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2022年10月10日18:51:16 财经 1303

10月10日,受食品添加剂“双标”风波影响,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海天味业的股价开盘大跌7.99%。截止今日收盘,海天味业收盘价75.08元/股,下跌9.35%,总市值约为3479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总市值蒸发约359亿元。

9日晚间,海天味业再次发布澄清公告,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并表示非常感谢各方的关注与信任,并将一如既往地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及投资者,坦诚接受市场和消费者的监督。

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 天天要闻

尽管海天味业十日内连发三次声明,但舆论风波仍未平息,而一向低调、闷声发财的海天掌门人庞康也被推上风口浪尖。

老字号遇上新秀才

庞康极少出现在媒体视野中,个人公开照片也只有几张。

检索发现,庞康的履历干净得几乎没有故事:1956年出生于广东佛山,1982年26岁的他出任佛山市珠江酱油厂(海天味业前身)副厂长一职,之后再未离开。

在过去40年里,庞康一直是公司经营的主要管理者。现任海天味业董事长、总裁。

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 天天要闻

低调是巨鳄身上的迷彩,虽同处佛山,但相对于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碧桂园联席主席杨惠妍庞康的声名不显,反观海天味业却有着300余年的历史,可以溯源至乾隆年间开始鼎盛的佛山酱园。

1955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历史浪潮,广东佛山对当地的25家酱园进行了公私合营改革,成立了佛山珠江酱油厂,以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品牌“海天酱园”为名,这就是海天味业的前身——海天酱油厂。

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 天天要闻

50年代的海天晒场

但在上世纪80年代,海天酱油厂仍只是一间规模很小、影响也不大的国有企业。要说最大的突破,还是在庞康手中。

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 天天要闻

80年代的海天晒场

1982年,海天酱油厂迎来一位26岁的年轻副厂长,他就是庞康。对于有着百年历史的老企业来说,庞康似乎显得太过年轻。但是,正是这位老牌国企的新领导,逐渐打开了海天走向行业巅峰的大门。

先做大,再做强

庞康甚少露面,流传的故事和语录自然也少。只知道他进入海天时,身上有着大学生和高级经济师的双重身份,起初被分配到酱油厂担任技术员。

在那个年代,海天酱油厂只是一个按计划生产调味品的工厂,每天工作内容乏善可陈。不甘于现状的庞康,深入一线了解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也是在这时候他发现,酱油厂的产能不足,定额生产、定向供应,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恰逢改革开放的进行,庞康意识到,规模化生产是酱油厂的必经之路。为此,庞康在1984年说服厂长向国家计委提出扩产申请。最终海天经批准后,获得了用于酱油扩建项目的700万元国家贴息贷款。

1988年,国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庞康获得了企业发展的主导权。伴随着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还有海天味业的规模扩产。

为了实现规模化,在90年代海天刚有一点家底时,庞康便豪掷3000多万引进国外生产线,进入新世纪后,他的投资手笔越来越大。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投入,海天的产品才得以规模化生产,为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

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 天天要闻

如今的海天晒场

伴随着时代发展的政策红利,庞康带领海天酱油厂又开启了两次所有制改革,为日后实现一个调味品帝国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地基。到了2007年,海天酱油厂彻底成为一家民营企业。

狂轰滥炸,与时俱进

海天是“中华老字号”品牌,但海天人并没有躺在这份家底上坐享其成,而是不断紧跟时代,推出一些新动作,让品牌始终常新。

1992年,在酱油还是散装售卖的时代,庞康便启动了品牌战略计划,在酱油行业中开创了全新的品类认知办法,让海天成为潜在顾客心中的一种品类代表,也让“广东味”上升到了“中国味”。

1999年,海天的广告出现在《新闻联播》整点报时环节,成为率先在央视黄金时段打广告的酱油品牌。

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 天天要闻

近几年来,庞康领导海天在品牌战略上再度发力,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气息的品牌行动。多年来,海天塑造了很强的品牌力,成为居家生活的标配品牌,这也成为海天无形的护城河。

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 天天要闻

“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显示,海天味业品牌价值高达532.28亿元。在调味品行业,尤其是酱油领域,海天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老大。

凯度消费指数发布的亚洲品牌足迹报告上,海天味业以6.2亿消费者触及数、79.4%的渗透率,位列中国快速消费品品牌第4名,成为榜单前10中唯一的调味品企业,占领亿万消费者餐桌。

