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之做时间的朋友
摘要:人的一生可以选择很多生活方式,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本人来看,如果穷与达之间仍然以创造价值的话,一定更有意义。与成功相比,不断成长的历程更令人难忘,人们在社会中接受历练、选择挑战、不断摸索,就像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探索一样,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都意义非凡。
本人愿做古典传统的延续者和中国哲学的践行者,做价值投资理念的探索者,做充满现代主义理想的创新者,做坚持乐观主义的投资人,但最想做的是一个有激情、为他人提供帮助、温暖而善良的人。
本人时常对一些根本性问题进行反思,比如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资本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社会力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资本的属性,在人、社会、自然和资本之间应该做出怎样的平衡?我们是否应该用更长远的视角思考究竟是否存在更好的商业范式,以通过保持恰当的另水平,实现更长期,更持续,更健康的社会发展?
对资本力量的反思,能够帮助我们不被资本所控制。资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通过资本配置对社会上的资产进行定价,而一旦这个定价发生扭曲,许多经济问题会随之产生。如果通过投资实现的资本配置不能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是将社会推入一种荒蛮、冷漠、充满浪费的漩涡,人们无法获得伴随经济发展而应得的权利,企业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那这样的资本又有何意义呢?
在中国特有的历史、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发展的价值投资,继承了西方现代金融投资的基础理论,又融合了许多东方哲学思考的文化内涵。真正的价值投资,应该摒弃通过精确计算的功利方法来实现所谓成功的方式。无论处于怎样的金融周期,经济有没有泡沫、价值投资者都应该依靠企业的内生增长获得投资收益,不能依靠风险偏好或者估值倍增。提供解决方案的资本,应该从资本型的投资转向运营型的赋能。真正的良善资本应该考虑短期和长期、局部和整体、个别和一般、随机和规律的关系,用更加理性的视角思考整体价值,专注于普惠意义的创新。在所有价值维度中,不仅存在金融资本(股东利益),还存在人力资本(劳动者利益)、社会资本(社会公众利益)和自然资本(自然生态资源)等多种角度的考量。一条可行的新法则,应该致力于整体的繁荣发展,不应该以牺牲一些人而有利于他人作为结果,不能是零和游戏。最好的资本配置,应该是坚持长期主义,有利于社会普遍利益的创新承担风险,以实现社会福祉的整体进步。
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需要常常进行思考,原始社会的幸存者往往依赖于强健的体魄,封建社会的佼佼者往往仰仗于家世、血缘,偶尔才有人通过努力考取功名;而现代则大大的不同以往,生于现代社会的我们遇到了最好的时代,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和探索创新,改变自己的命运。
许多伟大创业者通过更有效率的组织模式,为社会创造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好的生活体验,而好的商业本身就是治愈世界的力量。与此同时,社会当中仍然有许多问题无法通过商业力量来弥合,这个时候,公益作为另一种力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帮助政府和社会解决应该得到解决的问题。陶渊明所写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价值投资完全可以既做商业投资,又在更广阔的领域承担起责任,在教育、科学、扶贫等方面作捐赠,支持、赞助社会企业创造更多更重要的价值。
唠叨唠叨:思考了这么多,可以清晰的发现,在长期主义的范畴中,做公益和做价值投资,殊途同归。任何财富都是时代所赐,因此要善用这些财富,其中关键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平静,打通“任督二脉”,最终是重剑无锋。
投资人所做的投资,不见得是赚钱最快的方式,也不见得是赚钱最多的路径,但这是让投资人获得心灵宁静的道路。获得心灵宁静以后,奇迹就会因此而生,就能不断创造价值,回馈社会。这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初心,也是在开启知识与财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开端。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从事投资多年以后,越来越发觉大道至简,无论是面对创业者、消费者、还是出资人,所有坚持的都从未改变,追求真理,追求价值创造。天地不言,四时行焉;时光不语,真心明鉴。古人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希望在长期主义的实践历程中,寻万物流转,眯进退有章,做时间的朋友,回归内心的从容。
智慧文字的搬运工,
如有不适即刻删除。
感恩结缘,请贵人加加关注,
您的鼓励是对我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