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最赚钱的基金经理们,在去年年底做了哪些预判?

2025年03月31日23:53:06 财经 1069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孙凯杰】3月末,公募基金迎来年报季。在公布产品运行数据之余,公募基金经理时常还会在年报中分享投资感悟和理念,概述过去一年的基金管理心得,甚至会撰写“小作文”,罕见地向投资者透露部分个人情感。因此,长期以来,公募基金年报一直是投资者和研究机构热衷探讨的读物。

2025年一季度,A股港股涨势明显,而提前布局优势个股的主动权益基金,也迎来了新年的开门红,有10只基金年内涨幅突破40%。在2024年底,这些基金经理是如何确定投资决策的?随着各家基金年报的出炉,投资者也得以全面纵览。

2025年一季度最赚钱的基金经理们,在去年年底做了哪些预判? - 天天要闻
2025年一季度涨幅前20名的公募基金

人形机器人持续走强,多只基金重仓相关个股

作为旗下单只一季度涨幅超过50%的基金经理,鹏华基金的闫思倩、永赢基金的张璐以及平安基金的张萌先都押准了人形机器人赛道。

闫思倩(管理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一季度涨幅65.16%)提出,2025年我们对宏观经济触底修复保持乐观,财政与流动性充裕,证券市场预计总体表现较好,新能源为代表的制造业,主产业链经历过供给侧出清,需求仍持续增长,股价和基本面都在历史底部,具备长期机会,可以长期选股。新能源相关制造业涉及成长方向较多,比如新能源汽车企业,新的技术和业务升级包括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AI能源相关等。

张璐(管理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一季度涨幅52.32%)则预测,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破晓之年——关键词是定型与量产。

张荫先(管理平安先进制造主题,一季度涨幅53.65%)表示,后续会花更多精力去研究“穿针引线”(电子皮肤、深度相机、激光雷达、六维力传感器、灵巧手、腱绳)、轻量化(镁合金铝合金)、新型传动方案、新制造工艺、新材料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张璐还在年报里分享了他对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建议:“投资者在初次接触某个相关行业时,不妨将其纳入关注列表,深入了解和研究该行业及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基于真正看好时再做出投资决策,而不要仅仅因为热度高就跟风购买。若看好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与行业共同成长,熨平短期波动,力争享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赛道。”

在三位基金经理的前十大重仓持股中,双林股份贝斯特兆威机电、斯菱股份等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多次出现,几只个股一季度涨幅也都在40%以上,其中双林股份更是实现翻倍,年初至今涨幅达到118.16%。

乘上港股春风,多只主动基金提前布局

2025年,港股时隔小半年再度出现大幅拉升,医药、互联网等板块涨势明显。得益于港股的优秀表现,多只基金一季度涨幅超过30%。

其中,南方基金的熊潇雅(管理南方香港成长,一季度涨幅31.40%)在年报中写下超过4000字的长文,详细阐述了基金的运作逻辑和布局思维。她提到,展望2025年,积极看好港股市场的中期表现,认为下行风险低于上行风险,应该注重三方面选股:仍然以TMT行业作为核心仓位、积极在政策加力的方向寻找机会、继续寻找新的消费趋势以及继续深挖AI行业的机会。

此外,她还提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一直是困扰整个基金行业的难题,本基金希望不简单以业绩和规模作为目标,而是以基金持有人的收益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以未来3~5年的投资回报率来择股,将研究时间精力更多地分配在“长期且重要”的事情上。

从个股来看,南方香港成长重仓持股的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毛戈平等一季度涨势明显,老铺黄金更是在线下造就了火热消费场景的同时,股价涨幅也突破200%,相比其最初的发行价已经翻了17倍。

过去几年,医药板块表现疲软,但不少基金经理仍在积极调仓布局。2025年一季度,多只港股医药个股走高,药明生物、翰森制药等个股涨幅超过40%,也让低位“抄底”的基金经理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永赢基金的储可凡(管理永赢医药创新智选,一季度涨幅32.29%)在年报中提到:“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我们认为在新药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层面,国内产业无须妄自菲薄。”

储可凡表示,尽管在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等领域,我们的确与欧美学术界或医药工业界尚有差距。但中国的新药产业链迄今也仅仅发展了不足10年,我们用短短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大药厂近百年的路。放眼全球,已经是个“奇迹”。 总体而言,2025年创新药行业将步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在政策持续支持与技术突破的背景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药企业有望价值重估。

聚焦北交所个股,多只定期开放基金跑赢大盘

2024年9月至今,北证50指数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抬升,也为跟踪北交所个股的基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机会。在2025年一季度涨幅较高的基金产品中,也出现了多只布局北交所的封闭式基金

