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全球矿业大佬们都炸锅了,因为世界上最大的还没开采的铁矿——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马上就要开工啦!
消息传来,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东边。
没错,大家都在等一个国家点头——中国。
西芒杜铁矿,这块位于非洲大陆西部的“宝藏”,坐拥超过100亿吨的铁矿石储量,品位之高位居世界前列,被誉为“21世纪的超级铁矿”。
但就是这样一块宝地,却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被发现、被争夺、被搁置的命运跌宕,堪称现实版“宝藏争夺战”。
直到中国企业的到来,才打破了僵局,让这块“烫手山芋”有了变成“双赢果实”的希望。
一块命运多舛的“宝藏”
信息来源:当这几家中企进入几内亚,“地质奇迹”不再是资源诅咒!——观察者网
几内亚可是西非的一块宝地,铝土矿、黄金和铁矿资源特别丰富,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西芒杜的铁矿石储量真的惊人,超过100亿吨,而且质量特别好,铁含量高达66%-67%,简直是块巨大的“金砖”。
然而,资源丰富却没能转化为经济腾飞,几内亚长期深陷贫困泥潭,这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时间回到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的铁蹄踏入几内亚,开启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
在此期间,几内亚的矿产资源被大肆掠夺,基础设施建设也只服务于殖民者的利益,这为几内亚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
1958年,几内亚率先掀起西非独立的浪潮,成为第一个摆脱法国统治的国家。
然而,独立后的几内亚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发展,政局动荡、贪腐盛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环境恶劣,这些问题像枷锁一样,牢牢地捆住了几内亚发展的脚步。
西芒杜铁矿的命运,正是几内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西芒杜铁矿的巨大矿藏就被世人发现,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几内亚落后的基础设施,开发计划一直被搁置。
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激增,西芒杜铁矿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一次,嗅到商机的不再是殖民者,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矿业巨头。
其中,动作最快的当属来自澳大利亚的矿业巨头——力拓集团。
1997年,财大气粗的力拓集团,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成功拿下了西芒杜铁矿的全部探矿权。
为了尽快将这块“肥肉”收入囊中,力拓集团不惜血本,豪掷数亿美元,展开了一系列前期勘探工作。然而,让力拓集团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仅仅是个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力拓集团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可谁知几内亚政府突然变卦,让计划泡汤了。
他们以力拓集团“开发进度缓慢”为由,强行收回了西芒杜铁矿北部的大部分矿权,并以1.6亿美元的“白菜价”转手卖给了以色列商人。
力拓集团傻眼了,辛辛苦苦投入的数亿美元打了水漂不说,还眼睁睁地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进了别人口袋。
为了保住剩下的矿产开采权,力拓集团再次出手,砸了7亿美元,算是“续命”了。这还没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以色列商人压根就没打算真正开发西芒杜铁矿。
他拿到矿权后,仅仅是转手倒卖,就赚得盆满钵满。
2008年,公司将其持有的西芒杜铁矿北部51%的权益,以25亿美元的天价,卖给了力拓集团的竞争对手——巴西淡水河谷公司。
一进一出,其直接净赚了数十亿美元,而几内亚政府却只得到了区区1.6亿美元,其中的猫腻和腐败,明眼人一看便知。
然而,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2014年,几内亚换了新总统,这位新总统上任后,就决定要好好查一查西芒杜铁矿项目的账。
这位商人的“好日子”,也就算是到头了。
经过调查,几内亚政府发现他当初之所以能够以低价获得矿权,完全是靠着行贿受贿的手段。
而从他手中高价买下矿权的淡水河谷公司,也没落到什么好下场。
由于铁矿石价格暴跌、项目进展缓慢等原因,淡水河谷公司在西芒杜铁矿项目上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宣布退出。
就这样,西芒杜铁矿,这座世界级的“金山”,再次陷入沉寂。
而几内亚政府,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折腾中,错失了发展良机。
就在外界都认为西芒杜铁矿将再次被历史遗忘的时候,中国企业出手了。
中国企业的进入:为西芒杜铁矿带来转机
信息来源:华菱钢铁:西芒杜项目铁矿石资源储量达22.5亿吨,支持国家铁矿石战略提升话语权——金融界
2010 年,中国铝业集团和澳大利亚力拓集团联手,计划一起开发西芒杜铁矿。
2011 年,中铝大手笔投资了 13.5 亿美元,买下了力拓集团在西芒杜铁矿的 47% 股份,从此成为这个项目的最大老板。此举一出,震惊全球。
很多人都看不懂:西芒杜铁矿,这块烫手的山芋,谁沾谁倒霉,中国企业为什么要接?
要知道,当时的西芒杜铁矿,可不是什么香饽饽,而是一个烂摊子。
西芒杜铁矿开发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也不足,这使得开发难度和成本都很高。
而且,几内亚现在局势不太好,腐败问题也很严重,投资风险很大。
但中国企业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们看到了西芒杜铁矿背后的巨大潜力和战略价值,更看到了几内亚人民渴望发展、渴望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中国企业明白,要开发西芒杜铁矿,得先把基础设施给建起来。
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投资建设一条连接西芒杜铁矿和几内亚海岸的铁路,以及配套的港口设施。
这条铁路全长 600 多公里,穿越崇山峻岭和热带雨林,堪称“非洲世纪铁路”。而港口的设计吞吐量高达数十亿吨,足以满足西芒杜铁矿的出口需求。
这一计划的提出,让几内亚政府和人民看到了希望。
要知道,几内亚的铁路,大部分都是法国殖民时期修建的,年久失修,早已不堪重负。
而新的铁路和港口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西芒杜铁矿的运输难题,更能带动几内亚的经济发展,为当地人民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不过,这条路也并不好走,他们还有很多难关要克服。高昂的建设成本、复杂的地理环境、落后的技术条件,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中国企业没怕困难,他们像遇到山就开路、遇到水就架桥一样,迎难而上,一步步地把项目建起来。
2019 年,在中方企业的推动下,西芒杜铁矿的开采权再次发生变更,由中国企业牵头的赢联盟,以 140 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西芒杜铁矿北段两个区块的采矿权。
2022年,中国宝武集团也决定加入西芒杜铁矿项目,成为这个大项目的重要投资方。
至此,西芒杜铁矿的开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业项目,更成为了中非合作的典范,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
笔者认为
西芒杜铁矿,从“烫手山芋”到“双赢果实”的转变,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生动体现,也是中非合作互利共赢的成功案例。
西芒杜铁矿的未来发展,需要中国和几内亚双方继续精诚合作,共同努力。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西芒杜铁矿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中非合作的典范,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