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时代使命
——江西金融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江西日报记者 刘佳惠子
江西是新中国红色金融事业发祥地,红色金融发展历史悠久、基因厚重。
红色领航,释放金融动能。从2012年到2021年,江西主要金融指标增速保持全国前列、总量排名赶超前移,金融供给由相对滞后跃升为适度超前,金融功能由跟随匹配向引领推动转变。“江西金融正在从相对落后的1.0版向与经济发展同向前行的2.0版加速迈进。”9月16日,在“江西这十年”金融服务与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省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韦秀长说。
江西金融实力大跨越——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这十年,我们蹄疾步稳、久久为功,实现了存款总量和贷款总量“双跨越”。
十年来,全省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双双连续跨越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四个台阶;江西信贷总量先后赶超7个兄弟省市,由全国第22位上升至第15位,今年8月末达5.2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4.7倍;存贷比由65.8%上升至98.8%,高于全国15.6个百分点,金融资金利用率和聚集效应明显提升。
上市公司数量、质量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江西创新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全省上市公司数量从2012年末的44家,增至2021年末的100家,其中境内69家、境外31家。今年,又新增了8家上市公司,近4年我省新增上市公司超过前20年总和。
江西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及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领域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构建并日益完善。培育了2家市值过千亿元的上市公司、4家市值过300亿元的上市公司,超三成公司市值过百亿元。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由十年前的15.67%增长至目前的21.32%,上市公司日益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江西金融创新大突破——
江西加强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民生领域移动支付全覆盖和行政村支付服务全覆盖。
绿色金融改革亮点纷呈。2017年,赣江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21年末,全省共认定绿色项目2082个,总投资超1.2万亿元,全省绿色贷款余额3893.79亿元,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超过500亿元。江西绿色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四。
普惠金融改革纵深推进。2020年,赣州市、吉安市获批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江西成为全国第二个、中部地区第一个同时开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试点的省份。2021年末,全省建成普惠金融服务中心28个,累计发放贷款80.65亿元;“赣金普惠”平台入驻金融机构279家,上线金融产品659个,注册用户212万户,累计发放贷款3180亿元、贴现305亿元。
江西金融生态大优化——
金融安全关乎社会稳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
十年攻坚克难,我省坚持“守土有责”,坚决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有力推进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贷款率从2012年末的2.5%下降至1.15%,持续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江西成为全国首批率先实现高风险金融机构“清零”省份之一,持续保持全省债券市场“零违约”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2017年和2019年,我省两次被评为全国五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诚实守信金融生态环境、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成效较好的地方”省份之一,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