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散户在股市里很难挣钱?

2024年12月02日06:22:05 财经 1265

前段时间,我给大家打了个比方。

我说,一个散户拿100万入市。

这100万,都要去干嘛?

1、有5-10万,要拿去养活整个行业。

交易所、券商基金公司、投顾公司、证券咨询公司、金融软件公司,以及各大相关的公司,现在还有自媒体,卖各种课程和战法的。

他们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其实就是整个股票市场,那些想着赚钱的人。

各种税费,手续费,交易佣金,投顾费,课程费,软件高级功能费。

杂七杂八的费用,其实都是从散户手上出的钱。

所以,至少5-10%的资金,进入了这些人的腰包里。

不能说是散户养活了这个行业,但是没有散户,这些行业必然是过得紧巴巴的。

2、有10-20万,要拿去养活投资公司

10%-20%,其实是在博弈中,被一些机构给赚走的。

这种机构包括庄家,量化,游资,私募,主力,包括社保基金等等。

这些主力资金,他们拥有更好的信息渠道,更好的交易程序,以及对于政策解读更敏感。

每一轮行情下来,他们至少都能赚到不少的超额收益。

所谓超额收益,本质上就是从别人那边博弈而来的。

谁亏钱了?自然也就是散户大概率亏钱了。

所以,散户手里的资金,有不少就是拿去填坑这些专业投资机构的。

他们是大鱼,散户是小鱼,大鱼吃小鱼也是一种必然吧。

3、有5-10万,要拿去填补IPO和大股东减持。

每年的IPO+大股东减持,都要是近万亿级别的。

2023年的IPO,募集资金是3500多亿,大股东减持的金额是3300多亿,还有很多定向的增发,解禁等等,加起来就逼近万亿了。

这部分的钱,看似是市场出,部分是机构出。

但到头来,最终还是以散户买单为主了。

大股东一边用公司的钱,搞一点回购和增持,释放信号,拉动股价。

另一方面,自己个人的股份,一有机会就搞减持。

这个坑,要是平摊到散户头上,其实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名义上有近亿的散户,实际也就几千万散户,要去接盘近万亿一年的减持,还真不是小数目。

而且IPO和减持是年年都有的,并不是只有今年有,明年就没有了。

4、有10-20万,要拿去填补内幕交易下的老鼠仓

关于内幕交易这个事情,真不想说太多。

其实,懂的人自然都懂。

就比如最近沸沸扬扬的重组吧。

消息真的是保密的吗?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上市公司内部的人会不知道吗?

如果内部有人知道,是不是一传十,十传百,是不是知道的人就不少了。

那么,老鼠仓肯定会有,而且很难去查证,因为都比较隐蔽。

有一些消息可能会在建立完仓位后,也就是半年一年后才发布出来。

哪怕就涨一倍,对于这些人来说,就像是白白捡钱一样了。

还有一些主力要拉升的股票,都是配合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一起,这中间有多少的利益输送,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很多股票的上涨,看似无厘头,似乎有些莫名其妙。

但是在这背后,故事就很多了,这些都是散户不知道的。

就以上这几点,散户的供养,就起码要30-50%没了。

请问,散户赚还容易吗?

要养活市场的方方面面,养分和肥料,很大一部分都是散户。

这也是为什么散户基本没法抄底,也很少有成功逃顶的根源所在。

为什么散户在股市里很难挣钱? - 天天要闻

散户也不是不能避免市场里那么多的镰刀,也是有方法的。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长线投资。

一方面,长线投资可以减少交易的成本。

而且,不会被市场诱惑,不容易花冤枉钱,然后还被人宰割。

主力的刀,一般不割长线的散户,因为你的耐心比他们都好。

什么减持,虽说也都有影响,但很难真正影响到长期投资者,因为盘子都被别人接去了。

至于内幕什么的,对于长线的投资者来说,同样也是避开的。

僵尸筹码是很难被洗出来的,也就和他们的利益不会有太多的冲突。

长线投资,基本上能避开市场所有的镰刀,关键的问题,在于投资的标的是否具备长线的价值。

长线投资赚钱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耐心,以及足够好的眼光。

大部分散户,既没有耐心,更没有眼光。

那要在缅A中赚钱,难度就更大了。

再加上无处不在的小作文,很容易就变成了墙头草。

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左右着散户的投资决策。

有一些总说好,有一些却总说不好,让人非常的摇摆不定。

最终,很多投资变成了情绪化投资,也就是单纯的博弈。

散户大部分亏钱,都是亏在博弈里的,而且都是熊市或者是调整阶段的博弈。

他们完全没有办法静下心思考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充当一个无知的接盘侠,和情绪一起发酵。

