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人民网-天津频道];
人民网天津8月17日电(张桂贵郭维瑾)天津天气阴天,大地漂浮在天空和东方的大海上。天津位于渤海和海河之滨。这个城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因港而立,因港而兴。 8月16日,以“进区看发展·京津冀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调研采访团走进天津港北疆港C区智能集装箱码头。 ,参观天津港利用绿色人行道打造高质量发展背景,服务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活方式。
天津港北疆港区C区智能集装箱码头色彩缤纷的岸桥引人注目。人民网郭维瑾摄
这是全球首个“智能零碳”码头。登上观景台,眺望远方,高高的彩色码头桥、随处可见的货箱,以及忙碌有序的作业场景: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搬运着集装箱在码头之间穿梭。桥梁和堆场;在100米外的智能控制中心,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通过“5G+北斗导航”控制机器人自动完成装卸工作;码头北侧的两台巨型风扇正在缓缓旋转,源源不断地送出清洁的能量……
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来回搬运集装箱。人民网郭维瑾摄
“我们在全球率先打造无人水平运输的自动化码头流程。ART直接进入堆场。双悬臂轨道起重机不负责水平运输作业,能耗更低;集装箱到达堆场“指定地点、一次进港,效率更高、倾翻更少。”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副总经理高彦辉表示,该项目是对传统码头人工装卸作业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对于全球95%的手动码头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复制的参考和方案。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副总经理高彦辉向调研采访组介绍了无人驾驶ART。人民网郭维瑾摄
除了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效率外,天津港绿色、锁定低碳,积极构建低碳发展体系。港区所有滚装业务码头均实现“零碳”运营,并积极推广风能、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应用。目前,天津港风电、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已达42.55MW,年绿色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7.5万吨,相当于种植21万棵树。香港绿色电力比重达14%,位居全国港口之首。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海上门户”,天津港发挥枢纽港优势,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完成京津冀40家直营店(加盟店)“阳光物流”的网络布局。同时,积极推动河北港协同发展,搭建以资本为纽带的公司投资运营平台。一是着力推动全省行政区域内港口资源整合。以天津港为核心、河北港为两翼的现代化世界级港口集团正在迅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