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大众总裁说了实话,德企离不开中国,否则通胀将会更加严重

2022年07月02日06:58:17 财经 1278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德国亲美的媒体开始大肆炒作德国企业应该撤出对华业务,防止被中国经济绑架,出现得起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局面。他们危言耸听的以现在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来进一步凸显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显然这些德国亲美的媒体,其实就是在帮美国忽悠德国,希望德国企业撤离中国市场,这样就能完成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围堵和打压。然而大众汽车总裁却说了实话,没有对华业务,德国通胀将更严重。

还是大众总裁说了实话,德企离不开中国,否则通胀将会更加严重 - 天天要闻

据德国之声7月1日援引多家德国媒体的报道,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公司首席执行官迪斯(Herbert Diess)接受新闻周刊《明镜》(Spiegel )采访,《明镜》在本周四(6月30日)发表的这篇采访。他认为,在德国,人们严重低估了 “中国给德国繁荣带来的贡献。”他指出,如果与中国脱钩,德国的情况“看起来将完全不同”,经济增长、繁荣和就业机会都会受到影响。迪斯表示:“如果没有与中国的业务往来,通货膨胀将进一步加剧。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对话。”

还是大众总裁说了实话,德企离不开中国,否则通胀将会更加严重 - 天天要闻

以德国之声为代表的亲美反华媒体,他们在大肆渲染德国企业在中国新疆设厂,这会违反美国的制裁决定。而且德国政府显然也已经在态度上对德国企业造成了影响,比如《明镜周刊》就披露,德国联邦政府已经拒绝为大众在华的新投资项目提供担保。显然这样的做法肯定会严重影响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这势必逼迫德国企业逐渐放弃中国市场。德国之声还援引德国专注中国议题的网络媒体China Table委托位于柏林的民意调查机构Civey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67%的受访者支持大众公司关闭新疆工厂。

还是大众总裁说了实话,德企离不开中国,否则通胀将会更加严重 - 天天要闻

显然这样的论调都是在逼迫德国企业离开中国市场,其实这些做法就是美国通过舆论效应来逼迫德国乃至企业做出政治上的改变。可是对于企业来说,这无异于是一场灾难,这是在逼迫大众走向绝路。《新苏黎世报》援引大众首席法律专家多斯(Manfred Döss)表示:“在乌鲁木齐的工厂,没有迹象显示存在对工人的胁迫。”他们当然可以在工厂进行祈祷,也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撤出新疆“没有任何用处”。显然大众方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把真实的状况展现给了西方媒体。

还是大众总裁说了实话,德企离不开中国,否则通胀将会更加严重 - 天天要闻

尤其是大众公司首席执行官迪斯接受《明镜》采访时更是表达了自己观点与事实,迪斯称:“新疆的工厂是2012年成立的,中国政府想让一个不发达地区工业化,我们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目前工厂有30%的少数民族在工作,我们在那里有法律保障,有祈祷室,我们可以确保那里不存在强迫劳动。”显然这样的说法并不符合西方媒体的口味,毕竟大众执行官迪斯道出了新疆工厂的真实状况,并没有西方媒体所渲染的那些所谓的“强迫劳动”。

还是大众总裁说了实话,德企离不开中国,否则通胀将会更加严重 - 天天要闻

显然,德国车企是不希望离开在华市场更不希望离开新疆工厂,因为德国车企50%的利润都来自于中国市场。早在今年5月末,大众首席执行官迪斯就强调表示:“尽管中国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按照人口比例,中国的人均汽车销量依然相对较低,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仅在250-300辆之间,德国的这一数字是600,美国更是高达800,仅看这一组数字,就能得出结论:中国仍将是全球最为重要的增长市场。

还是大众总裁说了实话,德企离不开中国,否则通胀将会更加严重 - 天天要闻

这就意味着德国车企还希望继续扩大中国市场,而这也成为德国车企拓展海外业务的关键所在。50%的利润来自于对华市场,可是一旦撤出中国,就意味着德国车体将会彻底失去这50%的利润。这对德国车企意味着什么,恐怕最终的结局只会是死亡。迪斯的观点非常明确,那就是德国车企在华创造的利润,大大降低了德国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如果缺少德国在中国所创造的利润以及中国工厂所带来的低价效应,德国车企的制造成本将会因为离开中国而暴增,这对于德国车企的利润来说无异于是重大打击。