原本散户就没有学过什么专业知识,在专业玩家面前低人一等。

如果再加上一些错误的投资方式和理念,很有可能就会渐行渐远。

我们的市场,不是没有赚钱的机会,而是会想尽办法掏空你的腰包。

也就是,市场的红利,最终都被小部分人给收走了。

有专家说,散户入市就是要被套,否则,他们压根不学习,也就没什么长进。

在我看来,散户是不是有长进,和套不套本质上关系不大,散户天生就不喜欢学习。

如果学习有正反馈,一定能赚钱,那么学习的人很多。

如果学习没有正反馈,学了半天还亏钱,很多人就放弃学习了。

这就是人性,懒惰也是天生的。

都说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当你不学习的时候,认知变现的能力自然就很差了。

钱难挣,这个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不会因为实体经济不好,虚拟经济就给你发财的机会。

任何地方想赚钱,都是需要付出一定汗水和努力的,这个才是本质。

所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纳指结束六连涨,美股科技七巨头整体“熄火”!黄金大反弹,鲍威尔发声:未来通胀可能更加波动...... - 天天要闻

纳指结束六连涨,美股科技七巨头整体“熄火”!黄金大反弹,鲍威尔发声:未来通胀可能更加波动......

每经编辑:杜宇当地时间5月15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65%,标普500指数涨0.41%,纳指跌0.18%。其中标普连涨第四天,纳指则结束了六连涨。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亚马逊、Meta跌超2%,特斯拉跌超1%,苹果、英伟达、谷歌小幅下跌;奈飞涨超2%,微软、英特尔小幅上涨。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关税影响仍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 天天要闻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关税影响仍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当地时间5月15日,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表示,随着关税影响持续冲击全球经济,经济衰退仍有可能出现。戴蒙当日接受采访时称,希望能够避免这种情况,但目前他不会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真的出现经济衰退,不知道它会有多严重,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报道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已经让市场震荡了一个多月。戴蒙表示...
十万亿银行股“市值狂飙”,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闻

十万亿银行股“市值狂飙”,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银行板块在近期的快速上涨,甚至连行业内人士也不太了解其背后的原因。但这就是事实,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成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一批银行纷纷创下A股上市以来最高点。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最新复权价格超过7.2元,妥妥的超过了当年上证指数6000点时的高峰股价(下图)。这还只是近...
独家!建信理财原总裁回归总行,还有一名副总裁也将变动 - 天天要闻

独家!建信理财原总裁回归总行,还有一名副总裁也将变动

作 者丨杨希编 辑丨周炎炎5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建信理财原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裁马勇已回归建行总行,出任审计部资深经理。近期,建信理财管理层密集变动。据记者了解,或与建信理财近两年在银行理财行业表现平平有关。本次建信
从茶饮到潮玩 消费企业逐鹿港股 - 天天要闻

从茶饮到潮玩 消费企业逐鹿港股

多次冲击资本市场未果的绿茶,终于要圆梦港交所了。截至目前,绿茶集团已经停止认购,IPO融资认购倍数达到282.11倍,融资认购金额为341.51亿港元。绿茶集团此次全球发行约1.7亿股,招股价为7.19港元/股,预计净集资额最高约12.1亿
美债“灰犀牛”狂奔 - 天天要闻

美债“灰犀牛”狂奔

“政府不是问题的答案;政府正是问题所在。”1981年1月20日,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就职演说中发出灵魂拷问,最终在美国一语成谶。1985年,美国从净债权国变为债务国,结束了自1914年以来作为净债权国长达70年的历史。短短四十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