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2023年05月10日19:25:03 财经 1365

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 天天要闻

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比亚迪披露财报后,巴菲特再度减持,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这背后又表现出什么?


比亚迪披露2022年财报后,长期看好、并因比亚迪赚得盆满钵满的“股神”巴菲特,第10次公开减持他非常喜爱的比亚迪;而其披露2023年一季报后,巴菲特第11次公开减持比亚迪。

这,是巧合吗?作为掌门人,王传福又在做哪些努力,给投资者信心,延缓股神减持的频率,甚至让股神再度增持比亚迪。

披露财报再遇“股神”减持

5月8日,港交所披露的文件显示,股神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Home Services)在5月2日出售了196.1万股比亚迪港股股票,平均减持价格为235.64港元/股,套现4.62亿港元。

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 天天要闻

或受伯克希尔·哈撒韦第11次减持比亚迪消息影响,5月9日收盘,比亚迪港股下滑1%,收跌237.6港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伯克希尔·哈撒韦第11次公开减持比亚迪股票,其累计减持数量约达1.17亿股,累计套现超250亿港元。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哈撒韦所持有的比亚迪股份比例降至9.87%,持股数量则降至1.08亿股。

据悉,伯克希尔·哈撒韦2008年以8港元/股的价格购入2.25亿股比亚迪港股股份,占比超20%,持股时间长达14年,直到2022年8月首次开始减持,至今,减持比例已过半。

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 天天要闻

值得注意的是,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第11次公开减持比亚迪港股的前两天,比亚迪刚刚披露了2023年一季报。“巧合”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第10次公开减持比亚迪的前两天,正是比亚迪披露2022年财报的日子。

此前汽车K线已在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 天天要闻

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为1201.74亿元,仅逊色于上汽集团同期1459.16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79.83%。

根据财报,比亚迪一季度营业收入大涨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达55.21万辆,同比增长89.47%。

与此同时,比亚迪盈利水平水涨船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在中国汽车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前三分别是宁德时代长安汽车天齐锂业),同比增长41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35.65亿元,在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中,仅次于宁德时代和天齐锂业,排名第3,同比增长593.68%。

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单车净利润也由2022年一季度的2774元,增至2023年一季度的7481元,翻了将近3倍。

不仅如此,今年一季度末,比亚迪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高达548.92亿元。

可见,随着比亚迪销量实现规模化,不管其盈利水平还是到手的资金明显走高。但与此同时,比亚迪一季度资产负债率也提高至76.95%,而其前不久披露的2022年资产负债率为75.42%。

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 天天要闻

值得注意的是,被伯克希尔·哈撒韦第11次减持的当天,比亚迪还披露了4月销量数据。当月,比亚迪销量为21.03万辆,同比增长98.31%;1-4月累计销量为76.24万辆,同比增长91.83%。这样的销量表现甚至已经逼近2017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整体销量。

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几年高速发展,规模已从疫情前(2019年)的120万辆,发展至2022年的近700万辆,但自进入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速明显放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数据显示,今年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65万和158.6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仅为27.7%和26.2%。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平均增速还将近100%。

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 天天要闻

同时,根据乘联会披露的数据推算,截止今年3月底,新能源汽车的库存已经超百万辆。或因如此,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不少车企都开始降价销售。

摆脱补贴“依赖症”,猛攻高端化

比亚迪的市场表现和营业成绩,有目共睹,十分优异,且发展势头看上去腾跃激昂。

伯克希尔·哈撒韦方面似乎也十分认可比亚迪。伯克希尔·哈撒韦副董事长查理•芒格更是多次夸赞比亚迪,并表示“比亚迪是一家非常了不起的公司。”

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 天天要闻

对于再度减持比亚迪的行为,查理•芒格则表示,“我们不是现在抛售比亚迪,之前就出售了一些比亚迪股票,主要因为比亚迪股价已经很高,现在比亚迪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奔驰。”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6月28日,比亚迪港股股价一度高达333港元/股,然而此后其股价一路走低,并在9月底跌破200港元大关。同年8月,伯克希尔·哈撒韦便开始减持比亚迪。

而自从跌出300港元/股的门槛,涨涨跌跌的比亚迪港股,至今再也没有突破那个门槛。

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 天天要闻

这似乎就不难理解伯克希尔·哈撒韦为何频频减持比亚迪了。

翻看比亚迪港股股价走势不难发现,比亚迪披露2022年报和2023一季报后,均出现了小幅上涨,随后伯克希尔·哈撒韦便开始公开抛售比亚迪股票。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的比亚迪虽然在新能源市场傲视群雄,但随着国内外汽车企业全面进军,比亚迪想在越来越卷的新能源市场继续独领风骚,要面临不小的挑战。