还是大众总裁说了实话,德企离不开中国,否则通胀将会更加严重 - 天天要闻

这些亲美的德国媒体,无非就是想要炒作让德企撤出对华市场,从而帮助美国实现孤立中国的目的。可问题是对于德国企业来说,离开中国市场,离开新疆工厂,就意味着德国企业可能面临生死存亡。这种将政治绑架在企业身上,无异于是在扼杀德国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对此迪斯心里是非常明白。面对德国媒体的采访,迪斯也算是道出了德国企业的心声,也是希望德国政府和媒体能够深刻认识到在华市场对于德国企业的重要性。无论其他因素如何干扰,德国政府应该尊重事实,支持企业在华的正常业务发展。(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中银宏观:政府债发行节奏加速,助力社融增速回升 - 天天要闻

中银宏观:政府债发行节奏加速,助力社融增速回升

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0684亿元,同比多增5088亿元,略高于wind一致预期。5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5月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速是拉动社融同比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表内融资受禁止手工补息、金融“挤水分”等
M2下滑、LPR降息与央行“不断警告债市风险”--理解当前的“货币逻辑” - 天天要闻

M2下滑、LPR降息与央行“不断警告债市风险”--理解当前的“货币逻辑”

本周发布的最新金融数据引发市场颇多关注,其中社融与M2双双下滑,叠加剪刀差加速走扩成重点。背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社融数据发布后,有不少机构对此进行了深度剖析,在理解当前“货币逻辑”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思路。比如国泰君安在6月15日发布的研报中便提到了“如果短期内LPR不下调,那么破解这一循环的最好方式...
2024年1季度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7.8万对,全年数据或继续下降 - 天天要闻

2024年1季度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7.8万对,全年数据或继续下降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2024年6月14日,民政部发布2024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1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为196.9万对,较之2023年同期的214.7万对,减少了17.8万对,降幅明显。与此同时,离婚登记也从去年同期的64.1万对降至57.3万对,减少6.8万对。在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少子化的背景下,结婚登记数的变化不时引发热议。长期追...
给小微企业的“及时雨”...... - 天天要闻

给小微企业的“及时雨”......

法治体检真是我们小微企业的及时雨。近日,沭阳县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来到某公司开展法治体检,针对公司各种合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建议。同时,介绍小微企业生产销售的相关保障政策措施,以及向相关部门申请的渠道与方式等。沭阳县司法局、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联合开展“法治护航同心暖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
50年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沙特:不再续约 - 天天要闻

50年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沙特:不再续约

沙特石油资源储备丰富,在中东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民日报供图  据《今日印度》周刊网站6月13日报道,据媒体报道,沙特阿拉伯决定不再与美国续签已有数十年历史的石油美元协议。该协议于今年6月9日到期。该协议最初签署于1974年6月8日,是美国全球经济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官员希望该协议能鼓励沙特生产更多石...
宁波一化工企业停产,相关部门回应! - 天天要闻

宁波一化工企业停产,相关部门回应!

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缴税问题停产,税务部门回应。6月13日晚间,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停产公告,公司于6月12日起对4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0万吨/年环保芳烃油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装置进行停产。
2023年广东21市GDP第二产业,深圳超万亿,汕头湛江排非珠一二 - 天天要闻

2023年广东21市GDP第二产业,深圳超万亿,汕头湛江排非珠一二

2023年广东21市GDP第二产业,深圳超万亿,汕头湛江排非珠一二 云浮2023年GDP第二产业387.29亿元,增长3.3%梅州2023年GDP第二产业444.11亿元,增长9.5%河源2023年GDP第二产业499.12亿元,增长4.7%韶关2023年GDP第二产业559.16亿元,增长3.2%汕尾2023年GDP第二产业563.89亿元,增长5.7%阳