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2025年02月26日20:14:18 财经 1068

在2013年,中国船舶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大船海工,意外迎来了挪威巨头Seadrill公司的合作邀约。

然而,5年过后,就在整个工程已经完成大半的时候,挪威公司却单方面撕毁订单。

而挪威公司非但不用赔偿,反而转过头来向大船海工要赔偿,致使大船海工损失高达20亿,瞬间陷入破产边缘。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之后的大船海工怎样了?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困境中求生

在中国船舶制造业中,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地位可以说是数一数二。

大船海工作为大连造船厂的子公司,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强大的实力基因,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便是在这里诞生的。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最初的大船海工是由沙俄创建的,抗美援朝后,大船海工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自此,大连造船厂便肩负起诸多国防重任,从建造先进战舰到保障海防安全,为我国海防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改革开放时期,大连造船厂积极开拓对外贸易,大力发展民用技术,逐渐成长为我国船舶工业的中流砥柱。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凭借着技术团队日以继夜的钻研,以及全体员工的不懈拼搏,大船海工攻克了深海平台建造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其建造的钻井平台在稳定性、抗风浪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在国际市场上也收获了东南亚、非洲等不少地区客户的认可。

然而,国际市场的竞争异常残酷。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老牌海洋工程企业,凭借着百年的技术沉淀、全球顶尖的研发团队,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这导致大船海工在与其竞争大订单时,常常因品牌影响力的原因而铩羽而归,在获取大订单方面困难重重。

在这样艰难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大船海工迫切需要一个契机来实现突破。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就在大船海工在市场泥沼中艰难挣扎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合作竟然找上了门。

2013年,挪威Seadrill公司主动找上门来。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这家公司可以说是当时的行业巨擘,其所有者约翰・弗雷德里克森,被称为挪威船王,建立了庞大的海洋钻井帝国。

他麾下钻井船和平台数量众多,资产遍布全球,身价超过千亿人民币,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长期名列前茅。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这样一家实力超凡的公司主动伸出橄榄枝,对大船海工而言,就如同一项巨大工程找了一个无名包工头。

在当时的困境下,大船海工毫不犹豫,积极回应,满心期待凭借这项合作,能够打破市场僵局。

然而,此时的大船海工还浑然不知,他们即将踏入一场危机。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挪威凭漏洞单方撕毁条约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之后,双方的合作内容很快敲定:大船海工要为挪威Seadrill公司修建八座海上钻井平台及配套设施。

这可是个规模宏大、技术要求极高的工程。

对大船海工来说,若能顺利完成,不仅能让企业营收实现飞跃式增长,还能凭借这一大型项目在国际海洋工程市场上,将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到全新高度。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在大船海工内部,从上到下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企业辉煌的未来。

然而,谁都没有料到,这看似美好的开端,竟是噩梦的开始。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按照国际惯例,此类大型项目的定金和尾款比例通常为三七开。

但挪威公司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十分强硬,对这个常规比例表示不满,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大船海工的高层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紧急召开了多次内部会议,然而,在当时的困境下,大船海工最终还是咬咬牙,接受了挪威公司的条件。

将定金和尾款比例压缩到一九开,只收取了10%,也就是13亿元的定金。

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项目建设中,大船海工要自行垫付巨额资金,每一笔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工人薪酬,都要从公司的自有资金或者对外借贷中支出。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即便条件如此苛刻,大船海工依然没有丝毫懈怠,迅速满怀热情地投身到建设中。

在五年的漫长建设周期里,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从深海基础的稳固搭建,到复杂设备的精准安装,最终完成了近60%的工程量。

然而,在这期间,挪威公司却很少派人来检查和验收。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大船海工虽然心里隐隐觉得有些奇怪,但一心想着按时按质完成工程,也没过多深究,只一心扑在工程上,期待着项目竣工后的丰硕成果。

然而,2018年,风云突变。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挪威公司突然毫无征兆地单方面撕毁了六座钻井平台的订单,给出的理由让人瞠目结舌:他们声称按合同已于2016年就单方面撤销了合同,所以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大船海工的管理层们听到这个消息时,一时之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震惊过后,他们迅速组织法务团队仔细查看合同,这才发现里面竟藏着诸多陷阱。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原来,合同中存在多处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

比如对于工程进度的关键时间节点,没有明确具体的日期,而是用模糊的时间段来描述;对于违约赔偿的计算方式和责任认定,也是语焉不详。

这让大船海工在试图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时,也是处处碰壁。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但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挪威公司得寸进尺,还以拖延工期为由,撤销了剩下2个钻塔的订单,并且反过来向大船海工索赔。

更让大船海工陷入绝境的是,合同约定纠纷要由买方所在国仲裁。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这使得大船海工在这场纠纷中彻底陷入被动,远赴挪威进行仲裁,不仅要面临高昂的费用和复杂的法律程序,还可能因为文化差异和法律体系的不同,难以获得公正的裁决。

曾经满心期待的合作,如今却成了一场让大船海工深陷泥潭的灾难。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大船海工濒临破产

挪威公司这一系列毁约操作,让大船海工遭受了灭顶之灾。

八座钻井平台的订单几乎全部化为泡影,前期投入的巨额资金打了水漂。

为了寻找新买家,大船海工四处奔走,在全球范围内发布消息,积极联系潜在客户。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然而,国际市场本就竞争激烈,再加上这项目还带着与挪威公司的纠纷“包袱”,根本无人问津。

