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2024年03月15日13:45:11 财经 1331

信息源:

【1】独家对话老干妈:我不坚强,就没得饭吃.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4-02-7]。

【2】“老干妈”回应易主传闻.食品资讯网 [引用日期2018-08-1]。

【3】味好美2020财年中报归母净利润3.39亿美元 同比增加14.48%——同花顺财经。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您的支持是小编坚持创作的动力。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文丨上官顾玖

编辑丨上官顾玖

前言

我国辣酱市场当中,“国民女神”老干妈无疑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存在,受到无数美食爱好者的喜爱,甚至还远销国外,传播中国美食文化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但还有一种来自美国的辣酱巨头“潜伏”我国长达30年,年销售额300亿元,力压老干妈一头,甚至还被大众当成国货。

那么,这个美国辣酱巨头究竟是哪个品牌?它又为何会被误认为是国货呢?

辣酱传奇老干妈

1989年,42岁的陶华碧在贵州龙洞堡街上开了一间餐厅——实惠餐厅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这个餐厅看起来比较简陋,是她用废弃的砖块一点点堆砌而成,算是陶华碧创业之路上的垫脚石。陶华碧经营的是凉皮餐馆,她为了节省购买辣椒酱的钱,便自己研发出一款辣酱。

没想到顾客在吃到辣酱后,一传十十传百,生意非常火爆,不过大多数顾客是为了吃她的辣椒酱慕名而来,而不是吃她的凉皮。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但不管怎么说,陶华碧还是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桶金。这件事情也让陶华碧脑中萌生出一个大胆想法——放弃开餐厅,专心制作辣酱出售。

1996年,陶华碧在贵州南明区云关村成立食品加工厂,一口气招纳40多名工人。不过陶华碧也是第一次开厂,之前没有任何经验,工厂足足经过一年时间发展才逐渐稳定下来,并正式注册商标为“老干妈”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老干妈食品公司成立之初,陶华碧身兼数职,虽然她目不识丁,但是记忆力超群,硬是凭借一己之力将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条。

在工作期间,陶华碧始终秉承亲情化管理,使员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让他们从心理萌发出强烈的归属感,员工们也都亲切的称呼她为“老干妈”。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老干妈建厂第二年,就凭借自身产品的美味,获得了1400万元的企业产值,上缴税金86万元,“老干妈”就这样从缴税个体,变成纳税大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华碧的辣椒酱越来越受欢迎,她的企业也逐渐壮大。她坚持使用高质量的原料,并且始终保持着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陶华碧的这份真诚,自然为她赢得了许多消费者的信任,使“老干妈”这个品牌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老干妈发展成为贵州省知名企业,老干妈辣椒酱也卖到全国、卖出全世界,创造出了市值90亿元的财富帝国。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可是在国内还有一种辣酱,它每年的销售量远超老干妈,甚至被不少人误认是国货,这个辣酱品牌究竟是哪个?

美国味好美

如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支持国货。”前有网友救活鸿星尔克,后又保持住汇源在饮料界的一席之地。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但又有谁能想到,一些国外企业无比狡猾,将自己的包装换成中国包装,在国内赚的盆满钵满。

比如来自瑞士的徐福记、菲律宾的上好佳、韩国的好丽友、新加坡的金龙鱼,这些物品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果不说出来人们恐怕一直觉得这些物品是国产的。还有原产自美国的味好美辣酱,也是其中之一,它在中国的销量甚至远超老干妈。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1989年,美国商人威洛比·麦考密克创建了味好美品牌,并迅速在美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麦当劳和必胜客等餐饮巨头的长期供应商。

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威洛比·麦考密克将目光放在了中国市场,他们为了更好销售产品,将原本的名字“McCormick”,改成更适合中国特色的“味好美”,并且在包装上转变成和中国本土调味品相似的。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后,味好美推出了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甜辣酱,使习惯吃咸辣口味的国人受用,迅速成为千万家餐桌上的常客

并且味好美甜辣酱还能适应国外人的口味,再加上中国本地的销售额,迅速将味好美的销售额提高,一时间赚的盆满钵满。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要说味好美最成功的一个做法,就是换上了国产包装,方便其在中国市场内迅速发展壮大,挤占中国本土品牌的市场,成为各大超市中绝对的“销售王”

这正是味好美的精明之处,通过伪装外表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成功将其打造成“国民品牌”,但其背后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品牌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之后,味好美公司发展越来越大,公司业务也随之变得更加全面,除了辣椒酱外,他们还衍生出了茶芥末、孜然粉、黑胡椒粉等其他的调味品。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在味好美进入中国市场的短短30年时间里,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据统计,仅在2020年,味好美的销售额就高达560亿美元,稳居调味品公司“鳌头”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希望所有的中国企业都能够进步,做到更好、更大、更强的发展,让中国也能涌现出世界知名的百年老品牌,使中国的产品能够赢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而那些常常被当作国产品牌的商品,也要适当的注意,防止他们不知不觉中在中国市场扎根,持续的从中国消费者身上获取利益,这对于国产品牌来说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老干妈的现状

