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
天水市特色优势产业招商推介会
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
秦州区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4项
总投资76.52亿元
从交通要道到战略枢纽
秦州自古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咽喉要道
承载着商贸往来与文化交融的重任
现代坐标下
它地处兰西、关中、成渝
三大城市群的辐射重叠区
从单一的东西向通道
升级为西部大开发
区域战略的“多向枢纽”
连霍高速、平绵高速、十天高速
天陇铁路等共同构筑的交通框架
为承接产业转移和要素高效流动
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更重要的是
秦州借力智慧公铁物流园
5G智慧物流园等项目
从“交通过道”向“物流枢纽”升级
(天水5G+智慧物流园项目)
位于秦州区太京镇的5G智慧物流园
日均处理快递量超15万件
分拣效率提升40%
作为区域枢纽辐射整个陇东南地区
这种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
显著降低了区域企业供应链成本
有效提升了市场反应速度
从制造核“芯”到文旅焕新
作为“三线”老工业基地
沉淀的技术底蕴和人才基础
是秦州最大的产业底气
华天电子的集成电路
封装测试产业规模
已稳居全球前十、国内前三
天光半导体则是甘肃省内
唯一具备
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
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
这两大“链主”企业
构成了秦州在集成电路
产业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正在推进的“集成电路
多芯片封装扩大规模项目”
计划年新增18亿只封测能力
直指计算机、汽车电子等
高增长市场
(华天电子)
(天光半导体)
此外,秦州依托其
年日照时数超2000小时
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禀赋
发展风光电产业
“十五五”期间规划开发
450兆瓦装机容量
可为邻近的全国一体化
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提供绿色算力保障
实现与“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协同
(中节能秦州50MW风电)
除工业制造外
秦州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
与自然生态禀赋的创造性转化
形成了“文旅康养”与“农旅融合”
两大产业增长极
被誉为“中华第一庙”的伏羲庙
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
与南郭寺、玉泉观等12处
国家A级旅游景区
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矩阵
数据显示
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3173万人次
实现旅游花费203亿元
随着“迎客天下·幸福秦州”
系列活动的举办
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
正在转化为可体验
可消费的现代场景
成为其持续“出圈”
吸引年轻游客的关键
农旅融合方面
秦州立足“花牛苹果”
“秦州大樱桃”等
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正在向“良种培育、智慧种植
精深加工到健康食品”的
全产业链模式转型
烟铺、苏湾等田园综合体
将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
农房变客房
在实现产业增值的同时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烟铺)
(苏湾民俗庄园)
从成本洼地到服务高地
如果说产业蓝图
是吸引投资者的“面子”
那么营商环境
就是留住投资者的“里子”
在“硬成本”上
秦州的吸引力
体现在工业用地价格
较周边省会城市低约30%~40%
水、电、气价格也具备优势
“拿地即开工”的“标准地”出让模式
为企业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和
制度性交易成本
而在“软环境”上
秦州区为全职引进的博士和
一流高校硕士分别提供15万元和
10万元的住屋补贴
配套解决人才子女入学
配偶安置、医疗等后顾之忧
体现了服务的温度和精度
同时,秦州区大力推行
政府与企业协同服务体系和
全流程帮办代办模式
通过大幅简化审批流程
实现了政府角色
从“管理者”向“服务员”的转变
精准定位、产业升级、资源活化
环境优化——秦州区
正汇聚强大动能
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来源:看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