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赚钱了

2024年04月17日20:35:32 财经 1133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个现象:这两年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始盈利了。


比如爱奇艺快手拼多多,近两年都实现了盈利。


最近再次冲刺港股的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去年也赚了2个多亿。


赚钱当然是好现象,但也得分情况:


要是公司发展确实好,“凭实力”赚钱,那是再好不过了。但不少公司赚钱,其实是靠降本增效,“省”出来的。


互联网大厂有用人多、福利好两大特点。降本策略下,食堂少上一道菜,洗手间少放几卷卫生纸,一年可能就省出了几个亿。


要是再搭配下减员,成本下降那就是肉眼可见。


仔细梳理互联网公司的招股书、财报就能发现,这两年,不少公司把降本增效的第一刀,落在了人员上。


像喜马拉雅这样的中型互联网公司,减员幅度甚至接近40%。


01

喜马拉雅:两年减员近40%


上市困难户”喜马拉雅最近又递交了招股书。


从2021年开始,喜马拉雅先后尝试了美股、港股,都没能成功。4月12日,公司再次递交港股IPO申请。


和前几次最大的不同是,这次喜马拉雅已经开始赚钱了。


2021年至2023年,喜马拉雅净利润分别约为-51.06亿元、37亿元、37.3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7.18亿元、-2.96亿元及2.24亿元。


别看只有区区2个多亿的利润,这已经是喜马拉雅成立十多年来,首次实现年度经调整后盈利。


这其中,降本功不可没。


喜马拉雅降本有多狠?首先看销售及营销开支。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2023年喜马拉雅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只有20.7亿元,比2021年少了近6个亿。这是帮助喜马拉雅盈利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减员。截至2023年12月31日,喜马拉雅雇员2637名,比2019年的2660名还少。


和2021年的4342名相比,喜马拉雅全职员工减少了39.3%,和2022年的2883名比,喜马拉雅员工也减少了8.5%。


巨头们赚钱了 - 天天要闻

巨头们赚钱了 - 天天要闻


和2021年相比,喜马拉雅裁掉了32%的销售、技术及研发,近40%的内容制作、内容运营,56%的内容审核,60%的客服。


这一刀不可谓不狠。


去年12月,喜马拉雅传出了裁员30%的消息。喜马拉雅当时辟谣,只是正常人员汰换,目前公司仍在正常招聘。


现在来看,喜马拉雅确实没说谎,因为公司的大幅减员在2022年就已经发生了……


人少了,工资也就不用发那么多了。2023年,喜马拉雅给员工发放的工资、薪金及花红约10亿元,比2021年省了近2个亿。


巨头们赚钱了 - 天天要闻


当然,为了实现盈利,喜马拉雅还不只是减员这么简单,连高管的薪酬也降了不少。


巨头们赚钱了 - 天天要闻


2023年,喜马拉雅包括创始人余建军在内的三位董事,领导的薪金、工资及花红,比2022年少了近一半。余建军本人降薪过半。


看完这些数据,再重新审视下喜马拉雅2亿多的净利润。


你可能会感叹:喜马盈利,真是不易。


02

快手:减员省了几十亿


港股上市的快手,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整体盈利。


最近公司宣布,2023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02.7亿元,进入全面盈利时代。而就在2022年,快手的年亏损还超过百亿。


快手的盈利过程,也是一个降本增效的过程。而且降本增效这四个字,曾经被快手写进了财报里。


和喜马拉雅一样,快手实现盈利的2023年,员工数量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2023年6月底,快手拥有23524名全职雇员,比2022年底少了近2000人,比2021年底少了4500人,降幅达到16%。


巨头们赚钱了 - 天天要闻


快手2023年全年的员工总数尚未公布。


但财报显示,2023年快手的雇员福利开支183亿元,比2022年的203亿元减少了近20亿,比2021年的219亿元,减少了36亿元。


巨头们赚钱了 - 天天要闻


单从这个数字来看,减员即便不是快手盈利最核心的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快手曾经“阔过”。2021年一年,快手的员工就增加了6600多人。很难想象,一个短视频平台,竟然需要近3万人去运营,快干成劳动密集型了。


从2021年到2023年,快手的收入从810亿元,增长到了1135亿元,用户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如果继续按照原来的路数,快手的员工可能要大幅超过3万人,甚至4万人,增加大量开支,公司的盈利可能也会变得遥遥无期。


从这个角度来说,想要盈利,减员增效,快手其实别无选择。


03

爱奇艺:员工数量连降4年


相较于喜马拉雅、快手,美股上市的长视频平台爱奇艺的盈利,更不容易。这也是公司多年降本增效的结果。


爱奇艺的员工总数在2019年就达到了巅峰:8889人。


随后的4年里,爱奇艺员工持续下降。2023年,爱奇艺的员工只有4788人,相当于2019年高峰期的一半。


巨头们赚钱了 - 天天要闻


爱奇艺首次实现盈利是在2022年,当年公司净利润13亿元。


在这之前的2021年,爱奇艺员工大幅下降了24%,爱奇艺的大裁员也被多家媒体曝光。


巨头们赚钱了 - 天天要闻


而2022年,爱奇艺在此前员工连续下降的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了15%。


一年减掉的虽然只是875人,但报表里可能会多出几个亿的利润。这对盈利本就不多的爱奇艺,至关重要。


现在来看,爱奇艺的财报已经好看多了:2023年的爱奇艺,4788名员工,人均创收已经攀升至666万元,比2019年高出一倍。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曾不止一次公开提到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除了在人员上省成本,爱奇艺也在压缩内容投入、营销成本,这些共同构成了爱奇艺盈利的基础。


