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10月份的经济数据出炉了,有很多亮点,也有让人不太开心的地方。
我们今天怀着有些沉重的心情,来看一下10月的消费数据。
数据是最好的答案。但是,我们认为,这里面是有隐形陷阱存在的。另外,大家都知道消费是有问题的,那么,消费的问题又在哪里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有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从10月的经济数据来看,投资和出口都还是不错的,1-10月投资增长5.8%,出口增长13%。另外,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制造业也表现不错,增长4%。
但是,我们如果要看消费数据,就有些不太好看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10月份单月的消费数据,到底有多么不好看?
这张图就是官方公布的10月份消费数据图表。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几个要点。
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下降0.5%,也就是-0.5%。这里面还有汽车销售在支撑着,如果剔除掉汽车,就是-0.9%。
2、我们来看细分数据。除了粮油、食品、饮料、中西药品和汽车这几个数据有较高增长之外,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微增之外,其他细分消费数据都是下降的。
3、细分数据中,跌得最惨的是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跌14.1%,建筑及装潢器材料类跌8.7%,家具类跌6.6%。这里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房地产下行,对相关消费的影响是很大的。
4、我们认为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餐饮购物还是很热闹的。但是,餐饮收入竟然跌了8.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跌7.5%,通讯器材类跌8.9%,与之相比的是粮油食品类却增长了8.3%。这里可以明显看到,老百姓的生活消费,已经收缩到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了。
这些数据看起来,确实有些让人崩溃。关键是10月份还有两个重要的消费支撑,一个是十一长假,第二个是双十一事实是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启动了。但是,这两个大规模的消费机会也背不动10月份的数据,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前面讲过,数据里面是有隐性陷阱存在的,换句话说,就是表面上数据不好看,实际上并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更不能代表趋势。
我们不能脱离大背景来看经济,更不能脱离大背景来就数据而谈数据。
第一个大背景是,最近两三年,中国经济有三个重大的战略调整。一是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房地产、高端制造和实体经济;二是科技兴国战略;三是金融秩序和风险化解。
第二个大背景是,复杂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疫情防控,这两个方面经历了考验。
大家都知道,经济发展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战略层面的调整,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反馈到消费末端上来,这里面是有时间差的。现在看来,这个时间需要两到三年。
说得直白一点,我们可以把2022年底的消费数据,看做是前一个调整周期的探底,以及新的增长周期的起步期。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这么讲,当然是有根据的。
篇幅有限,我们不太可能讲长篇大论,我们有几个基本观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中国经济在战略层面的调整已经基本到位;
第二,今年全面部署刺激经济政策,尤其是从防疫20条到金融16条,政策层面的动作已经到位;
第三,二十大全面部署未来战略,是中国经济进入新的腾飞时期;
第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政治战、经济战和军事战,都已经到了收尾阶段,新的和平时期即将到来。
所以,简单来讲,消费的问题,一是经济环境与周期问题,二是信心问题。
2022年末,我们已经看见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