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越南对中国热轧卷钢产品突然加征27.83%反倾销税,消息一出,越南本地多家主要钢铁企业股价应声下挫,河内证券交易所钢铁板块一天内成交量创下年内新高。全球钢铁市场瞬间紧张。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东南亚钢铁年进出口总额高达900亿美元,越南和中国之间的钢铁贸易额在2024年全年已突破100亿美元,越南对中国的钢铁依赖度居高不下。此番关税调整,直接影响的不只是两国企业,还牵动着整个亚太制造业供应链。
规则重塑与利益权衡
今年6月,越南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进入最后关头。美国方面强势提出关税重置方案,要求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低于先前威胁的46%。但美国提出的条件远不止于此:美方要求越南同意对所有“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核心指向中国制造)加征40%关税,并要求越南对美国产品零关税开放市场。越南最终全部接受,协议签署后不到24小时,越南贸易部就宣布对中国热轧卷钢加征27.83%反倾销税,并将生效日期设定为公告前一天。
越南贸工部在公开声明中表示,本次反倾销调查历时近一年,涵盖了中国多家钢铁巨头。声明称,调查发现部分中国钢铁以低于成本价格出口至越南,对本地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然而,越南本地钢铁协会对此表态冷淡,有企业代表在行业论坛上坦言,越南钢铁产能虽提升,但高端热轧卷钢依旧严重依赖中国进口,短期内无法替代。越南政府的加税决定让本地用钢企业措手不及,业内普遍担忧成本压力将迅速传导至终端制造、建筑、机械等多个下游行业。
美国的态度极为鲜明。特朗普政府在完成与越南的协议后,旋即致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14国,要求其8月1日前与美方重新签署贸易协议,否则将面临至少25%高关税。此举被业界普遍解读为美国借“越南样板”向亚洲主要出口国施压,借关税工具重塑全球供应链布局。
越南钢铁产业链的现实困境
越南近年来大力推进本土钢铁工业升级,2024年全国粗钢产能达到约3000万吨,热轧卷钢主要依赖进口。根据越南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度热轧钢材进口总量约1240万吨,其中来自中国的比例高达六成。越南国内钢厂主要生产中低端钢材,高端产品、关键原材料仍需依赖外部输入。
受累于本地矿石品位不高、废钢回收能力薄弱,越南钢铁产业链始终面临原料和成本“双重瓶颈”。据亚洲开发银行6月发布的区域产业链报告,越南钢铁行业的原材料进口总成本较2019年上涨31%,其中焦煤、铁矿石等关键资源严重依赖澳大利亚、印尼等国,运输周期长、价格波动大。
面对中国钢铁被加征27.83%税率,越南多家钢铁企业被迫转向印度、日本、韩国等地采购,但这些国家钢铁价格普遍高于中国。业内人士指出,印度钢铁价格目前比中国高出12%,日韩钢厂的热轧产品在质量和交付周期上虽有保障,但远不能满足越南市场庞大的需求缺口。越南本地制造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内原材料采购成本将上涨8%-15%,对下游建筑、汽车、家电等行业产生连锁反应。
供应链一体化
越南制造业崛起,与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密不可分。全球制造巨头纷纷在越南设立工厂,但核心原材料、关键部件、技术装备大量依赖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6月的全球供应链报告显示,越南进口原材料中,中国占比高达38%。特别是在高端钢铁、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等领域,越南难以摆脱中国的技术和产能“牵引”。
越南贸工部在6月初的行业座谈会上坦言,反倾销税短期内或能保护本地部分企业,但长期看,若中国供货减少或转向其他市场,越南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将受损。2025年5-6月,越南本地多家用钢大户已出现采购困难,部分项目被迫延后开工。胡志明市某房地产开发商负责人表示,钢材成本暴涨让项目预算超支,贷款审批被拖延,市场信心明显受挫。
“转口贸易”也遭遇重击。此前众多中企通过在越南设厂,将产品以“越南制造”出口到美国和欧洲,以规避关税。新协议下,这一渠道被直接封堵。6月以来,越南海关加强了对“原产地证书”申报的查验,数十家中资企业申诉遭遇严格监管。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济处已多次与越方沟通,要求保障中企在越投资和贸易的合法权益。
区域市场联动与国际反应
越南加税消息发布后,东南亚主要经济体市场迅速做出反应。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钢铁行业协会纷纷发表声明,担忧区域产业链受波及。韩国钢铁出口协会6月29日召开紧急会议,评估越南市场新政策对韩企的影响。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预测,亚太钢铁流通格局将在下半年出现明显调整,日韩钢铁企业或借机拓展对越出口,但价格优势难以持续。
美国的策略更为清晰。2025年6月,特朗普政府在亚太贸易政策上频频出招,除越南外,其他主要出口国均感受到关税压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多位官员公开表示,美国“关税牌”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本国出口企业面临巨大风险。美国国内部分产业也担忧,过度依赖贸易壁垒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通胀压力加大。
中国方面,商务部多次强调将密切关注越南等邻国贸易政策动向,坚决反对任何损害中国企业利益的行为。6月末,中国对越南的多项经济合作项目进入“观望”阶段,包括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计划被推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呼吁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产业链重组
越南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短期内为美国所乐见,但从长远看,越南自身产业升级与区域产业合作都将受到制约。2025年6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东南亚增长前景报告》指出,越南经济高度外向型,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近25%,其中逾70%依赖国际供应链。对中国加税将扰乱越南本土企业的原材料布局,增加产业升级难度。
与此同时,越南政府正加快推进本地钢铁创新和绿色转型。越南计划到2028年将国内高端钢材自给率提升至60%,但业内普遍认为,短时间内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极大。越南国家工业创新中心主任在6月的产业论坛上坦言,政策推动和市场现实之间仍有巨大差距,政府需在环保、技术引进、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投入,弥补短板。
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应对。部分钢铁出口企业已加快布局东南亚以外市场,转向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经济体。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球绿色转型加速,中国钢铁行业正加大高端产品和低碳制造布局,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资料:美国和越南达成的贸易协议将影响一些经过越南的中国商品?外交部回应
2025-07-03 16:15·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