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荞 邓柯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2025年浙川东西部纺织产业协作大会在宜宾召开。
5月28日,为促进浙川纺织产业加强交流合作,2025年浙川东西部纺织产业协作大会在宜宾召开。大会现场共签约23个项目,签约金额超100亿元。其中投资项目签约14个、政府签约1个、商协会签约5个、供应链上下游签约4个。
以协作筑链
推动东部与宜宾深度协作
会上,宜宾市主要负责人回顾了2017年以来,宜宾各项工作特别是东西部纺织产业协作取得的长足进展。宜宾正着力构建从“一根丝”到“一件衣”的完整产业生态,加快建设世界级生物基纺织产业基地。宜宾真诚地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与更多纺织产业的行业龙头并肩、科研机构同行,共筑创新链、共建产业链、共享价值链,为服务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2025年浙川东西部纺织产业协作大会在宜宾召开。
本次大会设置了产业协作对接洽谈会、嘉宾会见、企业交流发言、纺织产业投资推介、项目签约、考察调研等环节,进一步推动东部地区与宜宾纺织产业在产业链深度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成一批纺织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协作项目,提升纺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搭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交流平台,探讨纺织产业发展趋势与协作创新路径。
屏山县委书记、县长赵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已落地企业,我们政府围着企业转,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增效。坚持说到做到、服务发展,及时兑现相关政策和补助,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让各家企业在当地感受屏山的温度与速度!”
以共赢强链
宜宾打造千亿纺织产业集群
浙江作为我国纺织产业高地,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四川尤其是宜宾,凭借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正加速成为西部纺织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宜宾市认真落实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部署,依托浙江省东西部协作的机遇,出台《千亿纺织产业发展规划》,围绕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持续延伸纺织全产业链,着力建设世界级生物基纺织产业基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纺织产业集群,2024年轻工纺织实现产值205亿元。
“回望浙川协作经历,已从单向帮扶迈向互利共赢的新阶段。”四川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近年来,两省以产业协作为纽带,在纺织领域书写了“山海携手”的典范。
以智造延链
共同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会上,坚持创新引领、智能制造,共同攻克纺织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共识。要充分发挥浙江在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方面的优势,结合四川在特色工艺、民族文化方面的特色,共同建设纺织产业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公司利用deepseek等基础大模型,结合海量行业数据,构建纺织印染行业大模型,打造了首个纺织垂直领域内的ai解决方案。”会上,浙江迎丰科技介绍,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助力纺织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技术,可以为宜宾发展绿色印染相关产业提供借鉴和支撑。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涡流纺技术,实现“转移即升级”的跨越式发展。该公司董事长董坚强介绍了该公司在短短7年时间里,发展为全球最大的涡流纺纱线生产制造企业的历程。接下来,该公司将继续扎根宜宾,全力以赴地把企业培育好、经营好、发展好,在增添产能、就业等方面释放企业能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豪尔泰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武周介绍了该公司探索的“乡村工厂”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林武周表示,“我们公司还牵头组建了竹纤维服饰绿色循环产业链联盟,未来将实现全球首次以竹浆粕为原料,进行清洁纺丝,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新技术,打造从竹种研发到成衣的环保全闭环,为行业绿色发展贡献豪尔泰方案,我们将充分利用宜宾市得天独厚的竹资源,力争用5-10年把宜宾的竹都变成竹纤维服饰之都。”
丝丽雅集团作为宜宾纺织龙头,以生物基纤维技术引领行业升级。丝丽雅集团董事长胡波给与会嘉宾分享了宜宾纺织产业升级经验。针对行业发展的堵点、痛点、热点,急需突破莱赛尔浆粕原料、原纤化处理技术、差异化产品研发、人工智能+应用等难题,丝丽雅集团先后开展了以“莱赛尔”纤维为代表的绿色纤维等一系列技术改革。胡波表示,丝丽雅集团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功能,与东西部同行共筑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策源地,共建资源互补、要素共享的产业共同体,以一流的“朋友圈”构筑一流的产业生态圈,织就东西部纺织产业协作锦绣新篇。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产业链深度协作,坚持 “强链补链延链”,聚焦上下游关键环节,加强与浙江产业对接、协同创新,鼓励引导企业在纤维制造等领域深度合作,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体系。同时,引导企业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图片由宜宾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