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辰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社畜”,国庆前半个多月,他打开旅游App,价格让他傻了眼——今年夏天,阿辰去过一趟京郊,住了一个500多元的普通民宿,价格尚能接受;到了快中秋节,价格普遍1000+,阿辰犹豫着没定,过了两天,均价就上了2000元。
到了国庆前再看,甚至出现了7000多元的天价。他眼睁睁看着京郊的民宿价格翻了数倍,最后这一回,他索性火速关掉了订购界面。”
对于一个平日累死累活,就盼着放假能去郊外透透气的中产阶级打工人来说,这样的局面是很残酷的——
现在,摆在眼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忍痛花费平日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钱,去买这一份休闲,而且是已经人满为患的民宿;
要么,就只能怀着扫兴,放弃这期盼已久的惬意,这下半年最后一个假期。
可是,这残酷的局面,是谁造成的呢?
民宿价格的暴涨,并不是我们想当然地以为的所谓黑心商家、资本家的恶意提价——因为民宿的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是供需关系促成的;价格暴涨,来源于需求的暴增,需求的暴增,正是跟我们一样的千万打工人挤破头争抢的结果。
所以说到底,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推向了这步田地,是中产阶级在自相“残杀”。
相比之下,在市场的另一端,资本家们什么都没做,就已经数钱数到手软了。
原来,资本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我们以为的什么压迫、剥削,什么拿着镰刀割韭菜,而是渔翁——鹬蚌相争,渔翁坐享其成,他们什么都不用做,人们便自发地拱手把钱送来了。
然而,这种中产鹬蚌相争、资本渔翁得利的局面,这种类似民宿价格暴涨还一房难求的态势,在媒体等旁观者的眼里,却成了经济繁荣、民众消费升级的体现,成了十足的好事情。
怪不得人们总说,是中产阶级,撑起了整个社会。
荀子说:“以政裕民。”
政治,该关心的不是经济繁不繁荣,而是百姓是否真的宽裕。
鹬蚌相争带来的虚假繁荣,只肥了资本家的腰包,却令百姓更加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