即便有几家企业表达了收购意向,给出的价格也低得离谱,简直是趁火打劫。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在重重打击下,大船海工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资产变为负19.21亿,连800万的债务都无力偿还,企业濒临破产边缘。

但大船海工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决定利用保险理赔资金,将尚未完成的工程项目转交给其他有实力的公司。

这一举措虽然无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失。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同时,公司管理层开始重新规划业务方向,积极承包那些利润高、成本低的项目,试图通过这些小项目慢慢回血。

关键时刻,大连市政府和大连中院伸出了援手。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政府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积极为大船海工牵线搭桥,寻找潜在的合作机会和资金支持。

大连中院则在法律层面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大船海工梳理合同纠纷中的关键问题。

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保险赔款,成为了大船海工重整的主要资金来源。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大船海工与中国信保签订了15亿元赔偿协议,并且对一般债务采取“债转股”的方式,优化债务结构。

在多方努力下,大船海工成功实现破产重组,浴火重生后的大船海工,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他们凭借着多年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团队凝聚力,交付了两艘世界第一艘85000方的LNG油轮及国内首艘8500方LNG船舶,在行业内再次引起轰动。

不仅如此,大船海工还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承担并中标约20多亿元新工程,逐步找回曾经的辉煌。

但这一路走来的坎坷与艰辛,成为了大船海工心中永远的痛,也时刻提醒着他们在未来的商业合作中要保持警惕。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违约原因深究

大船海工历经磨难,终于迎来转机,可人们心中的疑问却并未消散:挪威公司为何要如此决绝的毁约呢?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首当其冲的便是当时的国际油价大幅下跌。

石油行业的兴衰直接关联着海上钻井平台的需求与收益,油价暴跌使得钻井平台的运营成本相对飙升,短期内回本的希望变得极为渺茫。

对于挪威公司而言,继续推进这八座钻井平台的建造,无疑是一笔高风险且回报率极低的投资。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他们选择了毁约,试图及时止损。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中美贸易战期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微妙变化。

挪威作为美国的盟友,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跟随美国制裁中国。

在这种大环境下,挪威公司的毁约行为或许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

他们试图通过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来迎合美国的战略布局,稳固自身在西方阵营中的地位。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其实,早在多年前,他们就曾联合美国,设下圈套欺骗乌克兰拆解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

这艘本可让乌克兰海军实力大增的航母,就这样在挪威公司和美国的算计下化为废铁,乌克兰也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

2013年,他们故技重施,欺骗韩国大宇公司,导致大宇公司陷入困境最终破产。

由此可见,挪威公司在商业合作中毫无诚信可言,利用合同漏洞欺诈早已成为他们惯用的手段。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总结

大船海工的遭遇,是一场商业利益、国际政治与企业诚信缺失交织的悲剧。

但这场磨难也让大船海工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未来的发展中,他们将更加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用更严谨的合同条款保障自身权益。

同时,也为中国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参与国际合作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全面考量国际形势与合作方的信誉,避免重蹈覆辙。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2013年,挪威给中国上了一课,毁约让中国船厂亏20亿,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仅1699史低的骁龙8 Gen3直屏旗舰机,太刺激了! - 天天要闻

仅1699史低的骁龙8 Gen3直屏旗舰机,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说了,本月会有一大波的新机发布,均搭载高通和联发科的新处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骁龙8s Gen4机型众多。不过对于骁龙8s Gen4新机的定价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批新机会比较尴尬,因为骁龙8s Gen4的性能处于不上不下的水平
强悍性能和智慧体验并驾齐驱 OPPO Pad 4 Pro评测 - 天天要闻

强悍性能和智慧体验并驾齐驱 OPPO Pad 4 Pro评测

纵观近两年手机市场,在性能上格外内卷,就连3000元左右的中端机型也会配上当年最新的旗舰处理器。反观平板电脑市场,基本上都是选择的当年中端处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舰处理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和它的产品定位有关系,不少厂商认为平板电脑还是以轻办公和娱乐为主,
有些网络审核也太离谱了,如果这也能审核过,那我也可以发! - 天天要闻

有些网络审核也太离谱了,如果这也能审核过,那我也可以发!

扭归扭,打归打,打完我们还是一对儿看着不太像是P的卖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觉实在太惨了一点如今有些网络审核也太离谱了请不要灌酒,否则后果堪忧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觑白子取得了碾压优势小孩哥:别闹了我都尴尬死了不要在马路上放飞气球场面似乎有点羞耻?冲着这发型也得加点工资当
中国首个AI智能化妆品无人车间正式投产 - 天天要闻

中国首个AI智能化妆品无人车间正式投产

近日,上美科技园智慧工厂正式投产,标志着美妆行业在智能制造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该智慧工厂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达20000平方米,作为中国首个AI智能化妆品无人车间,每日产能高达200万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产体系备受瞩目。
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如何监控与调整,以确保目标达成? - 天天要闻

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如何监控与调整,以确保目标达成?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战略实施是关乎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环节。它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长途旅行,企业设定的战略目标是目的地,而战略实施则是通往目的地的具体行程。然而,这并非是一条坦途,途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市场环境风云变幻,竞争对手虎视眈眈,技术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