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狂甩48座万达广场!500亿大交易背后藏着哪些惊人秘密

2025年05月26日15:32:06 财经 1447


王健林狂甩48座万达广场!500亿大交易背后藏着哪些惊人秘密 - 天天要闻

文/醉眼朦胧看世界


就在最近,商业地产圈被一则重磅消息彻底点燃:王健林旗下的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大手一挥,将48座万达广场的100%股权,一股脑儿卖给了由太盟投资集团牵头,联合腾讯、京东系资本以及阳光人寿等组成的超强财团,交易总额高达约500亿元!此等规模的交易,堪称中国商业地产史上最大规模的轻资产化运作,瞬间成为街头巷尾、网络内外热议的焦点。这一场“世纪大甩卖”背后,究竟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万达这艘商业巨轮,又将驶向何方?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债务大山压顶,万达紧急“瘦身”


要搞清楚万达为啥突然甩出这么多优质资产,得先看看万达这几年的处境。从2017年开始,万达海外扩张之路遇阻,流动性压力就像甩不掉的“紧箍咒”,一直紧紧缠着万达。到了2023年,万达商管没能按计划上市,这下触发了对赌协议,需要偿还大约300亿元的股权回购款,这无疑是给本就紧张的资金链“雪上加霜”。祸不单行,万达和苏宁融创等昔日合作伙伴之间还存在债务仲裁,涉及金额超过180亿元。


面对如此沉重的债务大山,万达只能开启资产处置的“瘦身”模式。从2023年到现在,万达已经陆陆续续出售了超过10座万达广场,回笼了大概百亿元资金。但这还远远不够,这次一下子卖掉48座万达广场,实在是形势所迫。这些广场可不是一般的资产,它们分布在北京、广州成都等39个城市的核心地段,随便拿出一个,都是能带动一方商业繁荣的“香饽饽”。万达忍痛割爱,背后的无奈可想而知。


轻资产转型,无奈之举还是长远布局?


其实,王健林早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轻资产”战略。简单来讲,就是把重资产卖掉,换成现金,同时保留运营权,输出品牌管理,这样就能降低负债率,转型成为“商业运营服务商”。这次出售48座万达广场,正是这一战略的延续。


从万达自身角度来看,短期内,这500亿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能极大缓解债务危机,让万达喘口气;长期而言,这是万达转型的关键一步。可轻资产模式也不是“万能药”。就拿珠海万达商管来说,2024年净利润只有97亿元,连资本支出都覆盖不了。而且,管理费收入依赖规模扩张,这就逼着万达不断承接新项目,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扩张 - 现金流压力”的恶性循环。


从行业角度来说,万达的转型影响深远。腾讯、京东这类互联网企业,看中的是线下商业场景的数字化改造潜力,它们早就想在线下消费场景分一杯羹;阳光人寿等险资,则是盯上了万达广场6%左右稳定的租金回报率,在如今低利率环境下,这可是优质的长期资产配置选择。这种资本偏好,正推动着商业地产从单纯的“产权持有”,向更注重运营的“资产管理”转变,万达的这次交易,无疑是给这一转变添了一把“大火”。


“熟人团”接盘,各怀心思


这次接盘的阵容堪称豪华,腾讯、京东、阳光人寿等,都是万达的“老熟人”。腾讯早在2018年就注资万达商业,一直想通过资本布局线下消费场景,这次收购,腾讯肯定想进一步整合其智慧零售生态,说不定以后在万达广场里,到处都能看到腾讯系的数字化服务。阳光人寿这几年一直在购入万达广场,对商业地产“稳定租金 + 抗周期”的属性十分青睐,这次也不例外,继续扩充自己的商业地产版图。太盟投资作为主导方,在万达债务重组中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继2024年牵头600亿元战投后,这次又协调多方资本入场,实力和野心都不容小觑。


这些“熟人”再度联手,各有各的算盘,但也都看到了万达广场的价值。不过,随着太盟投资等资本方持股比例上升,万达在决策上的话语权可能会被稀释;第三方项目占比提升,也可能会让“万达广场”品牌的标准化管理能力打折扣,这对万达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万达未来路在何方?