反观老干妈辣酱的发展,其实到了现在也是一堆烂摊子。因为自老干妈从小作坊成为大公司后,陶华碧在公司稳定的前提下,决定退居幕后,将公司交给她的两个儿子打理。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陶华碧的大儿子李贵山,负责公司市场方面发展,但他不满足母亲留下的产业,一心想往更大的规模发展,不停旁人劝阻投资了许多失败项目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最后干脆“豪赌”投资房地产,但他却没有陶华碧那样的经商头脑,随意更改项目施工图,结果不出意外的再次失败。

据了解,光是李贵山的房地产项目,就让老干妈亏损了将近9亿多元。大儿子不省心,小儿子李妙行同样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李妙行负责经营老干妈的辣酱企业,不过他并没有维持母亲之前的诚信经营理念,反而选择节约成本,更改老干妈的传统配方。

老干妈之所以好吃,原因还是采用了贵州辣椒,这种辣椒自带一种天然香气,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太贵。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所以李妙行为了节约成本,选择将配料更换成河南辣椒,虽然河南辣椒吃起来也不错,但是却少了贵州辣椒特有的香气

这就导致老干妈辣酱瞬间丧失了大批消费者,很多忠实顾客尝出老干妈更换味道后,就选择不再购买。不到一年时间,老干妈的口碑就急速下降,光是2014年一年的时间,老干妈就损失了2亿元的收入。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陶华碧见两个儿子如此不成器,为了挽救公司只能“重出江湖”,她一回到公司就把原材料更换成贵州辣椒,还积极向广大消费者承认错误。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后续又经过陶华碧的一系列改革,老干妈的营业额才逐渐回暖,2019年营业额高达50亿元。可以说陶华碧就是老干妈的灵魂,她是真的将这个品牌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来对待,这也是她可以成功的关键。

结语

一些外资品牌利用自身资本和管理经验的优势,成功切入了中国市场,并迅速占据了一些领域的制高点。因此,中国食品企业要想重新在市场站稳脚跟,打造有文化基因的民族品牌是当务之急。

美国辣酱潜伏中国30年,年捞300多亿打败老干妈,却被误认是国货 - 天天要闻

随着时间的发展,辣酱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老干妈的竞争压力也是如此,希望老干妈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重新夺回曾经的光彩吧。不过购买什么调味料是大家的自由,只希望在陶华碧带领下的老干妈能保持初心,一直有着令人放心又诱人的味道。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知名车企突传合并、退市! - 天天要闻

知名车企突传合并、退市!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 已发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
Arm盈利和营收超预期,指引失望,盘后重挫超11% | 财报见闻 - 天天要闻

Arm盈利和营收超预期,指引失望,盘后重挫超11% | 财报见闻

芯片设计巨头Arm公布财报,盈利和营收均超出预期,但发布了令人失望的指引。周三美股盘后,Arm股价重挫超11%,英伟达盘后也小幅下跌。截至周三美股收盘,Arm年初至今微涨。周三盘后的下跌,令其年内录得约11%的下跌。 (1)主要财务数据营收:第四财季总收入同比增长34%,达到12.4亿美元,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分析师预期...
最新消息!宁德时代,正式通过 - 天天要闻

最新消息!宁德时代,正式通过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迎来重要进展。5月6日,据香港交易所官网披露,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H股发行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根据公司招股书,此次募资将用于推进公司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
美联储按兵不动,鲍威尔发声!美股收涨,英伟达涨超3%!苹果大动作,谷歌跌超7%,市值蒸发万亿元!极氪大涨超11% - 天天要闻

美联储按兵不动,鲍威尔发声!美股收涨,英伟达涨超3%!苹果大动作,谷歌跌超7%,市值蒸发万亿元!极氪大涨超11%

每经编辑:毕陆名美东时间周三,美股尾盘快速拉升,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道指涨0.7%,标普500指数涨0.43%,纳指涨0.27%。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谷歌大跌超7%,苹果跌超1%,此前苹果称计划在其浏览器中添加AI搜索功能。ARM美股盘后跌超10%。公司预计第一财季营收10亿~11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1亿美元。热门中概股多数下...
看一揽子金融政策如何稳市场稳预期(权威发布) - 天天要闻

看一揽子金融政策如何稳市场稳预期(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 吴秋余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制图:汪哲平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看点:保持流动性充裕 降准0.5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上海冲刺又一个万亿产业,会诞生“十亿美元分子”吗|上海新药新机遇(下) - 天天要闻

上海冲刺又一个万亿产业,会诞生“十亿美元分子”吗|上海新药新机遇(下)

【编者按】去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9847亿元,占据半壁江山。今年,迈向万亿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即将站上新的台阶和起点。提升龙头企业发展能级、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磅产品,尤其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磅新药,无疑是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发力点。通过全链条赋能,...
许家印背后的三座“靠山”,一位去世、一位瘫痪,身份都不一般 - 天天要闻

许家印背后的三座“靠山”,一位去世、一位瘫痪,身份都不一般

许家印的名字,曾是中国商界的金字招牌。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到坐拥千亿帝国的地产大亨,他的发家史堪称传奇。然而短短几年间,这位前首富就从神坛跌落,沦为阶下囚。恒大的轰然倒塌并非偶然。在这位地产枭雄背后,站着三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香港巨富郑
一揽子金融政策如何稳市场稳预期?专家解读 - 天天要闻

一揽子金融政策如何稳市场稳预期?专家解读

5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一揽子政策会给楼市股市带来怎样的支持?又将如何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我们来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万喆的解读。 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构建新的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