当然,减员,还是最为“立竿见影”的方式。


04

降本容易,增效很难


不只是喜马拉雅、快手和爱奇艺,这几年,包括腾讯阿里百度等巨头在内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奉行减员策略。


但减员也分很多种。


拿腾讯来说,2023年公司员工10.54万人,比2021年减少了超过7000人。阿里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员工22.5万,较2022年一季度减少了近3万人。


显然,财大气粗的腾讯和阿里,减员并不是奔着盈利去的,更多的是希望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但像喜马拉雅、爱奇艺这样盈利能力薄弱的平台,短期内的大幅减员、节支,似乎就是为了让财报稍微好看一点。


减员短期内能让财报变得好看,但要让财报“一直好看”,还得增效。


但这不容易。拿喜马拉雅来说,2022年、2023年,喜马拉雅的收入分别为60.6亿元、61.6亿元,同比仅增长3.5%、1.7%。瓶颈非常明显。


本的确是降了,增效却没有出现。而成本又不可能无限压缩,当收入停滞,降本不再可行,喜马拉雅未来的盈利,又何以为继?


爱奇艺可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这家公司过去依靠把成本压缩到了极致,成功实现了盈利。


但成本压缩的同时,爱奇艺最核心的经营指标会员规模长期停滞在1亿上下,收入规模长期在300亿元上下。


对于公司而言,目前的盈利,或许不过是一种脆弱的平衡。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三名高管火速套现超千万!万辰集团股价闪崩9% - 天天要闻

三名高管火速套现超千万!万辰集团股价闪崩9%

7月2日,万辰集团(300972.SZ)(下称“万辰”)股价开盘后一路下行,盘中一度跌超11%,截至收盘跌幅收窄至9.73%,报168.67元/股;总市值304亿元,较上一日缩水约33亿元。这一股价异动,或与前一日披露的高管减持公告有关。7月1日晚,万辰发布公告,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王丽卿、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博、副总经理王松,以集中竞价...
再迎利好!万亿赛道大爆发 - 天天要闻

再迎利好!万亿赛道大爆发

【导读】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海洋经济概念股狂掀涨停潮中国基金报记者 牛思若海洋经济领域再迎重磅利好!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政策东风催热板块行情。7月2日,A股开盘后,海洋经济概念股狂掀涨停潮,深...
田浩洋:7.3黄金午夜行情思路解析,顺应趋势回踩不破做多 - 天天要闻

田浩洋:7.3黄金午夜行情思路解析,顺应趋势回踩不破做多

来源:田浩洋爱看盘黄金周三的行情走势基本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今日我们几次下方3327-30区间内进行布局多单,多单也是完美全部获利出局,近期行情涨跌幅度比较大,加上本周又是非农周,消息面也比较多,所以我们更加需要稳健操作来把握利润,关注我文
A股复盘|指数缩量调整!热点快速切换,市场还有上涨动能吗? - 天天要闻

A股复盘|指数缩量调整!热点快速切换,市场还有上涨动能吗?

为投资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 资讯传递价值,专业伴随成长!——腾讯官方证券投资平台 为投资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 资讯传递价值,专业伴随成长!——腾讯官方证券投资平台7月2日市场全天缩量调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09%,深证成指跌0.61%,创业板指跌1.13%。全市个股跌多涨少,全市下跌个股近3300只;全市全天成交1.37万亿...
利好利空晚报|高层部署!加快产业创新;证监会发声!持续提升A股吸引力、竟争力 - 天天要闻

利好利空晚报|高层部署!加快产业创新;证监会发声!持续提升A股吸引力、竟争力

为投资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 资讯传递价值,专业伴随成长!——腾讯官方证券投资平台周三晚间,市场聚焦哪些新闻?一起来和自选哥看看吧:高层发声,事关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证监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资本市场具体举措。首先,一起来和自选哥看看高层关于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声吧。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近日在湖北...
比特币ETF或已成为贝莱德最创收产品 超越同门老将标普ETF - 天天要闻

比特币ETF或已成为贝莱德最创收产品 超越同门老将标普ETF

财联社6月24日讯(编辑 赵昊)对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来说,旗下的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为其创造的收入可能已经超过了其标志性的产品标普500指数ETF。数据显示,贝莱德规模约为750亿美元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ETF(代码:IBIT)受到机构与散户投资者的共同追捧,过去18个月中17个月录得资金流入,仅今年2月出现...
腾讯表态“不当接盘侠”!Nexon创始人遗产税难交,250亿元股票或再次流拍 - 天天要闻

腾讯表态“不当接盘侠”!Nexon创始人遗产税难交,250亿元股票或再次流拍

“ 点击上方"GameLook",订阅微信 ”近日,中国科技巨头腾讯再次明确表示,无意收购韩国游戏公司Nexon控股母公司NXC的股份。这批股份源于已故Nexon创始人金正洙的遗产税,由其遗属以实物形式上缴,占NXC总股本的近30%。尽管韩国企划财政部已通过韩国资产管理公社(KAMCO)启动了这85万1968股的出售程序,但腾讯并未参...
携手沃满客智慧便利店创业,共同开创智慧零售的新未来 - 天天要闻

携手沃满客智慧便利店创业,共同开创智慧零售的新未来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持续推进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零售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沃满客智慧便利店凭借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支撑,正逐渐成为众多创业者进军智慧零售领域的首选合作伙伴。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