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Z
前言
最近,全球经济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
以往推动世界融合的全球化进程,现在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进展特别缓慢。
不过就在这让人揪心的时候,蒙古传来一个好消息,给咱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中美关税战
特朗普上台之后,那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就举得高高的。他觉得美国在国际贸易里吃了亏,特别是跟咱中国的贸易,一直心心念念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觉得加征关税就能把制造业拉回美国,还能减少贸易逆差。
2025年4月2日,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基准关税,还把中国商品的税率提到了34%,像电动汽车、半导体、新能源这些战略领域,更是重点“照顾”。
这一招可太狠了,直接冲击咱们对美国的出口。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增速,从2024年12月的7%“唰”地一下就降到了2.9%。
跨境电商也惨,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取消,成本蹭蹭往上涨,每件包裹关税增加30%或者25美元,希音、特木这些企业,都得调整供应链布局。
咱们中国也不是吃素的,4月10日,马上启动对等反制。
对美国全部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还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把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都管起来了,这一下就戳中了美国国防工业和半导体产业链的要害。
美国F - 35战机,成本因为稀土短缺飙升18%,半导体企业台积电、英特尔也面临生产延迟的问题。
中国还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乌克兰签农产品协议,跟俄罗斯在能源和农业贸易上越走越近。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双方算是正式“过招”,关税战全面打响。
务实的选择
就在中美关税战打得火热的时候,蒙古那边传来一个好消息,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2025年4月8日,蒙古议会正式批准中蒙跨境铁路建设项目,这个项目从2008年就开始谈了,中间经过六十多轮磋商,前前后后拖了十六年,现在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这可太不容易了!
蒙古这个国家,地理位置特殊,是个内陆国,被中国和俄罗斯夹在中间。
它国内资源可不少,像塔旺陶勒盖煤矿,那是全球最大的焦煤矿之一,煤炭储量多得惊人。
因为没有完善的运输通道,这些资源运不出去,只能“窝”在那儿,空有宝山却没法好好利用,经济发展也一直受限制。
以前蒙古想着“第三邻国”战略,想拉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来开发矿产,平衡中俄的影响。想法是好的,可现实却给了它狠狠一击。
煤炭运输主要靠公路,成本是铁路的3倍,而且一到冬天,暴雪天气多,口岸经常瘫痪,每年8300万吨对华煤炭出口里,超过70%因为运力问题,不得不降价出售,损失惨重。
后来中美关税战升级,澳大利亚煤炭对华出口骤降。
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这位哈佛毕业的少壮派政客,一个月内两次跑到北京,带着精心准备的“三位一体”方案,就是跨境铁路、煤炭长协、矿山扩产,主动向中国示好。
谈判的时候,蒙古还罕见让步,放弃用了百年的俄式宽轨,接受中国标准轨距,这可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这条跨境铁路,虽然总长才19.5公里,连接蒙古嘎舒苏海图和中国甘其毛都口岸,但作用可是非常大。
建成之后,能打通塔旺陶勒盖煤矿到中国甘其毛都口岸的“最后一公里”,设计年运输能力达到1.2亿吨。
以后蒙古煤炭出口更方便,成本也能降下来,对中国来说,也多了一个稳定的煤炭供应渠道,在能源安全上多了一份保障。
一条铁路,给中国吃下“定心丸”
在中美关税战的大背景下,这条中蒙跨境铁路的意义就更不一般了,实实在在帮中国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对煤炭的需求量一直很大,以前澳大利亚是咱们重要的煤炭进口来源国,可中美关税战一打,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受影响,就得赶紧找新的供应渠道。
蒙古这时候站出来,就像一场及时雨。等铁路建成,每年能稳定供应3000万吨焦煤,就能补上澳大利亚煤炭缺口的三分之一,这对保障中国能源稳定供应太关键了,给能源安全上了一把“保险锁”。
蒙古能靠出口煤炭增加收入,带动经济发展。蒙古经济发展部规划文件里说,这条铁路能让蒙古GDP增速提高1.8个百分点。
对中国来说,稳定的煤炭供应能保证相关产业稳定运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铁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也能参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像钢铁、工程机械这些行业,都能从中受益。
这条铁路加深了中蒙之间的合作和信任。以前蒙古推行“第三邻国”战略,跟中国关系有点微妙,现在主动和中国合作建铁路,认识到和中国合作的重要性。
这不仅有利于中蒙关系发展,还能增强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让中国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里多一张“好牌”。
这条铁路还是泛亚铁路网的重要拼图,它往北能连接中俄天然气管道,往南直通渤海湾港口,以后能形成贯通东北亚的能源走廊,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作用巨大。
中蒙之间的跨境铁路,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中国在亚洲积极发展互联互通的一部分。
从连通泰国的高铁,到对接越南的铁路,再到贯穿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的铁路,中国正构建起一张宏伟的亚洲铁路网。
这对周边国家来说是发展机会,也表现了中国在地缘政治复杂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决心。
从2023年2月开始,中国的跨境铁路项目进展顺利,这不是巧合,是中国长期努力的结果。
结语
中美关税战还在继续,国际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中蒙跨境铁路项目的推进,就像一道光,给我们带来希望。
它让我们看到,在全球化时代,合作永远比对抗更有力量。
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幻,只要各国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就能找到合作机会,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信源
观察者网,2025-04-08,蒙古国议会批准中蒙跨境铁路建设协定,蒙古国学者:迈向经济稳定的一步
新京报,2025-04-01,王毅谈中美贸易战:若美继续搞各种讹诈 中方必将坚决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