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 天天要闻


有人烟处,必有海天

在产能和品牌之外,海天的另一大护城河则是其强大的营销网络。在海天官网写着一句话:有人烟处,必有海天。

调味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能卖到全国是很难的。而海天早已实现全国化。海天味业的销售网络已100%覆盖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在中国内陆省份中,90%的省份销售过亿。

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 天天要闻

2021年,海天味业售卖266万吨酱油,酱油产销量连续20年稳居全国第一,是行业绝对的龙头。不过,家庭渠道酱油消费占比约30%,而餐饮渠道和食品加工共占70%左右。不管你选或是不选,海天酱油就在那里,其行业地位难以被撼动。

以至于有人感慨道:国人逃不过海天酱油。

经过40年的不断积累,庞康在产能、渠道和科研方面为海天建立了极高的竞争壁垒。正是有了这样的壁垒,海天味业才能成为马太效应的大赢家。

海天味业300余年品牌史的背后,藏着一个低调的大佬 - 天天要闻

针对近日的舆论风波,海天味业十日内三度发布声明,进行澄清回应。相对于第一次的严正声明和第二次的倡议,第三次的公告更接地气的表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海天味业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

很多年前,庞康曾说过:如果有一天我在海天失败了,那不是因为市场,也不是因为竞争对手。我的团队一定有问题,我的系统也有问题。

如果说“双标”风波只是暂时的,那业绩难增长、股价下滑、消费信心重塑,才是海天味业面临的最大危机。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易主,下周一复牌! - 天天要闻

易主,下周一复牌!

“5月9日晚间,汇纳科技(300609)披露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公司股票将于5月12日起复牌。
广深齐发力,服务贸易迎来新动能 - 天天要闻

广深齐发力,服务贸易迎来新动能

为了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近日广深两地陆续出台政策。5月7日,深圳发布“服务贸易发展扶持政策要点十条”;5月9日,广州出台“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22条”。当下,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正经历深刻变革。一方面,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势。然而,中国服务贸易...
起底上市航司薪酬:“一把手”赚得不如这个岗位多 - 天天要闻

起底上市航司薪酬:“一把手”赚得不如这个岗位多

导读:以年度人均薪酬计算,春秋航空的员工是A股上市航司中赚得最多的,春秋航空也是去年净利润最高的上市航司。作者 | 第一财经 陈姗姗随着A股上市航司的2024年财报出齐,各家航司的高管和员工的薪酬情况也浮出水面。
突传消息!他遭遇交通意外不幸离世,终年61岁 - 天天要闻

突传消息!他遭遇交通意外不幸离世,终年61岁

5月10日,据券商中国报道,国海证券原总裁齐国旗近日因遭遇交通意外,不幸离世,终年61岁。知名私募机构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在微信朋友圈发文说,他从齐国旗旧友处了解到,齐国旗是在从平顶山往郑州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目前,齐国旗旧友已赶往平顶山参加
宣布了!300609,拟易主!下周一复牌 - 天天要闻

宣布了!300609,拟易主!下周一复牌

【导读】汇纳科技实控人将变更,拟定增募资7.39亿元,5月12日复牌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5月9日晚间,创业板公司汇纳科技(股票代码:300609)一口气发布了20多份公告,主要涉及公司实控人变更、定增募资等。 通过协议转让1801.71万股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3600万股,汇纳科技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将由张宏俊变更为江泽星。此次定...
被曝金条掺假?工行回应! - 天天要闻

被曝金条掺假?工行回应!

近期,有网友反映在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辖属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拿到金店打金发现金条剪开的切口存在深灰色杂质该网友购买的为"如意金",即中国工商银行自行设计,带有"中国工商银行"标识的、经过上海黄金交易所认证的黄金指定加工企业铸造的、成色为AU99.99的条块黄金。5月9日晚间,工商银行上海嘉定支行回应称:“...
火爆!新一批储蓄国债开售首日,多处售罄 - 天天要闻

火爆!新一批储蓄国债开售首日,多处售罄

5月10日上午,新一批储蓄国债开售。据财政部官网消息,2025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于5月10日至5月19日发行,今天为正式开售首日,记者致电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本轮储蓄国债首日销售热度持续,投资者认购热情仍高涨。
中行、交行、邮储银行,集体公告! - 天天要闻

中行、交行、邮储银行,集体公告!

5月9日晚,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三家国有行发布公告称,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三家银行公告均显示,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