万达在商业地产领域摸爬滚打多年,有着深厚的运营经验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这是它的底气所在。但连续出售核心资产,也让不少人对万达的未来充满担忧。一方面,万达的资产规模在不断缩小,核心资产流失,如果运营能力再下滑,很可能会从曾经辉煌的“商业帝国”,沦为空壳运营商;另一方面,万达也在努力构建“管理费 + 品牌授权 + 资本运作”的新盈利三角,2025年推出的“万达云商管”系统,已经开始向中小商业体输出数字化解决方案,试图在新的赛道上找到增长点。


王健林在内部会议上重申“不做重资产、不做高杠杆、不做非核心”的三原则,可见万达转型的决心。万达的这一系列“瘦身”操作,不只是一家企业的兴衰,更是中国商业地产从规模竞赛转向效率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未来,万达能否在轻资产道路上成功转型,三四线城市项目的回报率能否支撑规模扩张,资本市场对万达的轻资产叙事又能保持多久的耐心,这些问题,都像一团迷雾,笼罩在万达的前方,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这场500亿的大交易,是万达的“断臂求生”,也是商业地产行业变革的缩影。我们作为旁观者,不妨持续关注,看万达如何在这场商业风暴中乘风破浪,续写传奇,亦或是面临新的挑战。

原载《铃子百花园》微信公众号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苹果,突发! - 天天要闻

苹果,突发!

美国最大养老基金——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其于今年一季度减持了510万股苹果公司的股票。年初至今,苹果公司股价在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下表现疲弱,年内跌幅近20%。
6个交易日涨超44%!新消费的风,终于吹到了黄酒 - 天天要闻

6个交易日涨超44%!新消费的风,终于吹到了黄酒

最近港股新消费龙头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等股价一骑绝尘之际,A股消费板块也出现了一匹黑马——会稽山。一个月时间,会稽山市值从50亿元,轻松越过100亿元大关,超越古越龙山成为“黄酒一哥”。5月28日,会稽山再度涨停,报25.
股息率高达8%!存款买理财不如买银行股? - 天天要闻

股息率高达8%!存款买理财不如买银行股?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股息率“逆势而上”。据wind数据,截至5月28日最新收盘,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5家银行的股息率已自2023年至今连续上升。例如,南京银行2023年、2024年和最新收盘的股息率分别为4.92%、5.11%、7.
深夜,暴涨超200%! - 天天要闻

深夜,暴涨超200%!

暴涨、熔断!5月28日,美国三大股票指数集体小幅高开,随后窄幅震荡,截至发稿,道指微涨0.05%,标普500指数涨0.01%,纳指跌0.03%。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贸易战引发的紧张情绪转向美国最新的税改法案。此外,科技股龙头英伟达将于周三(5
债券型ETF,持续“吸金” - 天天要闻

债券型ETF,持续“吸金”

5月28日,通信ETF在全市场ETF中涨幅居首,标普500ETF、纳指ETF等多只跨境ETF涨幅居前,半导体相关ETF跌幅较大。债券型ETF持续“吸金”。5月27日,资金净流入金额前十的ETF中,有6只债券型ETF,信用债ETF广发资金净流
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有好消息 - 天天要闻

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有好消息

(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推广开放日活动现场。)中非经贸总部基地传来新消息!5月28日,记者走进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推广开放日活动现场。当天,中非经贸总部基地正式启动招商,未来将引进中非经贸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为湘非经贸发展再添一把“火”。
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再遇冷 市场担忧情绪蔓延 - 天天要闻

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再遇冷 市场担忧情绪蔓延

日本国债市场正处于风暴中心。被视为全球最安全资产之一的日本国债,在近期连续两场关键超长期国债拍卖中接连遭遇“滑铁卢”,创下历史最差认购纪录,引发市场对“买方罢工”与财政可持续性的剧烈担忧。5月28日,日本财务省标售5000亿日元(约合35亿
A股巨头南下潮涌 借道港股链接全球资本 - 天天要闻

A股巨头南下潮涌 借道港股链接全球资本

2025年港股市场正成为中资企业跨境融资的主战场。今年以来,港交所总共新上市24家公司、募资额合计658.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和691.4%,其中包括5家已经在A股上市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