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荣盛石化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264.75亿元,同比增长0.42%;毛利润为374.85亿元,较上一年度略有增加;归属净利润为7.24亿元,同比下降了37.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62亿元,同比减少7.06%。从环比增长来看,与前一季度相比,营业总收入下降了1.44%,归属净利润大幅下滑62.41%,而扣非净利润则减少了53.47%。
荣盛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民营龙头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各类油品、化工品、聚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海南一带一路经济圈等地建有七大生产基地,打造形成了聚酯、工程塑料、新能源、高端聚烯烃、特种橡胶五大产业链,是亚洲重要的聚酯、新能源材料、工程塑料和高附加值聚烯烃的生产商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px、pta等化工品产能。
一、营收微增,净利润大幅下滑
2024年,荣盛石化的营业总收入为3,264.75亿元,同比增长0.42%。尽管营收略有增长,但归属净利润却大幅下滑37.44%,仅为7.24亿元。扣非净利润也同比下降7.06%,至7.62亿元。从环比数据来看,营业总收入下降了1.44%,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大幅下滑62.41%和53.47%。
这一表现与公司过去几年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荣盛石化的营业收入达到3,251.12亿元,同比增长12.46%,但归属净利润却骤降65.33%,至11.58亿元。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890.95亿元,同比增长57.91%,但归属净利润却下降了74.76%,至33.41亿元。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830.75亿元,同比增长70.68%,归属净利润为132.36亿元,同比增长81.10%。
二、国际合作与项目建设
2024年,荣盛石化继续推进“纵横”发展战略,国际合作稳步推进。公司与沙特阿美签订《合作备忘录》《合作框架协议》等,共同探索合资运营中金石化和朱拜勒炼化公司,通过子公司互相参股、共建项目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这一合作有助于公司在运营管理、资源优势、销售渠道、前沿技术等方面挖掘合作潜力,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在项目建设方面,浙石化年产1,000吨α-烯烃中试装置投产,为poe全产业链贯通奠定基础;10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装置试生产成功,标志着公司在绿色轮胎材料领域迈出重要一步;38万吨/年聚醚装置产出合格产品,150万吨多功能聚酯切片项目顺利投产,金塘新材料等项目有序推进,使得公司差异化、高端化、绿色化产品矩阵不断拓宽。
三、数智化与低碳转型
2024年,荣盛石化秉持“稳健为基、效率为先”的经营理念,降本增效常抓不懈,精益管理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实现全年“零事故”。公司坚持以产品市场效益为导向,适时灵活调整加工方案,深入开展全产业链优化,完成催化汽油“轻、中、重”组分的三条“油转化”加工技术和流程储备;研究实施油渣错流过滤技术使得浆态床技术经济性持续提高;提高产品收率、优化生产工艺,炼化一体化运行方案市场适应能力持续提升。
在数智化方面,浙石化“炼化一体化数字化工程”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专项,mes能源模块建设持续推进,实现能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先进控制项目全面投入使用,成为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重要手段。中金石化危化品预约提货系统正式运行、永盛科技的装货车辆车牌自动识别系统顺利投入使用。信息技术与公司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多措并举助推降本增效走深走实。
在低碳转型方面,公司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清洁低碳赋能永续发展。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51.01亿元,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持续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深入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获评“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技术平台支撑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司环保总投入2.73亿元,浙石化多项重点产品能效和水效连续两年领跑全国,二氧化碳高价值利用产业链,实现节能减污降碳和co2高价值利用协同增效,持续将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