说了,按照目前通信达的分类,就算你把各种各样的板块,各种各样的分类方式加在一起,它的样本量也就是两三百个,但是经过我大数据挖掘后,我按照他的这个更加贴近实战的这种概念分类,目前来说,现在的这个板块的样本量已经达到了952。这是我的板块分类,贴近实战。

下面我们来上截图:一共是952个最接近实战的概念板块,不存在和地域等乱七八糟的分类方式混在一起的情况。根据网友的反馈意见,我特意增加了RPS50的栏目,现在一共4个周期,分别是5,10,20和50.


说完了板块RPS,我们现在来说说另外一张实战表:

表格中各列的实战意义



通过上一节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第二阶段股票,而且我们要买也只能买第二阶段股票。但是问题来了,我筛选了6月12日,一共有500多个股票处于第二阶段,那具体哪几只值得买呢,如何优中选优呢?这是我们这节需要回答的问题。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表格设计里,除了代码、名称和概念外,一共有11个列。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这11个列都是啥?

1、首先是ROE,有一定炒股经验的朋友,应该都听过这个指标。ROE全称叫做净资产收益率。:曾经有人问巴菲特,如果只能选择一种指标去投资,会用什么?巴菲特当时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净资产收益率ROE。可见这个指标的重要性。

2、后面有三列,分别对应的是最近三个财报季的净利润率。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一代宗师马克曾经在书中说过。读过《股票魔法师》一书的股友都知道书中阐述有一个模式:全速前进:代码33。是指如果公司销量增速在加快,利润率也在同步增加。两者共同作用会点燃净利润,推动股价出现爆发式增长。两者共同作用的效果远比单一效果要好。净利润全速增长的最好情况就是销售加速增长,利润率同步提高。

3、后面有两列是RPS值,分别是250日和120日的。这这个RPS指标非常重要,简单讲就是股票的相对强度。这个指标在好几本经典书籍均有提到,大家可以去翻开下。将这个指标发扬光大的,是陶博士,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宗师。其实我所做的量化工作,说简单点就是把几位宗师的理论,用大数据的方式把它量化出来,研究的对象就是我们日思夜想的大A股。

4、后面一列是距一年最高价的距离。这个非常好理解,字面意思,也很有参考价值。

5、后面是五年年线中有4年为正。这个依据的是好学生理论,对于我们A股有很强的实战价值。如果最近几年都表现得非常健康,就是好学生,那下一年继续考高分的概率比垃圾学生会高很多。

6、后面是净利润断层。这个我详细讲解下,什么是利润断层。净利润断层就是当天因为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正式报告,企业发表的公告业绩大增,股价被人抢筹导致的跳空缺口。每年有一季报、中报、三季报、年报四个业绩定期报告,每个业绩报告期有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定期报告等节点,不同的节点均有超预期个股出现较为明显的挣钱机会,因此,净利润断层是贯穿全年的行情,是每年均确定有的行情,且净利润断层所需关注的股票较少,属于耗时不多,收益颇丰的一种操作模式。同样这种模式也来自《股市魔法师》书中。

6、后面是知名基金持有并加仓的情况。基金公司有很强的投研能力,很多高学府的精英人才。他们对个股的选择上有严苛的标准,最大限度的规避各种风险。他们强大的投研能力是我们散户朋友望尘莫及的,高毅、高瓴资本等明星基金经过多年市场考验,他们的持股动向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7、后面是外资增仓的股票情况。这个数据是每天更新的。北向资金,又被称为聪明钱,他们的一举一动,值得研究。他们的持股理念是长期持有,对于看好的股票进行持续推升。历史上我们A股的几个大牛股,持续被北向资金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