从依赖政府补贴到通过新能源汽车规模化降低成本实现盈利,再到重塑腾势,打造仰望品牌,笔者能够看到,王传福虽然一直在呼吁新能源补贴要延续,但也变得非常务实,通过打造高端新能源品牌提高溢价能力,增强企业自身造血能力。

比亚迪的狂飙和王传福的苦恼 - 天天要闻

好消息是,售价超过百万的仰望U8,订单量破万,从趋势来看,或许能为比亚迪带来相当可观的营收和利润。

只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接下来高端市场能否打下来,以及新能源市场政策红利还能否利好比亚迪,可能都将决定股神与其好友是重新增持,还是继续减持这个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股票。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安克创新的一次重大转折 - 天天要闻

安克创新的一次重大转折

文丨小李飞刀百万级召回潮,充电宝的舆论还在发酵。6月26日,民航局紧急通知,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但从资本市场层面看,行业头部品牌安克创新的股价,似乎并未受到行业地震影响,反而在民航局的通知后逆势突破。这背后,可能是一场
快钱支付被央行罚款625万元:违反三项管理规定 - 天天要闻

快钱支付被央行罚款625万元:违反三项管理规定

7月8日消息,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近日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显示,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被警告并罚款625万元。本文源自:金融界...
国泰海通:维持航空油运“增持”评级 暑运旺季盈利改善可期 - 天天要闻

国泰海通:维持航空油运“增持”评级 暑运旺季盈利改善可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维持航空油运“增持”评级。航空业重视长逻辑,该行预计Q2航司盈利同比改善确定。暑运迎首个客流高峰,该行预计供需乐观,票价盈利同比上升可期。建议把握油价波动布局长逻辑。油运方面,该行预计Q2业绩同比压力将明显改善。OPEC+8月将继续加速增产,下半年原油增产效应或逐步体现,...
威信电厂实现历史性经营盈利 - 天天要闻

威信电厂实现历史性经营盈利

上半年,威信能源党委紧抓煤电一体化机遇,煤炭与电力协同发展,威信电厂发电量完成28.51亿千瓦时,利用小时2376.15小时,实现首次破冰盈利。
6.3亿起拍!安徽池州储量超2亿吨白云岩大矿再次挂牌 - 天天要闻

6.3亿起拍!安徽池州储量超2亿吨白云岩大矿再次挂牌

近日,安徽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挂牌出让池州市贵池区大竹园斋岭矿区熔剂用白云岩矿采矿权,该矿区范围内资源总量20091.09万吨,年产600万吨,拟出让年限27.2年(含基建期2年),起始价63000万元。据了解,资源储量概况:矿区范围内资
【国盛通信】液冷转折点:三大预期差,产业落地刚起步 - 天天要闻

【国盛通信】液冷转折点:三大预期差,产业落地刚起步

正文事件:7月3日,戴尔向 CoreWeave 交付首批 Nvidia GB300 NVL72 机架规模解决方案,标志着英伟达最新高端GPU开始正式商用落地。从时间线看预期差:过去两年的热度是预期,真正的落地从现在开始。自2023年AI热潮兴起以来,市场对液冷从“0到1”爆发的预期持续高涨,英伟达液冷合作伙伴Vertiv股价自2023年以来涨逾800%,反.
又一家国资文旅投集团破产!文旅投资为何屡陷爆雷困境 - 天天要闻

又一家国资文旅投集团破产!文旅投资为何屡陷爆雷困境

虽然游客越来越多,但爆雷的文旅企业也增加了。近期,青海省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旅投”)及13家子公司集体破产清算。作为省级文旅国资平台,青海旅投在2016年成立当天就与海晏县政府、国家开发青海省分行等11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彼时,青海旅投也雄心勃勃喊出了“三年投融资达到百亿元、五年上...
烟台银行“出口助力贷” 助力民企迈入国际赛道 - 天天要闻

烟台银行“出口助力贷” 助力民企迈入国际赛道

支持外贸小微民营企业,是烟台银行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举措,从“等米下锅”到“粮草先行”,今年以来,烟台银行的“出口助力贷”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助力企业更具底气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以实际行动践行和落实国家“四稳”重大决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