华夏基金的顾鑫峰(管理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一季度涨幅37.45%)在年报中从几个方面阐释了他对北交所上市公司具备信心的原因:北交所公司目前估值相较于沪深同类公司依然有不小的折价;目前持有的北交所公司今年以来依然延续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政策前期的密集发布,已经说明了对这个市场的呵护力度,未来即将和正在进入落地实施期;北交所未来新挂牌的公司会变多变好,流动性的大幅改善和估值的系统性提升展现了更强的吸引力。

不过,顾鑫峰也提到,尽管短期可能会由于供给增加给整个市场的流动性造成一定的扰动,但增加优质供给是市场长期发展的基石,这使得选择优质中小专精特新企业的难度相对降低。

汇添富基金的马翔、马磊(管理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一季度涨幅24.43%)在年报中提到,展望2025年,在主打“专精特新”的北交所市场,科技创新主线、高端制造升级主线和新兴消费主线是他们重点布局的领域,仍有不少机会存在。

过去的一两年里,大量主动基金表现疲软,不仅收益不如一众费率更低的ETF基金,更让投资者心灰意冷,部分主动基金至今仍未回归2021年的高点。上交所报告显示,2024年,境内ETF规模增长1.6万亿元,年内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也首次超越了主动基金。

1月23日,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要着力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防止出现重规模、轻回报的经营倾向,避免片面追求规模,不重视投资者的回报。2025年,随着科技主线的持续,主动基金通过提前布局、积极调仓和提升投研能力,让投资者付出的真金白银获取了更高的稳健收益,这是否能让更多投资者改变资产配置策略?市场还在等待答案。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邵东市举行“金融送解优”政银企洽谈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会 - 天天要闻

邵东市举行“金融送解优”政银企洽谈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会

邵东市举行“金融送解优”政银企洽谈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会。红网时刻新闻4月3日邵阳讯(通讯员 曾超众)4月3日,邵东市举行“金融送解优”政银企洽谈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会,进一步深化政银企三方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邵东经济高质量发展。邵阳市政府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邵阳监管分局、中国...
胖东来最新公告!涉及这方面的售后服务 - 天天要闻

胖东来最新公告!涉及这方面的售后服务

4月3日胖东来唯初珠宝发布《胖东来珠宝售后服务政策调整公告》自2025年4月4日起在胖东来珠宝购买的商品将不再提供旧金兑换及回收业务公告原文胖东来珠宝售后服务政策调整公告胖东来致力于建设、践行和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科学的管理和生活方式,为更多人带来真诚、信任和美好!围绕企业理念,我们始终把社会利益、顾客利益...
太突然!金价,跌了! - 天天要闻

太突然!金价,跌了!

北京时间4月3日,国际黄金价格高位震荡后出现下跌。现货黄金一度达3167.74美元/盎司,刷新历史高位,COMEX黄金期货一度触及3196.6美元/盎司。现货黄金跌破3100美元/盎司,报3092.44美元/盎司,跌1.37%,COMEX黄
道指狂泄近1700点,美股创5年最大单日跌幅 - 天天要闻

道指狂泄近1700点,美股创5年最大单日跌幅

据《华尔街日报》和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由于市场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全面征收关税计划将引发全球贸易战并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美国股市遭遇了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当地时间4月3日,美股主要股指跌幅达到6%,股市市值蒸发约3
浙商银行迎来70后行长,去年人均薪酬超过57万 - 天天要闻

浙商银行迎来70后行长,去年人均薪酬超过57万

【高管】任职时间最长的副行长陈海强出线,将成为浙商银行新一任行长。根据浙商银行最新公告,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决定,陈海强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并提名其出任浙商银行行长。去年8月,浙商银行原行长张荣森卸任后,一直由董事长陆建强代理行长职务。按照流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贝特瑞积极拓展海外产能 - 天天要闻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贝特瑞积极拓展海外产能

来源:东方经济报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近一个月有8家机构对贝特瑞进行调研,这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贝特瑞未来发展潜力的看好。从技术创新能力来看,贝特瑞在电池材料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海外布局对于贝特瑞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要么不降息、要么降5次!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分歧严重,”投资者需要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 - 天天要闻

要么不降息、要么降5次!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分歧严重,”投资者需要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

眼下,市场对美联储降息路径的分歧达到历史罕见水平,要么不降息,例如大摩,要么降息四次,例如瑞银。4月4日,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Mark Haefele向客户发出评估报告,认为美联储现在必须在今年进行多达四次的降息。与Haefele一样,市场共识现在认为美联储今年将最多降息4次,目前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至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