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保险行业进入转型期,多家上市险企纷纷在2024年年报中表达了对分红险业务发展的重视。据统计,2025年至今,保险行业新备案的185款人寿保险产品中,分红险占比达到38%,较2024年全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
分红险,作为一种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其弹性收益机制能够在降低保险公司刚性兑付成本的同时,保持产品的吸引力。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等多家上市险企均在年报中提到,将大力推动分红险的销售,以此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竞争力。
东方ic
中国人寿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公司持续丰富面向不同客群的分红型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中国太平洋保险也表示,将强化分红业务推动,助力浮动收益产品突破。新华保险总裁龚兴峰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公司将分红险转型放在战略高度,致力于抓实、抓细、抓好相关工作。
分红险的预定利率较低,有助于险企降低刚性成本。根据监管规定,2025年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调整为2.0%,而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这意味着分红险能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多降低刚性负债的空间。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表示,分红险的收益率有可能高于传统保险产品,从而提高其吸引力。华西证券非银分析师罗惠洲也指出,分红险成为寿险行业高质量转型的核心抓手。
国务院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提出,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在中国平安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执行董事郭晓涛表示,分红险在公司产品结构的占比会持续增加,预计全行业平均水平将在50%以上。
展望未来,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认为,险企推进分红险销售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优化久期结构、改善资产负债匹配情况、适配客户需求。今年,上市险企在负债端有望延续高质量增长。(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