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在变化,策略研究也如此,若无法自我革命推陈出新,则或成为屠龙之术而被束之高阁,或沦落为时代变迁的弃儿。从06年至今,从忆东总到我,兴证策略团队经历十六年的传承,我们的研究方法论也经历了三个“门派”的转变。
01 峨眉派:辩多空、抓拐点、
锋芒毕露、一针见血
在宏观经济大幅波动、政策“大开大合”,指数“大起大落”的年代,择时与仓位至关重要,策略师拍点位、多空辩战是家常便饭。以2011年“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代表,择时、抓拐点一直是我们的特色,讲究的是关键时刻一针见血,宛如峨眉派武功的凌厉与锋芒。多空背后一是对经济与政策的博弈,二是散户化市场下对人心的博弈。
然而,近年来宏观经济波动逐渐收敛、政策不再“大放大收”,与之对应的,大盘指数也进入“螺蛳壳”。另一方面,机构化加速导致市场波动下降,同时机构仓位变动幅度也在降低。反之,指数与结构的分化越来越大,看对了指数、看错了结构,最终收益率可能是云泥之别。这些变化共同导致拍大盘点位、抓指数拐点对投资的重要性下降。
由此,2016年初我们的方法论迎来第一次质变式进化。
02 武当派:核心资产、
剩者为王、以长打短
2016年忆东总提出核心资产的理念。之后的几年,如何寻找、投资核心资产成为我们的研究主线。2018年,我带领的策略团队提出“A股研究需张眼望世界”,并着手搭建了完备的外资研究框架,百页《外资研究笔记》一时洛阳纸贵。2019年机构化、国际化背景下A股迎来历史巨变,我们提出了“核心资产统一战线”、“A股估值体系拨乱反正”、“龙头从折价到溢价”,完成了核心资产投资方法论的系统性构建。
这也我们对传统策略研究框架做出的第一次迭代、重塑和升华。从多空博弈,转向以长打短,挖掘配置各行业中强者恒强、剩者为王、赢家通吃的核心资产。正如武当派注重内功修炼,活的越长,积累越多,功力越深,护城河越高,最终如张真人般成为无敌天下的武林巨擘。
但2021年,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赢家通吃的“核心资产”遭遇重大挑战,巨头们的护城河不再牢固。同时,行业分化更加剧烈,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细分行业间也差异巨大。
与时俱进,我们的研究方法论2021年四季度开始了新一轮自我革命与质变式进化。
03 少林派:结构化、数字化、
修炼七十二绝技
如果用两个词概括过去一年我们方法论的变革,第一个必然是【结构化】。去年以来我们系统性搭建了行业层面的择时框架与行业比较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极致分化的结构性行情,我们今年年初首创的【新半军】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首先是系统性搭建了针对行业的择时框架。以“新半军”为例,我们结合宏观、中观、情绪等维度,通过国内国外流动性、分析师预期修正强度、拥挤度等指标体系给出非常直观、针对不同久期的择时判断。今年以来有效性也持续验证:4月见底反转、5-6月继续上行、7月颠簸,到近期的震荡,几乎都被指标体系预判。
其次将行业比较做深做细、进一步下沉。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构建了消费与成长行业的景气跟踪与盈利预测框架,覆盖23个消费细分行业、20大新兴产业链(86个细分行业),以紧密跟踪各细分行业的景气度的边际变化。以“新半军”为例,其40个细分行业中观数据库中涵盖3000余个指标、并可实现日度高频跟踪。
方法论变革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策略【数字化】,充分利用当前足够多的数据与量化方法打开策略研究的想象空间,让逻辑不再是黑匣子,市场关注度极高的“拥挤度体系”便是【数字化】的直接体现。
拥挤度是我们今年独家构建的反映热门赛道交易情绪的重要指标,由量能、价格、资金、分析师预测四大维度、七个指标合成而来,量化跟踪市场情绪变化,对于股价短期走势有较强指示意义。今年以来对行业轮动与风格预判效果显著。而其中大量的数据处理与运算,只能交给程序代码来处理。
此外,比如行业景气高频跟踪框架涉及3000余个指标处理与拟合、分析师预期修正强度指标搭建涉及全市场分析师盈利预测调整,这些均是传统数据处理方法难以实现的。未来数字化是策略研究是必经之路,我们将力求让数据和量化工具发挥更大的作用,挖掘更多有意思的数据和独特的视角,拓展策略研究的边界。
这样的研究范式更像是少林派,数字化是我们的内功心法易筋经,结构化则需要我们钻研的更细、更深,两者结合最终才能修练成七十二绝技,最终形成“天下武功出少林”的武学体系。这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方法论的又一次革命和创新。
革新之路,道阻且艰,我们将开拓前行。过去几年,无数次听人说,策略变的不重要,但我认为这仅限于一成不变拘泥过往的传统策略框架。只有拥抱时代,才能不被市场抛弃。只要拥抱时代,相信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张启尧 兴证策略首席策略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