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浪潮,浩浩荡荡。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赋能,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全省数字经济。湖北全力打造的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正快速崛起。
2021年,我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2.1万亿元,同比增长20%,居全国第八,中部第一;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42%,拉动GDP增长7.9个百分点,贡献率61.25%。
我省数字产业今年继续量质齐升。以软件产业为例,截至8月底,全省软件业务收入1523.74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11.0%。全省软件业务收入约占中部六省之和的52%,稳居中部第一,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10位。
2022年,12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数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二;13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数量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积极支持武汉获批创建两个“先导区”。近期,工信部正式复函支持武汉市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全国仅武汉、苏州、郑州、昆明4个城市获批),支持武汉市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此次武汉、南京、长沙获批)。
各种国家级试点工作如火如荼。今年以来,我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先后成为全国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省份、全国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贯标试点地区、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级分类试点省份。东湖高新区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提升试点。
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及达梦中国数据库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完成一期建设及二期扩容,算力提升至200P;武汉超算中心4月开工建设,首期算力规模50P,年内投入运营。全省建成全球灯塔工厂2家。
融合应用不断深入。今年,我省组织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湖北区域赛,全省839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量是去年的4倍。全省在建5G全连接工厂达到108家,工业企业上云达到4.6万家,覆盖率超过45%;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1%,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
工业互联网应用深度拓展。全省已建成37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湖北格创东智被评为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零的突破。截至9月底,国家工业互联网武汉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到79.28亿个,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亿个,接入二级节点个数达31个,接入企业4000家。
5G万站工程持续推进。截至8月底,全省建成5G宏基站7.08万个,居全国第八,累计投资超过200亿元。各市州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室外高质量覆盖、新城区重点区域连续覆盖、乡镇及以上地区全覆盖。
大数据中心加快布局。全省在用数据中心112个,在建数据中心35个,边缘数据中心16个,在用机架数11.3万架,居中部第一。
区块链基础设施突破发展。继全国首个“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去年11月在汉上线后,华中地区首个“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汉阳)于今年1月上线,十堰市、三峡集团等骨干节点加快建设。
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提升突破倍增跨越”八字方略,实施核心产业倍增、融合应用加速、数据价值化、数据治理能力提升、网络强基、数字生态活力构筑等六大行动,努力建设数字经济强省。
完善全省数字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建立软件产业、5G宏基站月调度机制,按季度编制发布全省数字经济动态。深入谋划数字经济、新基建领域的重大项目。
落实“数字经济13条”奖补政策,对全省符合5G基站建设、两化融合贯标、各类试点示范等奖补条件的154家企业给予财政支持8680万元。今年的奖补资金正在落实之中,预计将超过去年总额。
更多热点资讯请关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湖北分联盟(AI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